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2.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0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1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标准问题。在广泛收集各种数据并对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四维微分方程组等相关知识,综合考虑影响学费制定的主要因素,从是否考虑各种因素之间关联的角度,得到学费与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两类模型,并对几类专业的学费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首先,本文分析出影响高校学费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相对收益率、年生均培养费用、专业冷热的区别、居民(分城镇与乡村)对高等教育学费的支付能力、国家生均拨款等,从而有针对性的收集数据,避免了收集数据的盲目性;其次,本文收集了从1997年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之后十年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数据统计分析时,根据各种因素与学费之间的散点图,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剩余标准偏差与拟合优度两种指标,最后确定学费与各种因素之间较为理想的一元回归方程。在上述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各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本文建立了两类数学模型,其一忽略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建立学费标准的多元回归模型;其二考虑到各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建立学费标准的四维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在建立学费标准的多元回归模型时,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学费标准因地域与专业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此,本文首先从全局角度建立了全国所有专业平均学费的多元回归模型,然后考虑专业与地域的影响,赋予两者一定的权重系数,从局部角度建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费的多元回归模型,并获得了相应的置信区间。在建立四维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时,合理的假设出学费和其他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的内部微分关系,建立四维微分方程组,得到微分方程稳定解存在条件和平衡点。利用差分方法计算出微分方程组的未知参数,获得学费的最优解,再通过极值法,得到高校扩大学费收取区间。为对几类专业的学费标准进行定量的分析,本文随机选取2007年5个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的相关数据,代入上述两类模型得到学费标准与其确定区间,两类模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样,说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并把结果与实际学费标准进行比较得出:我国现在实行的高等教育的学费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的上升浮动区间与趋势。最后,本文对所建的模型进行合理化评价,并根据所建模型与结果分析,给有关部门提交建议报告。关键词回归分析拟合四维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量化分析学费标准2一、问题重述高等教育事关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因此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指标,不同的学科、专业在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后,其质量需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其经费在世界各国都由政府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社会捐赠和学费收入等几部分组成。对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困难的学生,一般可通过贷款和学费减、免、补等方式获得资助,品学兼优者还能享受政府、学校、企业等给予的奖学金。学费问题涉及到每一个大学生及其家庭,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过高的学费会使很多学生无力支付,过低的学费又使学校财力不足而无法保证质量。学费问题近来在各种媒体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请你们根据中国国情,收集诸如国家生均拨款、培养费用、家庭收入等相关数据,并据此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就几类学校或专业的学费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明确、有说服力的结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你们建模分析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的论文必须观点鲜明、分析有据、结论明确。最后,根据你们建模分析的结果,给有关部门写一份报告,提出具体建议。二、问题分析2.1影响高等教育学费的因素对影响高等教育学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的信息,可以确定影响高等教育学费的因素主要有:(1)高等教育的成本水平,高等教育的收费应该按照其生均成本的一定比例来确定(2)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3)高等教育的市场需求,根据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市场化的高等教育价格(4)高等教育的社会以及个人的成本收益情况,原因在于成本收益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及其家庭的支付愿望(5)居民的支付能力,即居民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承受能力(6)政治基础与历史状况,特别是历年的学费水平。(7)专业性质,专业不同毕业后回报率不一样,对热门专业可收高费,对那些国家和社会发展必需且工作条件较差,毕业回报率的专业应低收费(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等。显然,这些因素对高对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影响程度与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本文主要是研究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学费标准,为此,根据实际国情与参考一些文献可以确定高等教育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同时高等教育事业是全民事业,因此居民的支付能力与国家的支持都必须考虑,并且考虑到能够进行量化,本文得到影响普通高等教育学费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相对收益率、年生均培养费用、专业冷热的区别、居民(城镇与乡村)对高等教育学费的支付能力、国家生均拨款等因素。