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195.3-2022 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 第3部分:斑马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21111发布--20230301--实施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第3部分:斑马鱼1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备案号:XXXX-XXXXICS65.020CCSB4195.3—2022Guidanceonthehousingandcareoforganismsusedforenvironmentalimpacttestofpesticideregistration—Part3:BrachydaniorerioNY/T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NY/T4195􀆰3—2022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NY/T4195«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蜜蜂;———第2部分:日本鹌鹑;———第3部分:斑马鱼;———第4部分:家蚕;———第5部分:大型溞;———第6部分:近头状尖胞藻;———第7部分:浮萍;———第8部分:赤子爱胜蚓.本文件是NY/T4195«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的第3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朗、王寿山、袁善奎、吴声敢、查金苗、周艳明、周欣欣、洪响声、蒋金花、赵学平、闫赛红.ⅠNY/T4195􀆰3—2022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第3部分:斑马鱼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用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的引入、验收、驯养、饲养和繁育等技术方法,以及记录资料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斑马鱼的实验室培养,其他品种的鱼类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4924􀆰1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GB/T31270􀆰12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2部分:鱼类急性毒性试验NY/T3152􀆰4 微生物农药环境风险评价试验准则 第4部分:鱼类NY/T4186 化学农药 鱼类早期生活阶段试验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试验用鱼 testfish经人工繁育,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农药环境影响试验的鱼类,本文件中仅指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3􀆰2亲鱼 broodfish供繁殖用的雌成鱼和雄成鱼.3􀆰3胚胎期 embryostage从卵受精开始至胚胎破膜孵出的整个发育阶段.3􀆰4仔鱼期 larvastage从胚胎破膜孵出到卵黄囊吸收完毕的发育阶段.3􀆰5稚鱼期 juvenilestage从卵黄囊吸收完毕到体形迅速趋近成鱼的发育阶段.3􀆰6幼鱼期 subGadultstage体形与成鱼完全相同但未性成熟的发育阶段,通常为1月龄~3月龄.3􀆰7成鱼期 adultfish1NY/T4195􀆰3—2022出现第二性征,达到性成熟的阶段,一般为3月龄以上.3􀆰8生物饲料 livingfeed适宜于室内人工培养,且适合斑马鱼采食的饲料生物.3􀆰9配合饲料 formulafeed根据试验用鱼的营养需求,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化生产获得的均匀混合物.4 引入与验收4􀆰1 引入4􀆰1􀆰1 试验用斑马鱼应至少提前9d引入至实验室,使其适应实验室的环境条件.4􀆰1􀆰2 选择能够出具品系证明的供应商.