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步七年级语文(下册)三维优化设计ABC同步测试卷(4)(测试时间:120分钟测试总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第二单元篇名:《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编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彭长盛【基础知识训练】(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祈祷.()亘.古()辔.头()山巅.()2.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⒊修改下面句子中括号内的部分,使它与其他部分的句式一致、连贯。(2分)⑴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⒋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在不少诗词名句中,有的字能一字传神,或抒发某种感受,或生动地描绘形象,创造出美的意境。请你在下面诗句里找出能传神的字,写在括号里:(2分)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⒌《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起初是一个不爱学习、成绩极差的孩子,我们见过好多这样的孩子,他们贪玩,对学习满不在乎,对于塑造的这个形象,文章为什么一开头就写他的“怕”,写他“飞奔”学校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书铁卷⒍《木兰诗》中所描写的木兰见到“军帖”时,心理活动一定是很复杂的,请你站在木兰自身的角度,想想她会对自己说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⒎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2分)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⒏你觉得《黄河颂》中哪些诗句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写两句在下面,并说明最能打动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创新探究】(一)阅读《不跪才是中国人》,完成9——13题。(11分)不跪才是中国人还记得孙天帅:去年春天的珠海瑞进电子公司,韩国女老板以几个工人没按她的方式休息为由,喝令全厂工人下跪,120名工人一个个跪了下去,惟有一个叫孙天帅的工人坚决不跪,并质问老板:“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孙天帅把胸卡往地上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有一种论调:孙天帅一气之下,丢了饭碗,太不明智!我却为孙天帅叫好。想谈两点:1、此气可忍吗?即使“忍”,也要看人家给的是什么气。若为鸡毛蒜皮的生活小节怄气,的确不值。可现在若为“嗟来之食”而跪倒,失去的将是做人的自重和国家的尊严。这比饭碗重要多了。一气之下不吃这口饭,至少保留了自已这个全人,我看值得!……这种无畏的气概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的光荣传统。当年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盛赞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称他“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孙天帅不忍此气正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2、孙天帅不明智吗?自作聪明的人总要把自已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看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已不一样,便以为此人有些傻了。在有些人眼里,雷锋、孔繁森、李素丽等不都是傻子吗?如今又出了个孙天帅,他的凛然之举,对于当今某些患了“恐外”或“媚外”症的软骨虫来说,委实上了生动的一课。早已“站起来”的中国人,进入了一个“不跪”的时代。然而,近些年来,在拜金主义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在洒色、金钱面前腿软了,跪倒在地。不仅仅是低下了高贵的头,还出卖了灵魂,出卖了人格,出卖了尊严。在某些人眼中这是一个“有了万八千,走遍天下全不怕”的时代,神通广大的“钱爷”,击坍了那些人的精神脊梁。可人一旦跪下就很难再站起来,主人与奴才,英雄与孱头,差就差在膝盖里的那点钙。孙天帅做了自已的主人,更是国人中的英雄。因为他懂得:不跪,才是中国人!9.本文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用原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0.文章在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两个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已的话概括)(2分)11.对文中“差就差在膝盖里的那点钙”一句的含义应该怎样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朱自清是我们熟悉的作家,作者在文中引用他来论证自已的观点,可是却没有写出他的不屈事迹,你知道吗?请用简要的语言表示出来。(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的那个打工青年在外国老板制造的罚跪事件中,宁愿被开除也决不下跪,多数人赞扬这位青年有骨气,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有钱,跪一次又有什么了不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爱国志士印白先生》,完成14——18题。(11分)爱国志士印白先生孙勇印白先生4岁握笔,9岁出字。先给左邻右舍写联画帖,后给达官贵人描扇点匾。14岁晋见巡游的皇帝,御前走笔,龙颜赞叹,当场赐银百两,旨令将其抄书立碑留存。从此,印白先生名扬大江南北。但名气大了,人也傲了。每天舞笔练字,很少再给外人。就是显贵人家出资丰厚,也遭婉言拒绝。物稀为贵,惜字如金,字自然值价。印白先生的名气更响。据说,有人为求几字,竟愿割田百亩。野村少佐求字时,印白先生鬓发已白。野村是城防司令,中国通。抓来印白先生,假意训斥下级,扇了绑印白先生小队长的耳光。然后,亲手解绳,递烟沏茶,恭请印白先生坐下。歉意地说:“先生的,大大的对不起,请你的海涵。”印白先生抚摸着红紫的手臂,鼻孔连出几声“哼”。“先生”,野村竖拇指夸奖,“大大的了不起。字的,我特别的欣赏……”印白先生斜眼野村,架起二郎腿,端茶呷了一口。野村斟茶,满脸堆笑,话入正题:“我的,请先生赐字,不知先生的意向?”“不写!”印白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野村十分尴尬。印白先生起身便走,门岗架刺刀拦他。野村打个手势,岗哨收回刺刀。野村陪印白先生出门,鞠躬道:“好走。”印白先生头也没回。野村数次登门,软磨硬蹭求字。印白先生始终不买账,对家人说:“此倭贼杀人如麻,即使杀了我,我也绝不给他半个字。”家人担心野村真下毒手。印白先生淡然一笑,说:“倭贼要笼络人心,可能还不至于动我们这种有名气的人吧。”野村再请印白先生去,语不投机,露出凶相,甩东洋刀砍下桌角,威胁说:“你的再不写,死了死了的!”第二天,押印白先生去。见面几句话,就手刃一俘兵。印白先生颤栗。野村抓住他的右臂,指着东洋刀上的血,狞笑说:“快快写,我的好说。”印白先生牙咯咯响,犟过头。野村用刀支过他的头。狂叫:“写的不写?”印白先生牙缝挤出俩字:“不写!”“咔嚓”,野村下了毒手。印白先生被人扶回,在床上昏睡三天。乡邻好友守候身旁,无不掉泪。印白先生反而安慰他们:“别伤心,倭贼没断我双臂,只要有手,我印白还是印白。”四年后,野村进山扫荡,被八路军击毙。日本兵在城里祭祀。天亮,贴告示的地方耸立八个斗字:“血刃倭贼,天下称快。”苍劲雄浑,洒脱耀眼。内行者赞曰:“除印白先生,再无人可比。”节选自《现代短篇小说选》14.“野村少佐求字时,印白先生鬓发已白。”根据上下文,这个事件约发生在_______________年间。(1分)15.印白先生成名之后“人也傲了”,他的傲气主要表现在:(2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表现了印白先生对野村少佐初求字所采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态度。(2分)17.这篇小说依照_______和叙述方法,层层推进,卒章显志,“血刃倭贼,天下称快”八个斗字,充分表现了印白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8.印白先生明知“此倭贼杀人如麻”却“始终不买账”。认真揣摩这个情节,自选角度,自拟一题,然后作出解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节选),完成19-23题。(13分)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节选)如何对待历史事实是个严肃的问题。任何庄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都不会用墨写的谎言掩盖血写的事实。①谁不知道,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了大半个中国,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丧心病狂地屠杀了无辜,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万人坑、无人区,使两千万中国人惨遭伤亡?南京大屠杀曾经以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而震惊中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曾对此作出庄严的宣判。据当时目击者的证词,西方记者的报道,外国教会人士的回忆,包括日本士官自供和他们当作欣赏而留下的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都证实了那场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开始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淫掠。其屠刀所向,山河血染,日月失色。据不完全统计,在那场大屠杀中,集体射杀并毁尸灭迹的达19万人,零散屠杀并经慈善团体掩埋的达15万人,合计30万人之众。遇难者30万!这.不是中国捏造的数字,这.是经过详细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