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实用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分数乘法教案(实用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分数乘法教案(实用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分数乘法教案1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12××2、列式计算。(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1(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500×=1000(平方米)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参考资料,少熬夜!答。三、练习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四、总结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分数乘法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复习题。(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计算: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2、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出示例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1)分析演示参考资料,少熬夜!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4)概括总结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问: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学生计算。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3、反馈练习: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三、全课小结。参考资料,少熬夜!分数乘法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2.在画图、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分析关键句,找准单位1。2.掌握分析思路,弄清所求问题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并口述第二组算式的意义。2.列式。这些算式求的是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这里的b,a,x就是什么?(单位1)3.找出下列各句子中的单位1,再说明另一个数量与单位1的关系。提问:(3)题中怎样求甲?(4)题中怎样求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二)讲授新课1.出示例3。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提问:你认为应着重分析哪些已知条件?(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3)分组讨论这两个已知条件应怎样理解。(4)学生口述已知条件的意义,老师板演线段图,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18元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华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5份。师板演: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小新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2份。所以小新储蓄的钱数是以谁为单位1?(以小华储蓄的钱数为单位1。)怎样用线段表示小新的钱数?生口述,师继续板演:(把小华储蓄的钱数平均分成3份,小新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2份。)求什么?(小新的钱数)3.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1)根据刚才的分析,再结合线段图想一想,能参考资料,少熬夜!不能一步求出小新储蓄的钱数?(不能)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再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因此这道题要分两步解答。根据哪两个条件能求出小华的钱数?求出小华的钱数,又怎样求小新的钱数?(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列式解答。(3)口述列式,并说明理由。求什么?为什么这样列式?(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因为小华储蓄的钱求什么?根据什么列式?(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因为小新储蓄的钱数(4)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答:小新储蓄了10元。(三)巩固反馈1.出示做一做。小明有多少枚邮票?(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请你确定从哪些条件入手分析。(3)小组讨论:分析已知条件并画线段图。(4)反馈:请代表分析,并出示该小组的线段图。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新的邮票数量是这样的5份。均分成3份,小明的邮票是这样的4份。求小明有多少邮票。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6)列式解答,做在练习本上。2.出示21页的9题。要求学生独立画图,分析解答。再互查。3.变换条件和问题进行对比练习。(1)找出已知条件中的相同处和不同处。(2)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4.选择正确列式。(小组讨论完成)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四)布置作业课本20页第6题,21页第10,12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这节课是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例3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参考资料,少熬夜!析,才能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