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17996.1—2000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目次前言1范围2引用标准3总则4房产平面控制测量5房产调查6房产要素测量7房产图绘制8房产面积测算9变更测量10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附录A(标准的附录)房屋、房屋用地调查表与分类附录B(提示的附录)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共有共用面积分摊前言本标准是在国家测绘局1991年5月发布的《房产测量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的需求并参照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的。GB/T17986在《房产测量规范》的总标题下,包括以下两个单元:《第l单元:房产测量规定》;《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归口管理。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南京市房屋产权监理处、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西安市房地产管理局产权产籍处等单位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永江、华如宏、唐国芳、刘大可、黄保华、岳答孝、孟娟。返回目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于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毗连居民点的房产测量。其他地区的房地产测量亦可参照执行。返回目录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260-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6962-1986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7986.2-2000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CHl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返回目录3总则3.1房产测量的目的和内容3.1.1房产测量的目的房产测量主要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为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3.1.2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等。3.1.3房产测量的成果房产测量成果包括:房产簿册,房产数据和房产图集。3.2房产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3.2.1房产测量的精度指标与限差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作为限差。3.2.2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5m。3.2.3房产分幅平面图与房产要素测量的精度3.2.3.1模拟方法测绘的房产分幅平面图上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O.5mm。3.2.3.2利用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编绘房产分幅图时,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土0.6mm。3.2.3.3对全野外采集数据或野外解析测量等方法所测的房地产要素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土O.05m。3.2.3.4采用已有坐标或已有图件,展绘成房产分幅图时,展绘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3.2.4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房产界址点(以下简称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间距未超过50m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1)计算结果。表1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界址点等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中误差一±0.04±0.02二±0.10±0.05三±0.20±0.10△D=±(mj+0.02mjD)………………………………………(1)式中:mj—相应等级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m;D—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m;△D—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量边长较差的限差,m。3.2.5房角点的精度要求需要测定房角点的坐标时,房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不要求溯定房角点坐标时则将房屋按3.2.3的精度要求表示于房产图上。3.2.6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三级,各级面积的限差和中误差不超过表2计算的结果。表二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房产面积的精度等级限差中误差一0.02S1/2+0.0006S0.01S1/2+0.0003S二0.04S1/2+0.002S0.02S1/2+0.001S三0.08S1/2+0.006S0.04S1/2+0.003S注:S为房产面积,m2。3.3测量基准3.3.1房产测量的坐标系统房产测量应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采用地方坐标系时应和国家坐标系联测。3.3.2房产测量的平面投影房产测量统一采用高斯投影。3.3.3高程测量基准房产测量一般不测高程,需要进行高程测量时,由设计书另行规定,高程测量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返回目录4房产平面控制测量4.1一般规定4.1.1房产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原则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4.1.2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内容房产平面控制点包括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和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点。房产平面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4.1.3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密度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100m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加200m左右。4.1.4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房产平面控制测量可选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GPS定位测量等方法。