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汇编5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汇编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第一篇】【摘要】艺术审美教育需要联系时代背景,不断完善学生的艺术审美思维,培养学生在艺术审美过程中,注意艺术理论联系艺术实践,艺术实践结合艺术创新,要不断完善对艺术实践的认知,才能意识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才能完成艺术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关键词】艺术审美教育藝术实践一、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近几年,高校都比较重视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力和修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艺术审美知识,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或听着某个艺术作品,讲出一大堆艺术大师的人名、作品创作的背景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这些内容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部分学生完全没有进入到艺术审美的情趣、自我思考和创作的过程中。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是开展艺术审美教育的基础,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艺术实践性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艺术审美教育的培养方向就应该向实践培养出发,并结合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进行大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拓展,这样的模式才是艺术审美教育最成功的形式。二、艺术审美教育和艺术实践的关系广义的艺术审美教育,内容有三点:文化知识的教育;艺术技能的教育;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审美教育来说,无论哪点,都必需要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但在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中,不难看出,我们注重强调艺术审美教育中的艺术文化知识,而忽略了艺术实践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艺术审美教育是对生活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的“人”进行审美教育的工作,因此不能培养学生用某种固定的思维去进行艺术审美,不能考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大师的名字和作品,而要通过学习,考查有没有激发起学生对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兴趣,有没有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没有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一个百花齐放、积极参与、互动性强和不断变化的艺术审美课堂才是我们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产生的是一种“隐性”效果,可是对学生而言更能产生深刻印象的效果。高校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更加应融入艺术实践性教育,才能使艺术审美教育取得成效,艺术创作者的价值,通常体现在他对艺术实践重要性的认知和自身具体的艺术实践能力。艺术行为有很多,但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来完善的。三、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艺术审美教育一定要从“课堂走向生活”。艺术审美教育应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让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身边随处可见,学生会因此获得一双随处可以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审美教育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学生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表面的艺术文化知识,无法发现和感受到到艺术的乐趣和美。在具体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如何实现艺术实践呢?就是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并且有兴趣的参与到艺术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他们的综合艺术课程就要求学生除了全面的了解艺术的常识、欣赏的技巧,还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进行创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体验各种艺术美和挖掘创造美的能力,这就符合艺术审美教育的初衷——发现、感受、了解、欣赏、创造,也就是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于艺术美的认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感受、了解、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我国现在的大学生思想较活跃,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艺术审美教育中的艺术实践可以从学生比较关注一些问题入手,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现在比较热门的“校园穿着配饰”和“校园安全”问题,就可以让学生通过配饰手工制作、服饰色彩搭配、形象设计、服装秀和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多种艺术实践表现形式;表达对自身对“校园穿着配饰”和“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看法以及艺术审美的情趣和能力。学生作品的质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感受到艺术实践中的乐趣和美;并且可以促使学生不受局限的展开思维进行艺术美的欣赏和艺术美的创造。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体现了这点。因此我们的艺术审美教育也必需具有开放性,提供足够的思维和创造的艺术实践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和创造力。四、结语艺术是美好的,随着社会的变革,很多的艺术因素和观点也在不断的更新,因此,艺术审美教育需要联系时代背景,不断完善学生的艺术审美思维,培养学生在艺术审美过程中,注意艺术理论联系艺术实践,艺术实践结合艺术创新,要不断完善对艺术实践的认知,才能意识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才能完成艺术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艺术是抽象的,具有灵魂性的,只有感情融入,亲自参与的艺术实践中去,才能达到健康、全面的审美表现,这才是艺术审美教育终级目的,所以,在高校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非常重要。参考文献:[1]张京峰.新美域[J].论艺术行为在师范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2013.[2]张沛.鞍山师范学院学报[J].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2007.[3]李礼,刘晨昊.艺术时尚(下旬刊)[J].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审美差异化研究,2014.