2.2学费因素的数据分析处理本文题目并没有告诉具体的数据,为此,本文针对影响普通高等教育学费的相关因素进行收集数据,为了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反映出学费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收集了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以来1997~2006十年的数据,然后对学费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通过计算它们的剩余标准偏差与拟合优度,对比确定出较为准确的回归方程。2.3忽略因素之间的关联3通过确定学费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后,本文忽略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建立多元的回归模型对学费计算公式中未知参数进行求解,从而确定的较为准确的学费计算公式。最终,本文根据地区和专业差别,引入地区发展不平衡系数和专业不平衡系数分别对其能够影响到的因素进行加成,从而由此评定本文随机选取的2007年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学费情况。2.4考虑因素之间的关联由于影响学费各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在已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学费标准、高校的招生人数、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政府生均经费投入之间的四维耦合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和极值分析,得到了学费标准变化方程,确定学费的最小稳定点,和极值条件下各学校确定的学费范围。最后,本文考虑到地区和专业的不同,分别加入地区发展不平衡系数和专业不平衡系数对微分方程进行改进已确定最终的学费计算微分模型。2.5现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所受的制约经济学家约翰斯通过国际比较中归纳出几个主导因素:(1)高等教育的成本水平,即按照其生均成本的一定比例来确定;(2)高等教育的市场需求,跟据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确立市场化的高等教育价格;(3)高等教育的社会以及个人的成本收益情况,原因在于成本收益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及其家庭的支付意愿;(4)居民的支付能力,即居民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承受能力;(5)政治基础和历史状况,特别是历年的学费水平。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学费的主要因素应为个人相对收益率、年生均培养费用、专业冷热的区别、居民对大学生学费的支付能力、国家生均拨款。2.6选择研究变量的原则本文在数据处理上加大了投入力度,较为严格的遵循以下原则:(1)可定量性原则,即所选变量有确定的定量数值,否则该变量对计算公式没有任何价值;(2)权威性原则,即变量数据的来源应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这是结果更具有说服力;(3)有效性原则,指应该选择对学费起实质性作用的自变量,并深入研究该变量对学费影响程度、其衡量指标及其在计算公式中的表现形式,并在公式确定后依据历史数据得到较为准确的比例系数;(4)简便性原则,其所选数据最好是一次性数据,可以直接从历年统计年鉴中获得,只有少量二次数据在有明确计算公式的条件下换算而来;(5)公开性原则,所选数据具有公开性,利于社会的监督和学费公式的推广。2.7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由来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国际财政不再对各类事业单位实行收支统包的预算管理方式,而是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和财务收支的具体情况分别实行全额预算、差额预算和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的预算管理方式,高等学校由原来的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由于教育经费不同,便产生了教育收费。4随着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收费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1)免费时期:从事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的是免收学费制度。为了满足社会急需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免费制度。(2)启动时期: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党的十四大,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由于政府对大学的投入以满足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开始实施,但收费很低。(3)快速增长期:从1991年《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颁布到世纪末,以“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合作办学、协作办学、转由地方政府管理”五种为主要形式的深化改革全面展开,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模型假设与约定(1)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学生的自己承担学费的情况比较少,因此,本文将学生与家长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承担学费。(2)假设各种专业均能培养成本与收益率都能够较为科学的计算出。(3)本文所有的数据以及结论都是针对中国大陆的普通高等院校,暂不考虑港澳台地区。(4)由于国家对贫困生学费的减免等占在校学生的比例很小,为此,本文暂时不考虑国家这一方面。(5)假设本文收集得到的数据都是准确的,能够进行计算。四、符号说明及名词解释符号说明:Y学费收取标准S剩余标准偏差R拟合优度iX621,i61~XX分别表示六种因素的值Y全国所有专业平均学费Y某地区某专业的平均学费专业不平衡系数地区发展不平衡系数名词解释:1置信区间:在使用多元回归模型时,ˆY的置信水平为1的双侧置信区间为1置信区间。5高校扩大学费收取区间:在使用四维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时,给出的学费标准是国家给定的学费基础标准,高校一般选择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学费收取标准,这个学费标准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区间就是高校扩大学费收取区间。确定区间:指的是由模型结果所确立的区间,即回归模型的1置信区间与四维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的高校扩大学费收取区间。五、模型建立与求解5.1数据收集及其分析为了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数据,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因素,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相对收益率、年生均培养费用、专业冷热的区别、居民对高等教育学费的支付能力、国家生均拨款。为了能够较合理并准确的确定高等教育学费的标准,本文收集了1997~2006十年的数据进行探究。5.1.1学费与高等教育成本(生均培养费)高等教育成本是影响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现在执行的学费原则是学费占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根据我国国情,生均教育成本不仅仅依赖于每个学生每年所消耗的“教育成本”,而且还包括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等,为研究分析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