斑马鱼的形态特征见附录A.每批次斑马鱼均应具有明确的来源、鱼龄、数量等信息.4􀆰1􀆰3 斑马鱼到达实验室之前,应将鱼缸、渔具清洗干净,必要时采用次氯酸钠、高锰酸钾溶液等进行浸泡消毒处理.4􀆰2 验收随机选取该批次斑马鱼的1􀆰0%~1􀆰5%(引入数量≤1000尾时,至少10尾),分别进行全长和体重的测定,判断是否满足试验需求.4􀆰3 暂养观察4􀆰3􀆰1 验收合格后,应将斑马鱼安置在暂养区.暂养区与饲养区应保持隔离,暂养条件与饲养条件相同.4􀆰3􀆰2 对进出暂养区的人员、物品采取隔离措施.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和手套,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4􀆰3􀆰3 暂养期间,观察整批鱼的健康状态,例如有无畸形、行动异常及死亡出现.斑马鱼的常见疾病见附录B.2d后,如斑马鱼健康状态正常,可转移至饲养室进行常规饲养或驯养.否则,应延长暂养期或弃用该批鱼.5 驯养5􀆰1 驯养期用于试验之前,斑马鱼应至少驯养并观察7d.5􀆰2 驯养条件驯养期内,饲养用水与饲养条件应与试验时相同.不同类别试验的试验条件见GB/T31270􀆰12、NY/T3152􀆰4、NY/T4186.5􀆰3 驯养期合格标准驯养期内,判断斑马鱼可用于试验的标准为:———当7d累计死亡率≤5%时,可用于试验;———当7d累计死亡率在5%~10%,则继续驯养7d,若死亡率仍超过5%,弃用该批鱼;———当7d累计死亡率超过10%时,弃用该批鱼.6 饲养管理6􀆰1 养殖系统6􀆰1􀆰1 配备足够的斑马鱼养殖设施、设备及养殖容器,将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斑马鱼安置在不同的养殖单元中饲养.6􀆰1􀆰2 养殖容器应采用化学惰性材料制成,无毒、无害、无放射性、耐腐蚀、耐冲击.容器内壁应光滑,侧壁或顶部应至少局部透明,便于观察.2NY/T4195􀆰3—20226􀆰1􀆰3 配备水处理相关设备、配件,并定期清洗与维护,包括:———供排水设备,无毒、无污染、内表面清洁、便于清洁;———消毒杀菌设备,如紫外或臭氧杀菌装置;———增氧设备(如需),以满足养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等要求;———使用循环式流水养殖系统时,还需配备筛网过滤设备、蛋白分离与微滤设备,以及生物处理设备,如由碎石、细沙、塑料粒、磁环或活性炭等滤料构成的生物过滤器,并定期进行活化处理;———每个独立的养殖单元/容器宜配备1套专用渔具.6􀆰2 养殖用水6􀆰2􀆰1 养殖用水宜为配方明确的稀释水或经过曝气处理的自来水.配制稀释水的试剂应至少为分析纯等级,配制用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电导率≤10μS/cm).6􀆰2􀆰2 水质应满足GB/T5749及相关试验准则的要求.除配方明确的标准稀释水、饮用水外,其他类型的养殖水源应至少每6个月检测1次水质.养殖用水的水温、溶解氧含量、总氨氮、pH、总硬度和盐度要求及其检测频率见附录C.6􀆰3 环境条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斑马鱼所需的环境条件见附录C.斑马鱼成鱼饲养密度宜≤5尾/L,幼鱼宜≤15尾/L.6􀆰4 饲喂6􀆰4􀆰1 饲料6􀆰4􀆰1􀆰1 饲喂配合饲料或生物饲料,也可二者搭配使用.根据斑马鱼的生长发育阶段适时调整饲料的种类或规格,见附录C.6􀆰4􀆰1􀆰2 配合饲料应符合GB/T14924􀆰1的要求,且不含抗生素、驱虫剂、防腐剂、色素、促生长剂以及激素等可能对斑马鱼产生干扰的物质.6􀆰4􀆰1􀆰3 饲料应在低温、干燥、避光环境下妥善储存,避免污染.6􀆰4􀆰2 饲喂宜每日饲喂.饲喂量应保证鱼可吃饱,但每日投喂总量宜≤鱼体重的3%.饲喂后,及时除去鱼粪便和食物残渣.饲喂方法见附录C.6􀆰5 疾病防治6􀆰5􀆰1 饲养过程中,每天观察并记录斑马鱼的健康状况.斑马鱼常见疾病见附录B.6􀆰5􀆰2 任何鱼表现出疾病症状时,应将病鱼取出并实施安乐死,并根据需要对该养殖容器/单元内剩余的鱼进行隔离处理(至少14d),疾病防治方法见附录B.6􀆰5􀆰3 如果在隔离防治期间没有更多的鱼表现出疾病症状,可转为正常饲养.