作者简介:龙咏(1972-),江西永新人,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艺术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美学教育。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第二篇】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西方新前卫艺术开始,以西方为主导的视觉艺术已经逐步关注艺术的符号化过程。艺术符号化本身是为艺术“自律”提供更多文本诠释的空间,但是艺术符号化的体制是否也构成了艺术“自律”的悖论?艺术符号化的量化过程与艺术“自律”的本质问题的对比显然不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同等对比研究,但是艺术符号化将意味着艺术制度化,本质上跟艺术“自律”的原则相悖。在以“悖论”为主的西方前卫艺术的文化语境下,中国前卫艺术更多是基于体制性还是概念性范畴的艺术“自律”,中国前卫艺术的社会功能性是否过于高估,这些问题值得探究。关键词:前卫艺术;符号化;“自律”;体制;反思前卫艺术在西方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以达达主义现成品为其代表的历史前卫艺术,目的是对于整个艺术惯例进行批判;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也被称为新前卫艺术,在对历史前卫艺术的一系列挪用的前提下重新定义艺术的范畴。中国真正受到前卫艺术影响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其盛行的时期有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环境的背景,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早期前卫艺术。在历史环境下,中国早期前卫艺术家们更多表达的是对于社会现状的一种情绪,笔者个人更愿意将这个时期在中国表现出来的前卫艺术视为“情绪艺术”。那么中国早期的前卫艺术更多是受到哪个阶段西方前卫艺术的影响?我们需要更多的论证来表明中国前卫艺术家更深层的社会动因,而非符号学。一、关于艺术“自律”前卫艺术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观念艺术,一切艺术都以观念为主。什么是艺术观念?概括来说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言说的方式。20世纪60年代是观念艺术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盛行期,针对艺术本身的概念进行思考的艺术表达的方式逐渐演变成了用语言的方式来言说艺术家的观念,并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关于艺术自律较早的说法来源于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为艺术自律性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依据。艺术价值不再屈服于任何社会功能性的作用,并非由“他律”的规约所决定,而是来自于艺术本身,我们称之为艺术的“自治”权。“为艺术而艺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主要目的是鼓励艺术家按照自我准则表现自己的艺术品。而这个观念到了20世纪初的达达主义的现成品为止也没有改变其维护艺术自律的本质,只是用康德的批判法则拓宽了艺术范畴的维度。艺术品是什么?是人工制品?是体制?是范畴?还是被授予的名称?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达达艺术的现成品当中得到更多的不是答案,而是反思性批判的思维。于是艺术品本身成了疑问句,而非肯定句。重复性的否定就是达达艺术家们也是历史前卫艺术所能呈现给我们的关于艺术自我批判的言说。而20世纪60年代的新前卫艺术到底展现了什么?是单纯的挪用?或者他们继承了历史前卫艺术的体制?自我批判和自我合法化成了新前卫艺术最困惑的难题之一,艺术“自治”权是历史前卫艺术所争取的,而艺术的自我批判则意味着要拓宽艺术范畴的边界。如何拓宽艺术的边界,只能从文本性理论当中寻找答案。在20世纪60年代,德里达发表的《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正式将“解构”一词搬上众人的视线,于是符号学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符号学理论成为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诸多文艺作品解读的方法论之一。简而言之,符号是对于意义的阐述。符号学的发展贯穿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不过百余年的时间。从赵毅衡《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可以看出20世纪的哲学史就是符号学的历史,从早期索绪尔二元符号模式到后期的德里达语言符号的不确定性来看,去中心化成了后现代文艺理论的基本色调。而20世纪60年代的新前卫艺术产生正是解构主义的伊始期,由此看来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新前卫艺术承担了更多的关于符号“能指”的范畴问题,而非仅仅是历史前卫艺术关于艺术自律性的辩护。二、艺术符号化与艺术“自律”悖论不难看出关于艺术“自律”的辩护维护的是艺术自主权的归属问题,康德的审美的无功利化就是最好的说服理由,由此产生的现代艺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社会层面上的去功能化,以维护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主导权。而20世纪60年代在解构主义关于文本性理论的背景下,尤其是将互文性理论运用在文艺作品上,互文性理论要求将所有的文艺作品纳入一个更宽的交叉符号的背景当中去考量,同时也意味着20世纪60年代的新前卫艺术将历史前卫艺术关于艺术“自治”权拱手让给了艺术作品的互文性诠释当中。解构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去作者化,是一场关于去作者化的创作游戏。反观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极简主义就可见一斑,剧场化的艺术是对现代艺术规范的威胁和对艺术信仰的败坏,新前卫艺术似乎在完成艺术“自治”辩护的同时又将艺术的主导权放置在了群体景观当中。历史前卫艺术与新前卫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在于反思想批判为新前卫艺术对于符号“能指”的批判推向更宽的范畴当中。而这难道不是一场关于艺术符号化与艺术“自律”的悖论吗?三、中国前卫艺术关于艺术“自律”的概括反观受到新前卫艺术影响的中国早期前卫艺术(20世纪70至80年代的中国前卫艺术视为中国早期前卫艺术),艺术家创作活动本身还是绘画的符号化,更多呈现的是社会批判的文化语境。20世纪初,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语境下关于“艺术自身反思性批判”的艺术传统在中国历史环境下似乎缺席了,我们发现中国早期前卫艺术没有关于西方现代艺术“自律”的反思性批判作为支撑,更多是承担社会性批判的作用,以星星画展为例,其中折射的社会喻意就可见一斑。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艺术本身涉及社会性批判就难以取得艺术非功利化的自律性批判。中国前卫艺术在受到西方新前卫艺术的影响下,艺术非功利化的反思性批判似乎难有生存的文化语境,中国前卫艺术的抗争行为在中国文化内部自动生效,中国前卫艺术家似乎承担了更多社会职能或者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身份。中国早期前卫艺术的社会性批判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西方艺术资本市场和艺术理论影响的中国新前卫艺术呈现多元化的状态。由于早期中国前卫艺术“反思性批判”的缺席并没有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前卫艺术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因此早期前卫艺术在社会层面上的功能化艺术观念已经成了中国艺术的主流文化态度。尽管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新前卫艺术已经开始抛弃早期前卫艺术关于社会功能化的诉求,到科技和信息化媒体发展的今天,在艺术的社会性功能要求被不断质疑的大众面前,仍然存在着一批坚定的关于艺术社会功能性诉求的捍卫者。艺术需要批判,但不仅仅是社会功能化的单一批判,而是反思艺术本身的批判。康德的反思性批判在现如今的艺术界仍然是需要的,就如上文提到的无论是西方历史前卫艺术还是新前卫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