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发言:积极探索 深入实践 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范例通用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发言:积极探索深入实践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范例通用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发言:积极探索深入实践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范例通用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2022年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发言:积极探索深入实践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1山东省枣庄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联系实际、分类指导,突出创新载体、丰富形式,不断健全完善党员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党建信息化工作,有效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量和党员队伍素质能力。一、全方位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效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内容,贯穿党员教育工作全过程。将基层党员冬训春训和其他系统领域党员集中培训作为提升党员凝聚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坚持市、区(市)、镇街、村(社区)四级联动,层层抓实,高效推进。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开展政治理论、意识形态、村级换届、党风廉政、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主题党员教育培训650余期,累计培训党员21万余人次。二、多维度健全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市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党员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实施党员教育培训“一十百千万”工程。一是强化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在全市65个镇街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镇街党校(党员教育中心)中心示范校建设,不断夯实党员教育阵地基础。二是组建党员教育师资队伍,选聘45名讲师组建市级党员教育师资库,举办全市党员教育业务骨干及师资培训班,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活动40余次,推动优质师资深入基层。三是丰富党员教育内容资源,策划制作《郭子化在枣庄——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始末》《百年征程践初心》等8个专题100余部党员教育音视频教材,其中5部作品在全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中获奖。策划编撰《鲁南红色记忆》党员教育读本,录制枣庄党史故事音频54期。四是增强内容资源传播质效,高质量制播《党建时空》栏目24期,在“灯塔-枣庄党建在线”平台《乡村振兴课堂》更新发布党员教育音视频内容资源174部。三、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系列活动创新开展“我和我的支部”微视频征集活动,《追寻》《三张照片的故事》《我们“心和崖”》等24部微视频作品通过省级审核并展播,3部作品获得全省“我和我的支部”网络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奖。深入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各级党组织共开展讲党课6400余场次,覆盖党员147000余人次。策划制作《铁道游击队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红色鲁南》和《漫说运河支队》等系列精品党课50余部,其中5部党课在全省优秀党课评选中获奖,3部党课在共产党员网展播。四、立体化提升党建信息化工作水平依托“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组建网上班级,线上举办5期灯塔管理员业务素质提升班,管理员参学率达100%,测试平均成绩分,实现“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学灯塔、用灯塔”先进典型创建评选活动,按照“四好”“四强”“四主动”标准,评选表扬先进基层党委10个、先进党支部110个、优秀党员876名。截至目前,“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山东e支部系统开通率%,“三务”公开系统开通率%,累计公开信息万余条。五、高站位强化党员教育制度保障印发《枣庄市镇街党校(党员教育中心)中心校管理办法(试行)》和《枣庄市党员教育讲师课程开发参考标准》。把农村、城市社区“两委”成员专科学历教育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社区)“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让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助推器”。2022年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发言:积极探索深入实践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2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先导性工作。青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全省“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契机,立足于解决党员教育内容零碎、施教不准、保障薄弱、机制不畅等问题,探索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形成了开展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的“青海模式”。一、坚持系统观念,健全新时代党员教育内容体系。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供给侧优化教育内容,持续完善党员教育内容体系。一是落实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通过集中培训、集体学习、组织生活、实践锻炼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在思想武装上培根铸魂。结合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实际,制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大纲。二是提升教育内容系统性。编制全省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育培训大纲》,出台《党员日常教育实施规范》,构建“集中培训有大纲、日常教育有规范”的内容建设框架。深挖青海红色资源,开发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青海精神谱系”精品课程。三是增强教育内容时效性。紧扣中央、中组部和省委中心工作,聚焦“三江源”生态保护、守护“中华水塔”,完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教育内容。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开展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岗位建功立业等实践锻炼活动。二、聚焦精准教育,完善新时代党员分类教育培训体系。坚持因需施教、因类施教、因时施教,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教育。一是坚持因需施教。结合基层党员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比如,针对村级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目前,报读大专班和中职班村(社区)党员干部3620名。