如果临床症状再次出现,应考虑延长隔离期或放弃该养殖容器/单元中的鱼.6􀆰5􀆰4 当斑马鱼出现大批量染病(染病率超过40%或死亡率超过10%)时,应将整个养殖容器/单元中的鱼进行安乐死处理,并对该容器/单元以及使用过的滤布、渔网、虹吸管等器具进行消毒和清洗.6􀆰5􀆰5 对于进行过疾病防治的鱼,停止用药至少14d后方能用于急性毒性试验,至少2个月后方能用于繁殖.6􀆰6 安乐死6􀆰6􀆰1 实施对象对病鱼或其他被淘汰的斑马鱼及时进行安乐死处理.6􀆰6􀆰2 实施方法6􀆰6􀆰2􀆰1 高剂量麻醉法将斑马鱼成鱼浸入250mg/L~500mg/L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溶液中10min以上.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溶液需用NaHCO3调节pH至7􀆰0~7􀆰5,避光冷藏保存,保质期1个月.3NY/T4195􀆰3—20226􀆰6􀆰2􀆰2 冰浴法将斑马鱼移入2℃~4℃冰水中,成鱼浸泡10min以上,幼鱼浸泡20min以上.6􀆰6􀆰3 安乐死后的斑马鱼以及试验中死亡的斑马鱼,均按照生物医学实验垃圾处理.7 繁育管理7􀆰1 亲鱼选择7􀆰1􀆰1 斑马鱼亲鱼应来源明确,且遗传背景清晰.宜选用6月龄~18月龄、处于生产高峰期的成鱼作为亲鱼.7􀆰1􀆰2 如使用实验室内繁育的斑马鱼作为亲鱼,必要时对亲鱼进行遗传质量检测.7􀆰2 亲鱼交配7􀆰2􀆰1 繁殖前,将斑马鱼雌鱼和雄鱼分开饲养,并确保食物充足.7􀆰2􀆰2 于计划产卵的前一天下午或傍晚,选择健康的斑马鱼亲鱼,以雌雄比1:1或1:2放入交配盒.用隔板将雌鱼和雄鱼分开,并关闭光照.交配盒内加水约2/3缸,密度宜为1􀆰5L水/对亲鱼.7􀆰2􀆰3 第2天早晨,抽开隔板,用微弱的光线促进产卵.7􀆰2􀆰4 斑马鱼雌鱼宜定期交配,将体内的卵排出,但2次交配之间需间隔1周左右.7􀆰3 胚胎培育7􀆰3􀆰1 产卵后,移走斑马鱼亲鱼,清除未受精卵、死卵及亲鱼粪便等污物.然后,将受精卵转入到新容器中.培育条件见附录C.其间,及时移除发白或呈蓝色的受精卵.7􀆰3􀆰2 对于非直接用于试验的斑马鱼胚胎,在孵化前可使用亚甲基蓝溶液、碘消毒剂和次氯酸消毒剂等对胚胎进行浸泡消毒处理.7􀆰4 仔鱼培育斑马鱼仔鱼的培育条件和饲喂方法见附录C,孵化后2d左右可开始饲喂开口饲料.其间,及时清除死亡的仔鱼及食物残渣等.7􀆰5 稚鱼和幼鱼培育斑马鱼稚鱼、幼鱼的培育条件和饲喂方法见附录C.其间,及时清除死鱼、食物残渣和粪便等.8 记录资料8􀆰1 养殖设施设备、水处理设备、水质监控与培养箱等设备应配备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并保存购入、验收、维修、使用和维护等相关记录.8􀆰2 对于每批次斑马鱼,实验室应保存完整的饲养和繁殖记录,相关原始记录见附录D.主要记录资料包括:———引入与验收记录;———驯养与暂养记录;———健康检查与疾病治疗记录;———饲养记录;———繁殖记录;———受精卵消毒、孵化与培养记录;———饲料购置或培养记录;———器具清洗消毒记录;———斑马鱼领用与处理记录;———水质、饲料检测报告;———环境条件与水质监测记录等.4NY/T4195􀆰3—2022附 录 A(资料性)斑马鱼形态特征 斑马鱼原产于印度和孟加拉国,属鳍鱼纲鲤形目鲤科,常被作为农药环境影响试验的代表性试验用鱼,实验室内饲养条件下寿命约2年.斑马鱼成鱼的形态特征见图A􀆰1.斑马鱼成鱼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吻较短,尾鳍较长,呈叉形;体侧及臀鳍部布满银蓝色纵纹似斑马.雄鱼体形修长,银蓝色纵纹与柠檬色纵纹相间排列.雌鱼体型丰满,银蓝色纵纹与银灰色纵纹相间,携卵时腹部膨大.图A􀆰1 斑马鱼雌鱼和雄鱼形态特征5NY/T4195􀆰3—2022附 录 B(资料性)斑马鱼常见疾病 斑马鱼主要疾病、主要病原/病因、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见表B􀆰1.发现疾病后如采取相关防治处理措施,应详细记录,并在试验报告中描述防治时间与方法.表B􀆰1 主要疾病、主要病原/病因、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主要疾病主要病原/病因主要症状防治方法分枝杆菌病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sp􀆰) 溃疡、出血、头部周围充血、鱼鳞凸起、鱼鳍磨损、皮肤或者鳃苍白 内脏器官有白色结节出现,对内脏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