4.1.5各等级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4.1.5.1各等级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各等级三角的技术指标等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DJ1DJ2DJ6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9520.50.2±1.0±1.8±2.5±5.0±10.01/3000001/200000(首级)1/120000(加密)1/120000(首级)1/8000(加密)1/60000(首级)1/45000(加密)1/200001/1200001/80001/450001/200001/100001264962163±3.5±7.0±9.0±15.0±30.04.1.5.2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放宽至25°。4.1.6三边测量4.1.6.1各等级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各等级三边网的技术指标等级平均边长k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距中误mm使用测距仪等级测距测回数往返二等91/300000±30Ⅰ44三等51/160000±30Ⅰ、Ⅱ44四等21/120000±16ⅠⅡ2424一级0.51/33000±15Ⅱ2二级0.21/17000±12Ⅱ2三级0.1/1/8000±12Ⅱ24.1.6.2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可放宽至25°。4.1.7导线测量4.1.7.2各等级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各等级测距导线的技术指标等级平均边长km附合导线长度,km每边长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DJ1DJ2DJ6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3.01.60.30.20.115103.62.41.5±18±18±15±12±12±1.5±2.5±5.0±8.0±12.01/600001/400001/140001/100001/600084126211633±3n1/2±5n1/2±10n1/2±16n1/2±24n1/2注:n为导线转折角的个数。4.1.7.2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导线,并构成网形。4.1.7.3导线布成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向的附合导线长度,不超过表5中的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4.1.7.4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2时,导线全长的闭合差可放宽至不超过0.12m。4.1.7.5各级导线测量的测距测回数等规定,依照表4相应等级执行。4.1.8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4.1.8.1各等GPS静态相对定位澜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和表7的规定。表6各等级GPS相对定位测量的仪器等级平均边长DkmGPS接收机性能测量量接收机标称精度优于同步观测接收机数量二等9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2ppm≥2三等5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四等2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一级0.5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二级0.2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三级0.1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表7各等级GPS相对定位测量的技术指标等级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观测时段数观测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二等≥15≥6≥20≥2≥9015~60≤6三等≥15≥4≥5≥2≥1015~60≤6四等≥15≥4≥5≥2≥1015~60≤8一级≥15≥4≥115~60≤8二级≥15≥4≥115~60≤8三级≥15≥4≥115~60≤84.1.8.2CPS网应布设成三角网形或导线网形,或构成其他独立检核条件可以检核的图形。4.1.8.3CPS网点与原有控制网的高级点重合应不少于三个。当重合不足三个时,应与原控制网的高级点进行联测,重合点与联测点的总数不得少于三个。4.1.9对已有控制成果的利用控制测量前,应充分收集测区已有的控制成果和资料,按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比较和分析,凡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已有控制点成果,都应充分利用;对达不到本规范要求的控制网点,也应尽量利用其点位,并对有关点进行联测。4.2水平角观测4.2.1水平角观测的仪器水平角观测使、用DJ1、、、DJ2、、、DJ6三个等级系列的光学经纬仪或电子经纬仪,其在室外试验条件下的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分别不超过±1″,±2″,±6″。4.2.2水平角观测的限差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不超过表8的规定。表8水平角观测限差经纬仪型号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DJ1696DJ28139DJ61830244.3距离测量4.3.1光学测距的作用各级三角网的起始边、三边网或导线网的边长,主要使用相应精度的光电测距仪测定。4.3.2光电测距仪的等级光电测距仪的精度等级,按制造厂家给定的1km的测距中误差m0的绝对值划分为二级;Ⅰ级:|m0|≤5mmⅡ级:5mm<|m0|≤10mm4.3.3光电测距限差光电测距各项较差不得超过表9的规定。表9光电测距限差仪器精度等级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读数差mm往返测或不同时段观测结果较差Ⅰ级572(a+b×D)Ⅱ级1010注:a、b为光电测距仪的标称精度指标;a为固定误差,mm;b为比例误差;D为测距边长,m。4.3.4气象数据的测定光电测距时应测定气象数据。二、三、四等边的温度测记至0.2℃,气压测记至0.5hPa;一、二、三级边的温度测记至1℃,气压测记至1hPa。4.4平面控制测量成果的检验和整理。4.4.1三角测量的检验4.4.1.1当三角形个数超过20个时,测角中误差按式(2)计算;nWWm3……………………(2)式中:W——三角形闭合差,(″);n——三角形个数。4.4.1.2三角网极条件、边条件和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差,分别按式(3)、式(4)、式(5)计算。22ctgmW极允………………(3)222211222DmDDmDctgmW边允………………(4)222122mmmmW方允………………(5)式中:m——相应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传距角;11DmD,22DmD——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1m,2m——起算方位角中误差,(″);n——方位角推算路线的测站数。=2062654.4.2三边测量的检验4.4.2.1用光电测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