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吴海涛wuht@pep.com.cn010-58758666教材改革突破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主学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活动式课文目(标题)章节叙述式课文教材的体例结构与同学们谈谈地理这是一节绪言课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地理的意义——1.生活离不开地理;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课时:1课时人教版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现行教材的继承与创新与同学们谈地理重点内容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整体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域性)综合地分析问题(方法论)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逻辑联系感性--理性无意识--有意识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经验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重点能力培养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地球的大小——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3.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通过活动、框释认识经纬网及其作用——重在利用经纬网来定位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逻辑联系真实(事实)--模型(地球仪)学习方式:探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地球仪能告诉我们什么体验认知的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教师可结合教材图1.1,先简略揭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大致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卫片然后,组织学生按教材设计的活动1、2,开展活动除了教材上“海边看帆船”、“月食”两个证据外,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提出诸如“登高望远”等其他证据。教学方法:讲解、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作用:讲解,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引导学生观察图1.2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较难形成关于地球大小的空间想象,教师可叫学生计算:假设:我们同学伸开双臂的长度为1.5米,同学们手拉着手,要多少人才能围绕赤道一周。(约27000000人)假设:同学胸前到背后的厚度为0.3米,同学们紧贴着排成一队,要多少人才能围绕赤道一周。(约1.3亿人)目的:1.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材将很多内容活动化了。这是人教版教材的特色之处。)2.使学生学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地球仪的实用价值地球仪预备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地球模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诸如建筑模型、汽车模型、飞机模型等认识地球模型关于制作简易地球仪这一活动,可布置学生课后去做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教师作用:指导,讲解,引导经线和纬线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1.7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点和线——地轴、南极和北极、经线和纬线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电影院的座位表认识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在学生初识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按教材设计开展活动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图1.7,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讲解,组织开展活动教师作用:指导,讲解,组织活动利用经纬网定位组指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的基本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视学生的情况,补充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活动教师作用:补充设计相关的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重点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与我们的密切关系)1.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学习方法: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例如:12页活动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1)一年之中,当地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什么季节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2)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3)按照下面的图示,描述当地四季的变化。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中白昼长短的变化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变化第三节地图重点内容1.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重读图用图2.地形图上识别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列表、自制等高线地形模型、绘剖面图3.从地图找信息的技能训练——根据需要选择地图、线路图、量算距离、比较不同比例尺地图、绘校园或社区草图学习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用图制图地图教材分析——地图的基本要素:四段文字、三幅图、三个活动1.四段文字:第一段概述: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简述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地图的三要素。第二至第四段,分别讲述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三幅图图1.22以图说明地图是怎样绘制的;介绍地图三要素图1.23帮助认识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图1.24介绍常用的图例3.三个活动活动1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如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识别方向。活动2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如何在地图上识别方向、量算距离。活动3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航片。——这一部分主要落实课标中的“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这条标准——地形图的判读:五段文字、四幅图、三个活动1.五段文字:第一段简要说明地图上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第二段简要说明海拔高度和等高线。第三段简介等深线。第四段简要说明等高线的疏密与地形坡度的关系。第五段简介分层设色地形图。2.四幅图图1.27以图说明怎样计算海拔高度图1.28帮助认识等高线的概念图1.29介绍等高线所表示的不同地形类型图1.30介绍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表示地形的3.三个活动活动1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是如何表现的。活动2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制等高线地形模型,加深对等高线的认识。活动3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并认识等高线的疏密与地形坡度的关系。——这一部分主要落实课标中的“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和“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这两条标准——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三段文字、两幅图、三个活动1.三段文字:第一、二两段,简要说明地图的种类很多,同一类地图因比例尺的不同,表示内容的详略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地图,以获取准确的信息。第三段简介现代技术的应用与新型地图(并配以阅读材料,简介地图的发展及种类)。2.两幅图图1.33以图说明地图的种类及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图1.34介绍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3.三个活动活动1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根据不同需要如何选用不同的地图。活动2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地图选择出行交通线路。活动3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及不同比例尺与表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这一部分主要落实课标中的“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和“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这两条标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学目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第一节大洲和大洋重点内容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发散思维)学习方法实证--划分水半球和陆半球找规律--大洲的分布特征(注意活动的梯度)(1)看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2)看大洲之间的分界线(3)看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这是为了简化问题,便于寻找规律)(4)完成七大洲的分布草图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充分体现探究教学的思路。重点内容1.沧海桑田(海陆在不断变化)——重在科学观念的教育2.板块构造学说——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一个地理探究过程的形成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寻找证据-建立理论-进行实证-(1)先讨论大地是运动的还是稳定的(2)展示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并提问:它们原来是同一块大陆吗?(3)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提出大陆漂移说(4)展示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5)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提出板块构造学说(6)板块的划分及地壳比较活动的部位(7)用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带、裂谷等来证明一个地理探究过程的形成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寻找证据-建立理论-进行实证-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重点内容1.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2.初识天气预报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天气的基本概念-生活中有用的天气知识-情感价值的升华)学习方法:体验式学习(提供真实的情境)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重点内容: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学习方式: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例1,阅读并绘制气温曲线图例2,阅读气温分布图模式化--等温线呈现特点分析现实化--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分析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与第二节是姊妹篇重点内容: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学习方式: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用图、绘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重点内容1.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2.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重在利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重在举例分析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逻辑联系气候--气候的地区差异--差异的规律、主导因素学习方法:归纳、推理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1.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2.对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不解释3.只说明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纬度位置和海陆范围),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及景观特点等。关于具体气候类型的特点,人教版教材分散在区域地理部分。(地中海式气候需要补充)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逐个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在对比中找规律,抓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教学目标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第一节人口和人种重点内容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重在运用地图资料说出(1)着眼的是全世界(2)用不同年代的人口数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变化(3)用人口增长速度指标比较人口增长的快慢(4)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人口统计图(5)在人口分布图上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6)阅读按人口密度绘制的等值线图——人口分布图2.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举例说明3.世界三大人种——说出特点,在地图上指出主要分布地区学习方法:数据资料分析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重点内容1.世界的语言——运用地图说出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2.世界三大宗教——说出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学习方法:读图分析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重点内容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重在运用图片比较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聚落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学习方法:读图分析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目标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重点内容1.国家和地区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4.国际合作侧重经济,国际组织重讲联合国学习方法:数据、资料的运用,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