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案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半截蜡烛》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半截蜡烛》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生率新词l.自读课文,要求:(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划出生字新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生率新词。ZhoDU6WOXI蜡烛伯诺德夫人屋里熄灭zdo占dThgkuilfn遭到厄运盯着杰奎琳行Xiny全楼梯灯芯摇曳(2)指读、正音后齐读。(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3.指名读课文、正音。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附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参考资料,少熬夜!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提供句式:当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第四段怕一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2.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儿?指导朗读第2节第3句,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办法巧妙。)4.齐读第一段。五、指导写字1.观察生率表,注意每个生率的笔画与结构。2.重点指导“厄”与“遭”两字。3.钢笔描红、临写。4.反馈。六、作业练习1.抄写生率新调。2.读课文。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ydoy0mXml…6mbo…6m1()()()()qidngd6o叁youweiru6zh怠nding()()()()didnr6n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第一教时,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较全面的。第二教时,复习主要内容,体现从整体入手。发问,紧扣题目。)过渡: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绝密情报的呢?二、讲读课文。1、讲读第3节。(1)自读。想一想:德国军官突然闯进伯诺德夫人家,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蜡烛。(板书:点燃。)一旦绝密情报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提问交流。(板书:吹熄。)追问:为什么两个孩子脸色苍白?(3)指名朗读,注意读好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词句。(4)小结。伯诺德夫人面对这样的危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蜡烛。2、讲读第4—5节。过渡: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1)指名朗读,思考上面的问题。(2)提问交流。(板书:端走,夺回。)追问:杰克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3)画出描写杰克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自由朗读。(4)交流。(5)进一步提问:伯诺德夫人此时心情怎样?齐读第5节最后两句话,让学生体会高度紧张的气氛。3、讲读第6—7节。参考资料,少熬夜!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巧妙化解了危机。(1)指名朗读。(2)啊!多危险呀!杰奎琳把半截蜡烛拿上了楼。(板书:拿上楼。)我们要为杰奎琳喝彩!我们应该赞颂她什么呢?(3)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描写杰奎琳说话语气和样子的句子,领悟她的机智。)(4)指导朗读。(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顺教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有变化。)三、总结课文。1、总结性提问。(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呢?2、写作方法提示。(1)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2)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总结,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四、作业。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能否设计书面的作业?一般要有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作业,当然要注意分量。)半截蜡烛教案2《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蜡烛的命运为线索,蜡烛的点燃和熄灭在伯诺德夫人、儿子、女儿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发生逆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中人物心理、行为和语言活动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为文章注入了活的灵魂。这篇文章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很多,教学点也很多,例如:用蜡烛藏情报,这种方法好不好?为什么用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和行为对突出人参考资料,少熬夜!物品质和推进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如果三个人的方法一致结果会怎样?为什么最终杰奎琳的借口可以获得成功?这么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怎样统整在一起呢?一、辩一辩,了解故事背景。上课一开始,我就介绍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什么参加传递情报的工作,以及选择用蜡烛藏情报的原因。在初步了解整个故事的大背景之后,请同学们分别站在正反两方面辩论一下,论证这种用蜡烛藏情报的方法好还是不好,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举例、类比、推理等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好,因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有的认为不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败露,那时鸡飞蛋打,情报毁掉不要紧,连命都斛丢掉,风险太大。在辩论的基础上,老师顺势指出:正因为它有利也有弊,因此这种方法曾经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辩论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故事发生的小背景的过程,为后面理解课文打下了埋伏。二、划一划,理解故事情节。在学生通过辩论明白了整个故事的背景之后,让学生读课文,用找词语,划出表示蜡烛变化的句子,体会当时的紧急。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之后,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找、划、说,对故事情节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但是仅仅知道故事情节还不够,文中人物的形象还不够明晰,对文中中心的领悟还标交肤浅,这是还需要反复品读句子,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分析掌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三、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的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加以说明。例如,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杰奎琳很会急中生智,在妈妈和哥哥的方法都失败后,想到了上楼睡觉的招数,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故意娇声说话,显得自己很胆小,怕黑,以此降低德国军官的戒心,而且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保护了情报。”有的说,他们临危不惧,在这种危急关头,每个人都很沉着,没有显现出一丝慌乱的样子,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情报,妈妈轻轻地吹熄,儿子从容地抱柴,女儿镇定地上楼,在这种时候还能保持镇静,波澜不惊,正是他们最后胜利的关键,假如有一个人失误,后果都不堪设想啊!在议论的过程中,是学生组织已有材料进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观点和认识的一个过程,在互相交流之后,对人物品质认识得更加深入和透彻了。参考资料,少熬夜!四、读一读,再现故事内容。朗读是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当时紧张气氛,烛焰摇曳,德国军官态度恶劣,计划一次次失败的阴影,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领悟和表达。于是,我通过导语的引导和学生配合着反复读课文中关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语句以及环境描写的部分,让学生感受情况的万分紧急,从而进一步领会整个故事内容和人物品质。不足之处:整节课我导得太多,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其实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我全盘包办代替。《半截蜡烛》教案3一、激情谈话,创设情景。1、师:同学们,每当我们走进美丽的校园,走进宽敞的教室,你们的心情如何?生:心里很开心生:很兴奋。生:很轻松,因为能学到很多知识,能摆脱一些烦恼。2、师:是啊,我们在享受和平带给我们的这份安宁时,心情是愉快的,是轻松的,是幸福的。你们可知道?就在离我们不远的也就是1939—1945年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世界大战,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学生一起说,让学生与老师、文本产生共鸣)。这场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20亿以上的人卷入了战争,大约有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今天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故事中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就牺牲在这场为正义、为和平而战的斗争中。让我们乘上时光列车,倒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走进这个普通的法国家庭,去感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到底蕴含着什么?[反思:现在的学生对于战争是陌生的,对于战争所带来的危害更没有亲身体验,最多是从书本或是电视、电影等音像资料中间接获悉。文中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学生来说比较遥远。所以我把创设情景与介绍二次大战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感受和平所带来的快乐轻松时,回顾战争年代所带来的灾难,通过对比体验“乐更乐,苦更苦”;从而为学生学习本文创设适宜的情景,也为学习本文确立一个基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个参考资料,少熬夜!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时要注意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生速读课文。指名回答。(三个学生发言,师相机评价)2、同学们联系这个故事是在我们常人眼里最普通不过的?(生答:半截蜡烛)师板书“半”,指名书写“截”,要求其他学生在书上写一写“截”。师完成板书,生齐读板书。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是半截蜡烛?围绕这半截蜡烛展开了怎么样惊心动魄的故事?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与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问题,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并相机板书:(点燃重新点燃夺回吹熄端走端上楼)[反思: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抓住文章的中心线索学习课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主题、扣住中心。但在第三个环节的教学中,我的问题太零碎,扶得太多,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整体感知。如:是谁发现了蜡烛?他是怎么做的?接着谁又怎么做了?……课后与听课老师交流觉得,第三步可以这样问:“课文中的半截蜡烛出现了几次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