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的体育课该怎样上内容摘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重视。体育课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应继续发扬。我们学校实施新课程已刚刚开始了一段时间,通过这暂短的学习、研究、实施,使我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更加深刻。面对新课程,体育课该怎样上呢?下面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抛砖引玉。首先,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个体差异,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其次,在教学中,要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最后,在体育教学方面,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体育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要进行转变,认真研究关于课改的资料,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激,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保守,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应该新旧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曾经看过这样一节七年级的课。这节课的情景设计为“过小河”,即在生理上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在心理上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课堂上,学生们散在河边,有的用双脚、有的用单脚、有的单踏双落、有的……在用各种方法过小河,直至下课。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者却没有能够尽职,她认为自己已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便于学生创新,便于学生互相合作,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她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诱导、点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和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什么情况下,采用双脚跳好;什么情况下,采用单脚跳好;什么情况下…..。即告诉学生每种动作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方法。这样,就会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每种动作都想尝试。同时告诉学生跳跃落地时,要屈膝缓冲保护自己等等。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这样才能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应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氛围,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要主动参与,引导、点拨、组织学生一起活动,形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引导学生由过去的会什么,变为现在的学会干什么,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例如:在给三年级学生教授广播操第八节跳跃运动时,我就是通过诱导、点拨,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的,本节操的图如下:本节操的动作要领主要是手脚的协调配合,可是三年级小学生做起来会手忙脚乱,上下肢不配合,经过思考,我是这样设计的。(1)做游戏“石头、剪刀、布”通过此游戏使学生初步掌握下肢动作。(2)由游戏自然过渡,练习两脚的合并动作。(学生可自己练、分组练、单独表演等)(3)再由双脚练习自然过渡到双手的练习。(小朋友们的双脚能够合并跳跃,双手能够架起放下、拍手放下吗?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4)手脚并用进行练习。(教师先启发学生进行上下肢的配合练习,然后一定要示范正确动作,用优美大方的动作给学生以正面引导,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5)配音乐再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这样设计组织,使得一节看似简单、枯燥的课,变的丰富多彩。因此,新课改虽然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重视。新课程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活动,是由动眼、动身体转变为动情、动脑、动眼、动身体。并且要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七年级弯道跑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1)复习直道跑2次。(复习时,注意观察、体会直跑的特点)(2)在画好的弯道上练习2次。(练习时,注意观察、体会弯道跑的特点)(3)集合,学生集体讨论直道跑的特点是什么?弯道跑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不同点是什么?总结出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学生探究、合作;教师点拨、诱导;)(4)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讲述弯道跑的动作要领。(5)学生胸有成竹的进行练习一次。(学生自主练习)这样能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体育课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应继续发扬。体育课中的严格管理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约束了学生的发展,不符和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采用“放羊式”教学,即不用组织统一的队伍、不用组织统一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给学生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等等。新课程在理念上很多是借鉴了西方的教学思想,西方的教学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可是,我们应该看到,西方教学主要是针对小班,而且在设备齐全、有室内场所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都是大班,设备差,又是在室外,几个班同时上课,受外界干扰较大。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之下,结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的改革,由教师去引导、点拨、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进行参与,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班体育教学“活”而“不乱”。同时又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手、动眼、动情、动脑,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过程。这就像放风筝一样,该放就放,该收就收,风筝线拉的太紧就会断,拉的太松风筝就会掉下来。因此风筝要放的好,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时紧时松,松紧相结合。例如:七年级的花样跳绳。这节课如果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中体会、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学,教学效果会很好。可是如果教师对学生管理、组织不当,就会出现下列情况:1.不小心绳子打着别人。2.50多个人散开后,经常有人遛到一边去任意玩耍。3.50多个人散开后,不便集合,进行集体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组织管理的:(1)学生横排散开后,在自己的位置上先想象有哪些花样跳绳,然后自己进行练习。(2)前后两人一组,互相合作讨论、练习。教师巡回诱导、点拨。(3)学生集合,小组之间互相表演与众不同的花样跳法,教师学生一起进行评价。(4)学生自由结合进行练习。这样,才使得课堂的组织管理“活”而“不乱”,“乱”而有“序”,有“松”有“紧”。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提高。我坚信只要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一定会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