二是坚持因类施教。围绕8个领域、6大群体党员教育任务,分层分类开展集中轮训。比如,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对农村重点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党员致富带富能人等教育培训;对城市社区重点抓好流动党员、失业职工党员等教育培训;对民族地区重点抓好少数民族党员、青年牧民党员等教育培训。三是坚持因时施教。利用冬春农闲时机,开展以县、乡为实施主体的基层党员集中轮训。比如,针对农村党员季节性外出务工、牧区党员流动性转场放牧等特点,组织实施“农牧民党员冬春训工程”,解决了农牧民党员培训集中难、调训难等问题。三、优化整合资源,夯实新时代党员教育保障体系。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不断夯实基础保障。一是整合信息化平台。探索“青海党建”系列平台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一体化建设,上传教学视频2万余部,供党员随时随地点播学习,实现教育内容“一网收、全省用”。二是推进培训阵地建设。推动“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与县级党校统筹谋划、一体建设,建立100个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集中打造65个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名录”,形成集中培训有阵地、日常教育有场所的工作格局。三是建强师资队伍。开展省级“高原先锋师资库”师资选聘,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师资库,出台师资库管理办法,推动优秀师资向基层倾斜,有效解决基层党校师资力量不足、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四、注重常态长效,构建新时代党员教育制度体系。牢牢抓住健全制度这个“牛鼻子”,从理顺体制机制破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把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听取汇报,逐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基层党建口轮训任务,推动全省党员集中轮训计划“集中上报、统一出口”。结合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课题研究,建立常态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机制。三是完善政策制度。制定党课教育、特殊时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等规范化文件,解决日常教育不规范问题。出台农牧民党员定期培训、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员教育等制度化文件,解决宏观指导不足问题。2022年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发言:积极探索深入实践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近年来,北京市委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主动回应市民关切,积极办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首善之区。一、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2018年,我们启动实施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起,我们深化吹哨报到,大力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提出市民的诉求就是“哨声”,推动“街乡吹哨”向“群众吹哨”延伸,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更加注重群众需求,推动“端菜”向“点菜”转变。过去办民生实事,大多是党委政府拿主意,但有时与市民诉求并不一致。接诉即办就是推动各级党组织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定期分析研判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痛点堵点,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二是更加注重群众参与,推动“管理”向“共治”转变。针对城市基层治理中存在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群众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接诉即办强调既要整合政府部门力量做好普惠性、兜底性工作,更要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向,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三是更加注重群众满意,推动“办结”向“解决”转变。接诉即办突出解决问题导向和群众满意目标,推动各级党组织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态度解决群众难题,增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接诉即办改革推行以来,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党建活力的激发者,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监督者,“小切口”撬动了“大治理”。二、以数字赋能支撑诉求表达与问题办理无缝衔接、良性互动。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动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优化接诉、派单、办理、考评等全流程环节,在回应海量需求中提升服务治理精细化水平。一是全面接诉。将全市64条各类政务热线整合并入市民服务热线,拓展网上12345接诉即办工作平台,畅通电话、网络、媒体等接诉渠道,实现“从耳畔到指尖”全渠道受理市民诉求,并增设智能虚拟坐席,做到常规诉求“秒回”、实时在线。二是快速直派。将各区、街乡、市级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全部接入热线平台系统,对点位清晰、职责明确的诉求,快速直派街乡,区级“过站不停车”;对涉及街乡和市区两级部门的诉求,实行街乡和部门“双派”,缩短条块衔接周期。三是高效办理。根据诉求轻重缓急,实施2小时、24小时、7天和15天四级响应处置。涉及多家单位的诉求,由首接单位牵头协调,其他单位配合办理。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复杂疑难诉求,进行提级统筹办理、督查跟进办理,直至问题解决。四是科学考评。建立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等“三率”为核心的考评指标体系,每月考核通报,形成“赛马效应”。接诉即办改革推进3年来,共受理市民诉求3200万件,派单诉求1300万件,响应率基本保持在100%,解决率从53%提升至90%,满意率从65%提升至92%。三、以强化领导确保改革落地生根、常态长效。基层治理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的全面领导是关键,运转高效的制度机制是保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将接诉即办改革作为一号课题,市委书记每月主持召开区委(部门党组)书记点评会。市委深改委增设“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政务服务局牵头,负责顶层设计、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书记将接诉即办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级干部直奔一线解决问题。二是优化运行机制。建立“每月一题”工作机制,每月选定1个主题,由一个市级部门牵头,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建立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对挂账和未按时解决的市民诉求跟进督办。将接诉即办工作作为党建述职和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并强化结果运用。对每月排名靠后的街乡、部门党组织书记,由市委组织部进行约谈。三是强化立法保障。出台接诉即办条例,进一步明确接诉即办的功能定位和制度内涵,健全完善接诉即办工作体系和全流程机制,推动接诉即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