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精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石潭记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石潭记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4.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征。5.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3.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征。4.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他那特有的心境。二、资料助读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永州。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4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记”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扫清字词障碍参考资料,少熬夜!1.听老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字音与停顿。给加点字注音。清冽(liè)坻(chí)嵁(kān)佁(yǐ)俶(chù)翕忽(xī)差互(c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ɡ)幽邃(suì)2.学生根据工具书、课本注释,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质疑交流。(1)将自主学习到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组长负责本小组同学疏通文意,有不懂的先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做好记号提出质疑。(2)集体质疑,同学互助,教师点拨、强调重点词语、句子。(3)师生合作翻译课文。四、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1.一词多义。以全石以为底(介词,用)卷石底以出(表承接,“而”)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为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为坻(动词,“成为”)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差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2.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令人悲哀了。3.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表示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表示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1)闻水声,如鸣珮环。(是)(2)皆若空游无所依。(是)(3)似与游者相乐。(不是)五、布置作业参考资料,少熬夜!1.熟读课文。2.概括课文每段大意。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学生朗读课文,概括课文每段大意。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晰。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用精练的短语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三、走进课文,品读美点问题探讨: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胜收,你读了文章后头脑中浮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你能选择一个景点和大家分享吗?示例:(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坻、屿、嵁、岩,形状各异,写出了潭的奇特可爱。(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三句描写潭边景物。“蒙、络、摇、缀”观察入微,刻画精确。(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特写游鱼,游鱼空游无依,实则旁衬水清。(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写鱼的情态。“佁然”“俶尔”“翕忽”写得惟妙参考资料,少熬夜!惟肖。“乐”字既是写鱼,也是写人的心境。(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明灭”,描写溪水因岸势曲折而时隐时现的状态,写得真切、形象。(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凄”“寒”“悄怆”,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2.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隔篁竹,闻水声”,用“如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调动读者的兴趣,十分令人神往。(2)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3)正面描写。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4)正面、侧面相呼应。第二段写潭里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5)对比描写。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6)拟人。“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第3课时一、复习导入1.抽背课文。2.作者在文中有哪几种感情?乐、忧。二、资料助读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1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参考资料,少熬夜!收。三、品味《小石潭记》,与柳宗元对话1.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找出“乐”的句子)(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2)似与游者相乐。2.深入探究,走近柳宗元。“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你能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吗?作者是被贬官到永州,不幸的遭遇令他感伤,本来想寄情于山水,遣散心中的郁闷,小石潭的美景使他惊叹不已,流连其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痛苦,可是小石潭风景虽美却过于幽静冷清,游玩的时间一长,寒气透骨,难免触景生情,不由得忆起了自己的坎坷命运,忧郁、悲凉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3.两组同学进行朗读品味。(一组同学读乐的片段,一组同学读忧的片段)4.与柳宗元对话,进一步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为题与柳宗元对话,深入体会柳宗元当时悲凉的心境。学生分组讨论与柳宗元对话可以说些什么,怎样说才是心灵上的交流。每组选代表当堂口头作文,其他学生评价。老师给予引导鼓励。四、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1.教师总结:《小石潭记》是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乐曲,《小石潭记》是一幅寂静清幽的图画,《小石潭记》是……(让学生补充)2.柳宗元怀才不遇的悲凉郁闷,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那么还有哪些中国文人用文字来书写心中壮志难酬的情感?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小石潭记教案2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朗读体会,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乐与忧二、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课前资料交流、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练习法等。学习活动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与作者同游、与作者对话,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写作能力;4、人人都来当编导,编写风光片小石潭的解说词并与同学、老师交流,提高写作、口语表达能力。三、课前预习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2、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3、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柳宗元与《小石潭记》的资料。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一)走入《小石潭记》1、朗读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2)学生齐读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2)集体质疑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课件展示板书)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参考资料,少熬夜!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二文言知识归类)课堂练习1、一词多义: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鱼可百许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可许从不可久居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隶而从之心乐之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乃记之而去乐清去以其境过清,不可久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似与游者相乐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2、翻译。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日光下澈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凄神寒骨4、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参考资料,少熬夜!①闻水声,如鸣佩环。()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似与游者相乐。()④天涯若比邻。(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