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我们的身体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2、能够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3、喜欢阅读绘本,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图片-身体里的洞洞活动过程一、看图猜测,激起幼儿兴趣。1、咦!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2、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的洞?3、那么,这又是什么呢?它会是什么呢?4、这这有两个洞,它会是什么呢?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幼儿猜测)二、探索身体里洞的秘密。1、教师:哇!这里的两个洞又是做什么的?幼儿猜测。鼻孔有什么用处呢?(鼻子可以闻气味,还可以用来呼气吸气。)2、幼儿操作。(1)教师:我们的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呢!请你们找找看。(2)看幻灯片讲解这些洞洞都有什么作用?。3、教师:你们知道小宝宝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4、教师:听说身体上还有被堵住的洞,猜猜是什么洞?你的肚脐眼是怎样的?5、看图小结。教师:我们身上的洞真多啊,有……洞,有……洞。6、教师:如果我身体上没有洞,会怎样呢?7、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是那么重要啊!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同时也保护我们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三、结束参考资料,少熬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有的洞洞是对我们有益的,有的洞洞是有危险性的、有害的。让我们去找找,发现更多的洞洞吧!我们的身体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尝试捕捉画面中的关键信息,能较清楚地表达对图片的理解。2、了解我们头上的“洞”及其作用,乐意在游戏中运用感觉器官进行探索。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PPT、图书、花露水、魔盒(糖果)等活动过程:一、生活中的“洞”环节意图:感知理解什么是洞,引发对洞的兴趣1、钻洞游戏,体验钻洞的乐趣2、观察生活中不同的“洞”,幼儿看看猜猜引发对洞洞兴趣。提问:没有这些洞会怎么样呢?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洞,它们都各有用处。3、流鼻涕的“洞”:了解除了生活中有很多洞,我们的头上也有洞。二、我们头上的“洞”环节意图:捕捉画面关键信息,了解头上的“洞”的作用,1、找一找:头上的“洞”找找、说说头上有哪些“洞”,翻出相应的图片2、介绍绘本介绍书名,幼儿自主阅读(书中“小锁”前的部分),找找刚才说到的“洞”,看看它们有什么用。3、呼吸、闻味道的洞——鼻子:(共同观察画面,引导观察)(1)提问:鼻子“洞”有什么用呢?书里哪幅图片告诉你鼻子可以呼吸?-寻找绘本中相应的页面,通过呼吸体验理解图片内容。小结:鼻子“洞”帮助我们呼吸。(2)寻找出书中另一幅与鼻子相关的画面。通过辨别花露水的味道,理解画面所表达的鼻子的作用。小结:鼻子把闻到的气味报告大脑,大脑想一想就参考资料,少熬夜!知道闻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味道。4、听声音的洞和看东西的洞(引导幼儿通过自主阅读捕捉、理解画面关键信息)(1)听声音的洞——耳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经验表达对画面的理解。-游戏:听听、想想、猜猜听听电话铃声、救护车鸣笛声,想想、说说是什么小结:耳朵听到的声音报告大脑,大脑想一想就知道听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声音。(2)看东西的洞——眼睛-阅读眼睛页面,尝试通过画面理解并表达眼睛是怎么看东西的-游戏:看看、想想、猜猜通过看到的动物影子及动物局部进行推测,并能清晰地表述判断的理由。听声音再次进行删选与判断。小结: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会报告大脑,大脑会把接收到的信息放在一起,然后向我们报告:“报告小主人,前方发现……”。5、吃东西的洞——嘴巴回顾头上还有哪个洞洞没说到,知道嘴巴有吃东西的作用。6、游戏:“魔盒”里面有什么?用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的方式猜测魔盒里是什么,并用嘴巴尝一尝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说明理由。小结:原来大脑收到的信息越全面你做出的判断就越准确。三、身体里的洞1、鼻子、耳朵、眼睛、嘴巴,我们头上的洞真不少,它们都很重要。说说我们身体上除了头上有“洞”还有哪里有“洞”呢?2、打开小锁引发幼儿阅读绘本后半部分的兴趣,将绘本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延伸阅读。活动反思: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的身体教案【第三篇】目的要求:1、初步认识身体外部主要部位,知道头、手、脚的主要作用。参考资料,少熬夜!2、积极参加活动,能迅速指出相应的身体部位。活动准备:1、可活动的玩具娃娃一个。2、人体拼图若干。内容与指导: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师幼共同观察玩具娃娃。(1)、教师以娃娃的口吻:小朋友好,我是娃娃。“很高兴见到你们,你们告诉我,我和你们长得一样吗?(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并以娃娃的口吻教幼儿从上到下认识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也请幼儿在自己身体指出相应部位。师:我有一个圆圆的头,我有大大的躯干,我有两条手臂,我有两条腿。(3)、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原来娃娃和我们一样,身上豆油头、躯干、手臂、腿和脚。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头、手、脚的作用。(1)、师:小朋友、头、手、脚有什么用?可以干什么?(2)、幼儿一起说一说、做一做。(3)、师:我们的头可以动,会思考问题;小手可以做许多事情,如吃饭、画画等;小脚也很有用,会跑步、踢球等等。3、教师和幼儿共同操作。4、教师总结:人有头、躯干、手臂、手、腿和脚,因为有这些,我们人才能干、漂亮。5、活动结束。活动反思:在这次我们的身体真美活动中,利用身体这一活的教具,和孩子们玩了一次认识器官的游戏,加深了幼儿对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的身体教案【第四篇】教学意图: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中班孩子的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显然要比小班孩子大而多,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兴趣,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也开始萌芽。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我们的身体》,通过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充分运用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探索身体会动的秘密,原来是关节在动,从而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接受“关节”这一概念。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身体能活动的一些部位,对身体感兴趣。参考资料,少熬夜!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教学准备:纸偶娃娃,人物动、静活动图片,如跳舞、织毛衣、踢足球等,记号笔等。教学重点:通过自身探索,感知身体多个地方能动。教学难点:认识关节这一新名词。教学过程:一、做游戏“木头人”——孩子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动的,老师正好作小结。老师(小结):人不动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们都是有生命的。二、跟着音乐动一动——让灵动的身体与前一个活动“木头人形成鲜明的比较。三、说说:人有哪些活动老师:跳舞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她在干什么?织毛衣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踢足球也是一种活动。你们知道,人还有哪些活动呢?——了解人的许多活动,感受生命的丰富。四、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活动呢?是因为人的身体的许多部位能动。1、边动边记录:你的身体有哪些地方会动的?——记录在纸宝宝上。2、讲讲哪些地方能动,讨论:这个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如果不会动会怎么样?这里会生什么病?——通过“能动”和“不能动的比较(在感受不会动时,可以请孩子尝试不动某部位,做一件事,可以有这样的指导语“瞧,不动不行吧”、“动了才方便呢等等),感受活动部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3、介绍骨折、脱臼。——与生活保健相融合,如果能与本班孩子的健康情况相结合则更好。五、我们身体会动的地方还很多,我们以后慢慢去发现——这个活动还没有完,因为事实上,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发现还没有停止,可以在教室挂本本子,供孩参考资料,少熬夜!子进行专题记录。活动延伸:我们身上除了这些能看得见的地方可以动,在看不见的身体里面也有会动的地方。下课后请你们去找一找,把你的发现和你的朋友分享一下!教学反思:幼儿在寻找会动的关节的游戏中,惊喜之态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主动积极地通过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充分反映了同伴间的相互合作之情。让幼儿在充分自主的活动中主动获得体验,体现了教育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念以及“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也体现了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这一教育理念。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