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5周年个人心得及感受3篇直至如今,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45年,虽然已经快过了半个世纪,但是那些伤痛我们依旧不能遗忘,那些逝去的痕迹依旧遗留在我们心中,那么唐山大地震45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唐山大地震45周年个人心得及感受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唐山大地震45周年个人心得及感受1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而人的精神崩溃更是可怕。无数事例证明,每遇重大天灾人祸,家园被毁或痛失亲人,有的人会消极沉沦,陷入强烈的悲痛无法自拔。中外历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后都发生过严重次生灾害,其主要原因就是灾民精神世界的崩溃,引起社会动乱的发生。然而,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下,唐山依靠这种精神支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灾区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饮水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第一个冬天,灾民全部住进了简易房;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唐山地震40年纪念日前夕,唐山人对抗震精神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以及全国军民在抗震斗争中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铸造的民族之魂。正如唐山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唐山大地震45周年个人心得及感受2晨曦微露之前,如炬的唐山城市“图腾”——抗震纪念碑直抵苍穹。作为一个大地震幸存者和记录者,4个小时前,我就早早守护在此,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与45年的悲伤“永久告别”。45年前的夜,闷热,让人异常烦躁。今夜,凉风扑面,倍觉清爽。黑暗中,我几次读起纪念碑碑文,慢慢地,文字幻化成妈妈和24万多罹难者的名字。惨烈的唐山大地震中,年仅11岁的我不幸被砸伤,颅底骨折,被医院下过两次死亡通知。幸运地是,我被转到河南洛阳的医院,经过100多天的治疗,最终伤愈返家。灾难突如其来,人们懵了,来不及流泪。那时年幼,面对母亲的罹难,我未流一滴眼泪,这事让我愧疚至今。我参加了唐山大地震30周年和45周年采访,结识了许多地震孤儿和幸存却已截瘫的朋友。时至今日,他们仍难以抹掉地震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伤痛。几个地震孤儿曾经回绝了我的采访,“当年的伤痛我们不愿再触碰”。几天前,得知石家庄育红学校的孙丽丽等老师,想在大地震45周年纪念日前来唐山看望这些地震孤儿时,我对要不要去采访心里有一丝犹豫。因为这也许是再一次揭开他们心底的“伤疤”。无助中,我拨通了与我一起长大的孤儿张丽华的电话。让我意外地是,她一口答应了我的采访请求。更让我意外地是,张丽华与地震孤儿党育新、党育苗等一起接受了我的`采访。张丽华说:“45年了,我们已经逐渐忘记了伤痛,更多的是感恩。”与这些地震孤儿不同,唐山大地震截瘫者被称为这个城市的“集体伤痕”。如今,面对大地震带来的超乎常人想象的身体及心理伤痛,这个特殊的群体已愈发坦然。“1976年7月28日,我第二次生命的生日。”人生已经度过一个甲子的截瘫者张大光说,她用摔碎又攒起来的灵魂记住了那个时刻,用撕心裂肺的痛感记住了死,也记住了生。45年,她最期待每个不同的明天。至今未成家的张大光除了感恩,更渴望拥有新的生活。在我看来,45年后,纪念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场灾难中遇难的人们,也是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伤痛,感恩前行。今夜,我与其他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抗震老兵重聚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一起挥洒掉悲情的眼泪,在肃穆的鲜花和点点烛光的映衬下,告慰45年前罹难的24万多唐山大地震同胞。此刻,我难以抑制45年的悲痛,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纪念碑后,面向妈妈死去的方向,眼泪夺眶而出。“妈妈,45年了,请原谅不孝儿这迟来的眼泪,来生您还做我的好妈妈!”慢慢抚平心头的伤痛,我用舌尖抿掉泪水。此时,太阳冉冉升起,将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映得通红。唐山,现今又找回了蓝天白云的城市,开始了崭新的一天。唐山大地震45周年个人心得及感受3每一年的7月28日在日历上说是一个极为普通而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我们百万唐山人民特别是经历过那次灾难的人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揪心的日子。唐山这座美丽的城市地处京津要塞,是东北连接京师的挢头堡,在这里蕴藏了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在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城市,这里曾诞生过多个全国第一,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在此修建,第一座火车站也在此建成,可以说这里是中国铁路的零起点。特别是建国以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唐山如同被插上腾飞的翅膀,可是正当唐山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奋力前进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伴随着那一刻大地的抖动唐山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被夷为一片废墟,霎时间造成了三十多万人死伤,此次灾难震惊了世界。可是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急令全国火速救援,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震后不足十天铁路和机场恢复通行,一个月后各大工厂恢复生产。在救灾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瘟疫,这可以说是开创了世界救灾史上的奇迹。我们现在的唐山在环城水系的保护中,在大南湖,大城山,凤凰山三个城市公园的点缀下高楼林立,商铺云集,唐港,唐津等多条高速公路在此交错。唐山机场的通航又架起了一座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空中挢梁,为唐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唐山今天的巨变让世界震惊,这座在震后曾被人预言要从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又一次屹立在渤海湾畔,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渤海湾畔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抚今追昔,三十多年过去了,此间的千变万化除了我们英勇唐山人民辛勤的劳动,还得归功于我们英明的领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发扬那种公而忘私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的更繁荣,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