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参考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参考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参考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8页例1和做一做,59页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页练习十的第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1,2,3题。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1、学校门口的两家文具店,左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元,右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元,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的价格比较起来怎么样?你们是怎么样比较的?2、为什么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性质)二、探索性质1、教学例1。(1)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2)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把米、米、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教师投影米尺图),并用整数表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以米为例示范: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图:关于米、米,让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3)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见投影出示: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图: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图:(4)教师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三幅米尺图投影重叠两次,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认为米、米、米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请把道理讲出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米=米=米参考资料,少熬夜!(5)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米=米=米,问:比较这三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初步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2、验证性质(1)同学们自己完成58页“做一做”。(2)让学生从直观图上比较和的大小。(3)=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三、运用性质1、教学例2(1)教师对学生说明:像把=,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板书:化简)(2)学生自己完成=(3)学生讨论交流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4)全班交流、强调小数的性质中说的是“小数的末尾的0”。(5)完成59页做一做第1题。A、学生自己完成。B、全班订正答案。2、教学例3:(1)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2)学生自己完成。(3)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4)说明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强调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时,不要忘记在个位的右下面点上小数点。(5)完成59页做一做第2题。A、学生自己完成。B、全班订正答案。3、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1)讨论下面的3个问题:A、,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不变?B、去掉0,会怎么样?C、的末尾可以添上0吗?(2)全班齐读小数的性质,强调性质中的“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四、看书质疑。学生自己看课本页,提出质疑,大家交流解决。五、巩固练习1、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不正确的请举出反例。(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练后问:你认为在小数性质的表述语中,哪几个词语最重参考资料,少熬夜!要?(教师在小数、末尾的下面加上着重号)2、做64页练习十第1、2、3题。第1题让学生练习后说说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数中的0不论何处都不能去掉;(2)小数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六、全课总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评价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学本节课的学习积极性。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59页例1—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运用猜测、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2、教学难点:让学生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大胆猜测。1、通过商品标价元和元这两个小数尾末有零来引起思考,自然地引出两个问题:米、米、米,它们大小相等吗?和呢?2、猜一猜。二、利用工具,检验猜测。师: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些工具(一把米尺,一张数位顺序表,两张方格纸),请你们利用这些工具来检验刚才的猜测是对还是不对。先请你们四人一组,选一选、议一议:你们选择哪种工具,准备怎样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检验:⑴学生利用直尺验证:米是1分米,米是10厘米,米是100毫米,他们在尺子上所表示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所以米=米=米。⑵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验证:把和写在数位顺序表中,从数位顺序表中看出,它们的位数虽然不同,“3”所处的位置相同,所以=。⑶学生利用正方形图验证:是百分之三十,是十分之三。从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图中取其中的30份,就表示。从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图中其中3份,就表示。从图中很明显的看出=。启发学生想一想:十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十分之一,三十个百分之一是三个十分之一,所以=。三、观察比较,探究规律。从刚才的操作中,我们已经知道:米=米=米,=。下面请参考资料,少熬夜!大家观察这两个等式,什么不变,什么变了?为什么数变了后数的大小不变?四、概括总结,揭示性质。⑴谁能用一句话归纳出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就叫做“小数的性质”。⑵请大家一起读“小数的性质”五、学生质疑。六、运用性质,化简改写。⑴学了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呢?请大家自学课本例3。想一想:什么叫化简?什么叫改写?它们的根据分别是小数性质中的哪一句?并举例说明。⑵教学例4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3改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①问:和各是几位小数,要把它们改成三位小数应在小数的哪部分添上“0”?各应添上几个“0”?为什么?②问:整数3改写三位小数,在3的后面添上三个“0”写作3000,对吗?为什么?那么应该怎样写?③学生汇报结果,师板书:=,=,3=。七、巩固提高,升华知识。⑴完成课本“做一做”的题目。⑵摆数游戏:每个小组利用老师发给的五张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①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都能去掉。②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一个能去掉,一个不能去掉。想一想:怎样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八、交流收获,反思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九、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1—6题。十、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例1:比较米、米、米的大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米=米=米例2:==例3:==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参考资料,少熬夜!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板演: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思路训练。全班同学口答:(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买足球共用多少元?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二、学习新课。1.新课引入。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2.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审题、理解题意。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每班40人三年级:每班38人共?人四年级:(2)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参考资料,少熬夜!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教师板书:①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②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60+114=274(人)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3.反馈练习。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小结: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三、巩固反馈。1.独立解答。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小学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2.比较题。(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25×8+20×8(25+20)×8=200+160=45×8=360(千克)=360(千克)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参考资料,少熬夜!解法比较简便?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3.粮店运来25包大米,共重2500千克,运来40袋面粉,共重20xx千克,一包大米比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四、全课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解答是首先要理解题电,在此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要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计算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五、作业。练习四第1~3题。附板书设计:三步应用题(一)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茄子8筐,每筐20千克,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