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1蘑菇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多糖等营养物质,不但具有独特的鲜味,而且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其含有的酪氨酸酶还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很多人认为野生的食物营养更丰富,但野生的蘑菇很多都有剧毒,一定要慎食。民间流传很多辨别野生毒蘑菇的方法,比如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毒蘑菇往往有鳞片、黏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有毒蘑菇虫蚁不食,与银器、大蒜、大米等同煮有变色反应等,但这些方法其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轻信这些方法反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专家指出,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帮助,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的辨别方法经证实并不可靠,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2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为切实做好预防毒蘑菇中毒宣传教育工作,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4月3日,湘潭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湘潭市健康教育所、湘潭市疾控中心、湘潭县健康教育中心、湘潭县疾控中心联合开展了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活动。本次宣传活动在湘潭县谭家山镇茶金村部开展,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萧福元主持,吸引参与的村民达百余人。活动采取有毒蘑菇中毒知识讲座、有奖抢答等多种方式进行,现场摆放预防毒蘑菇宣传展板5块,悬挂宣传横幅2条,并向群众发放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等宣传资料500余份,实例、宣传视频及毒蘑菇图片相结合,宣传方式多样,内容生动有趣,使村民兴趣盎然,认真听讲知识,学习宣传资料,纷纷抢答知识提问,活动现场氛围十分浓烈。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使村民深刻认识到有毒野生蘑菇的危害,不采摘、不食用、不买不卖有毒野生蘑菇,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有力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3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采摘野菇食用的习惯,其因是采摘蘑菇的快乐和诱人的美味。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有80余种,民间虽总结了一些简易鉴别方法,但因毒菇与食用蘑菇形态相近,这些方法难以奏效。现今唯一公认的鉴别方法是根据形态学特征分类鉴定。在北方地区常引起中毒的蘑菇之一为褐鳞环柄菇,其特点为赭黄色带粉红色,初凸圆形,后扁平,表面呈红褐色或褐色豹纹样鳞片,边沿内卷有棉絮样纤毛。菌肉色白,菌摺初白色,后稍带黄色,边沿有纤毛。菌柄白色,中空,基部稍膨大,菌环白,易脱落。有淡蘑菇香味。今年河北发生的中毒事件即为肉褐鳞环柄菇引起。致命白毒伞是另一种在我国常引起中毒的蘑菇,其菌体呈白色,幼时呈椭圆形或钟形,老后平展,表面光滑。菌柄光滑,基部膨大。菌环生在柄的上部,菌托肥厚成苞状。近年河南、云南的两起大规模蘑菇中毒均为致命白毒伞引起。其它常引起中毒的毒蘑菇有:鳞柄白毒伞、毒伞、包脚黑摺伞、角鳞灰伞、毒红菇等。毒蘑菇引起人们中毒的物质是其中含有的毒素,常引起中毒的蘑菇含有以下毒素:1毒肽,主要为肝毒,毒性强,作用缓慢。2毒伞肽,肝肾毒性,作用强。3毒蝇碱,作用类似于乙酰胆碱。4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5鹿花毒素,导致红细胞破坏。简单的鉴别方法:可以在煮蘑菇的时候,在锅内放进几粒白米饭。如果白米饭变黑,说明那就是毒蘑菇,不可食用。如果米饭没有变黑,那就是无毒蘑菇,可以食用。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