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精编教案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美丽的西双版纳精编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精编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1内容预览:19.《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2、对照手法的运用。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教学时数]二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心目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的?(学生交流)三、学习课文,掌握内容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参考资料,少熬夜!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这部分由4段文字组成。第1段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2段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第3段,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经历。第4段,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第二部分:竹楼映蓝天这部分主要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这部分由两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第2段主要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第三部分:悠悠野象x。这一部分由3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x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2段写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第3段写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第四部分:妩媚傣寨水这一部分着重写傣族的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这部分由3段组成。第1段写打谷子,第2段写泼水节,第3段写水中嬉戏。这一部分主要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共有4段文字。第1段是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第2段写民族风情--修行与还俗。第3段写“关门节”和“开门节”,这也是一种崇信佛教的民族风情。第4段写“生与死”,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四、小结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五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五、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找出文中运用对照写法的地方,并分析其作用。第二教时一、复习旧课学生收集西双版纳的有关资料,小组交流。介绍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示例]参考资料,少熬夜!在我国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望天树”景区。这里有种做香料的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傣族人居住在竹楼里。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木为材料建造的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热带雨林中的野象x,虽野象难得一见,但那大象表演却十分有趣。五月份,傣族收获谷子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精心创作的男女打谷子风情画,还可以看到女人嬉水的妩媚风情画。傣族人笃信佛教,每个男孩都要出家,然后还俗,这使他们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他们笑对生与死,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人生。总之,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着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它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的风景名胜区。如果有机会,你可一定要去西双版纳包餐那里的秀色啊!二、品味语言探究:从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你能讲一讲这些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吗?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锤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老爷爷的形象在平面上如同雕塑,在静态中呈现动态,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2、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画。打谷场由竹席铺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颇有诗情画意。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幅风情画十分喜爱和赞赏的感情。总之,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学习对照手法思考: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明确:“悠悠野象x”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的风情画的对照;最后一段中“生”与“死”的对照。本文就是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其“美丽”的特征。四、小结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2设计思想⒈课前布置预习要求:①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②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十九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引出导游词的基本要求。⒊在学生对导游词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⒋以同学们都熟悉的南山竹海为对象,选择一处景点,用导游词的形式介绍,以加强对导游词的训练。实施方案教学目标:⒈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⒉学会用导游词向别人介绍景物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难点:⒈体会文章中有感情的语言的作用。⒉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时间:一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评价为主要方式,配以幻灯片和背景音乐。教学内容和步骤:⒈导入: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来亲身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独特的韵味。幻灯片展示:西双版纳的一幅画面,并配以民歌作背景音乐。⒉交流预习情况:①学习小组交流收集的材料。②学习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做导游,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③学生点评。④教师提高评价层次并引导学生明确导游词的一些基本知识要求。幻灯片展示:①口语化;②注意口语和身姿语言相结合;③语言生动形象;④串联词要自然有序。⒊幻灯片展示本课教学目标。⒋研读新课: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幻灯片展示: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美的一幅画面,你自己做导游,带领大家去看一看作者笔下那美丽的景观吧。(本文共五幅画面,每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二幅讨论、交流,编写导游词。学生上台讲解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画面,并配上背景音乐,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⒌引导学生小结课文,幻灯片展示文章结构,加深学生印象,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十九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①文章共写了哪五幅画面?②这五幅画面可以分为怎样的两大类?⒍体会语言:提问:你在看课文的时候,哪些语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说说理由吗?⒎拓展训练:幻灯片展示:南山竹海,景色迷人,请选择一处景点,你做导游,向游客作介绍。参考资料,少熬夜!要求:注意导游词的写法,当堂完成,当堂交流。师生共评。⒏作业:课后整理、修改南山竹海的导游词,并写在作业本上。板书设计: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3、体会作品中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1、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2)利用各种资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自由朗读,积累词句,理解文章内容。3、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4、教法学法: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地理上它既有终年积雪的高山冰川,又有美丽神奇的热带雨林,有一年四季如春的昆明,又有像大理、丽江、建水这样的历史名城。25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风情,实在是一种诱惑。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就有的一个梦想。我虽没有亲自住到傣家的竹楼里和他们共同生活,但读了著名作家李舵写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也让我们体验到一些它特有的风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子,学生齐读。由归纳本部分内容及作用自然引入学习目标。二、投影展示学习目标。三、学生交流字词积累情况。同桌交流积累的字词,指名上黑板展示积累字词。结合教材附录词语表,教师作适当补充。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2、生自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全班交流。(要参考资料,少熬夜!求学生大声地读出自己欣赏的景观。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学生从生物、地理、历史、宗教等方面考虑。)五、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学生交流、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图片;教师视学生介绍情况,作适当补充,利用多媒体手段激活思维、拓展视野,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图片;并作简单评价。2、以第一个片段“高高望天树”为范例,师生共同品味作者如何抓住特征描绘美丽的景色的。要求学生快速阅读“高高望天树”这部分内容,同时思考:这部分景色有何特征?作者是如何描绘的?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共同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作特点:如写其“高”用“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先用整体直观“直插蓝天”感受写出望天树笔直挺拔的特点,又用数字“约60多米”准确全面展示事物特征。3、学生自主学习,任选另四个片段之一进行品味、赏析,进一步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并能参与一、二个小组的交流。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4、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品味其中蕴涵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风光的思想感情.六、作业做一回小导游:选择文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一处景观设计导游词。(150-200字)。附板书设计: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悠悠野妩媚傣寨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