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考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八年级语文班级姓名(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古诗文(30分)(一)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式微》)2.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3.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送张丞相》)5、《关雎》中“,。”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题目。(24分)(甲)《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乙)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丙)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①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②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注释】①阴:暗地里,秘密地。②雉:野鸡。6、请将甲诗和乙文补充完整.(2分)7.甲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8、解释下列字词:(8分)①溯洄...:_______②日光下澈.③翕忽..:④凄.神寒骨⑤鲁恭为中牟令⑥阴使人往视之9、对甲、乙两文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B.乙文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侧面烘托出环境的幽静。C.甲文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追寻者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D.乙文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诗塑造了一个的追寻者的形象。乙文展现了作者的心情,表达了。(3分)12、丙文对其人“将速反”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看到难以解释的怪异现象。B.他怕自己的徒弟会干扰贤人。C.他担心久留也无法了解实情。D.他已知道鲁恭的政绩很突出。二、现代文(33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8题。(14分)《恐龙无处不在(节选)》(14分)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洲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⑪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______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____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zhòu)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13.看拼音写汉字zhězhòu(1分)1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填入第⑪段横线上的关联词,下列恰当的一项是()(1分)A.如果就B.即使也C.只有才D.只要就16.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17.第⑥段中加点词“几乎”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结尾总结了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和地壳运动之间的关系,照应了开头的观点。B.作者借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C.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D.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2分)玉石之路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就其起源来说,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文化独具魅力。“石之美者为玉”,是华夏先民对玉石的最基础认知。在石器时代,先民发现了玉石这种特殊的材质。玉石的颜色比普通石头漂亮,色泽温润,硬度高于一般石材,且具有韧性,不易断裂。特别是大部分玉石具有与天类似的颜色,如青玉、白玉等。因此,玉石在先民的想象中一开始就和天有联系,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占据了显著位置。据《淮南子》记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五色石”就是玉石。先民认为,玉石具有修补苍天的神奇功能。③玉与石逐渐分化后,华夏先民开始将天然玉石加工为生产工具和装饰物,以满足日常生活、原始审美的需要。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玉器在华夏大地上大量涌现。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玉器时代”,作为连接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一个完整时代,时间跨度长达4000年左右。从考古学的成果来看,从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家河文化,都出土了大量各类玉器。这一时期的玉器是“神器”,基本上为原始社会巫师作法通神所用,是祭祀或与天神沟通的“事神玉”。④“玉器时代”对于中华文明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社会阶级开始出现,成组的玉器出土于大墓中。与之相伴,还出现了更大的人群聚落,意味着城市初现规模,同时出现了青铜冶炼技术,产生了最古老的文字。可以说,玉器是中华文明的催生者。⑤特别重要的是,根据学者研究,这一时期还存在“北玉南传”(从北方到广东地区)、“东玉西传”(从东部沿海地区到河西走廊)的玉文化传播,以及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的西部玉石资源“西玉东输”等现象。这些“玉石之路”串联起了中华文明的版图。⑥新石器时代末期,巫觋xí①集团通过对神权的垄断,逐渐掌握了部族社会的政权、军权,大巫与王的身份合二为一。王权开始崛起,早期国家开始形成,华夏大地由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这一时期,玉器逐渐演变为体现王权威仪和政治礼仪的重要礼器。可以说,它是王权国家形成的见证者。⑦1936年在良渚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充分证明良渚先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玉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形成独具特色的用玉体制。他们以玉琮、玉钺和玉璧代表神权、军权和王权。良渚文化中的部落首领,头戴大巫的标志玉冠饰,身挂玉管玉珠串,臂戴玉镯,彰显通神能力。这说明当时玉器既用以祭神,也用于标识身份、区分等级,反映了政教合一的早期国家形态。⑧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建立并不断巩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玉器作为国家祭祀等重要政治活动中的“礼器”,历代统治者都视玉为“国之重器”。文献中也多次记载了王朝最高统治者与玉有关的事件。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的战争中,玉器的归属是一个重大问题,《史记》也进行了专门记载。⑨总之,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演进来说,玉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华传统政治、礼仪、宗教、信仰、习俗、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没有任何古器物能够和玉器相比。玉文化经久不衰,自新石器时代一直绵延至今,而且随着中华文明长河的延伸,其生命力会越来越旺盛。【注释】①巫觋:巫师19.第⑤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0.阅读全文,请把玉的功用历经的几个阶段填写完整。(2分)(1)修补苍天→(2)作为生产工具和装饰物→(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玉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对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B兴隆洼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中的玉器都有祭神、标识身份的作用。C玉器和其他古器物一样,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D《史记》专门记载玉器的归属问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