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5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第一篇】一、夯基垒台,围绕组织建设破藩篱xx村党支部在区委组织部的悉心指导及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已于2019年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阵地建设,严格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对xx村综合办公楼进行提升改造;二是完成支部优化,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规定,优化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设置,将有产业、有合作社的x名党员吸纳进入该支部并确定党支部书记,将支部建在产业上,真正发挥非公企业党员带头发展、推动产业的作用;三是完成支书主任一肩挑,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二、谋篇布局,锁定支部产业促增收“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在xx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非公企业党支部年轻党员郑传华带头成立“贵州乡里乡亲开心农场农业园区”,租用农户土地xx余亩,主要以种植辣椒为主,目前该社辣椒长势喜人,有效增加了xx余户农户的收入。该园区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教育意义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经营实体,以产业发展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良好愿景。三、精准发力,聚焦民生福祉解难题xx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带头、村委落实”的机制,一心一意为民谋利,全力推进实施民生项目。一是争取项目资金xx万元,完成x个村级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二是完成村级大坪水库森林公园建设,提升改造人畜饮水工程;三是完善道路设施,配合完成xx乡2018年组组通路xx村境内路段xx公里、敖吴公路进二组支线xx公里,配合完成xx村半岩桥危桥改造工程,建成长26米宽8米的新桥一座;四是引导村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xx村七组大坪发展特色苗木种植项目x个、魔芋种植基地x个,为全村村民共同富裕、齐奔小康奠定厚实的经济基础。头雁领航才能群雁齐飞,培育好农村党支部这只“领头雁”,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xx乡将保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良好态势,以点带面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衔接,为全区开展“党建引领星满xx”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贡献xx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第二篇】为优化提升小区服务效能,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破解小区乱象。针对辖区商业小区推进“网格”微治理体系。根据楼栋性质、用途、地理位置,将观澜花园细化为3个“微网格”,“商业微网格”“多层微网格””高层网微格“,建立3网格微信群,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物业、辖区党员、居民代表担任网格员,打通小区治理的“最后一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在12幢打造一个“红色”微阵地,用于议事、学习、文体活动,共同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出谋划策。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小区物业”三方联动的治理机制,形成定期议事制度,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合力商议小区治理问题。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红色关怀活动以及便民服务,提升党员群众归属感。打造两支由小区党员、网格员、物业、热心居民组成的“生活管家”、“事务管家”普禧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爱心助老等服务活动,在邻里服务、矛盾调解等方面做好调解员和服务员。争对目前主要存在的环境卫生“五乱”现象、车辆违停、垃圾乱扔不文明行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四个方面问题。开展“五乱”行为专项整治,针对非机动车乱停放,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违停等突出问题,合理规划停放区,标注停放点,让居民逐步养成习惯。落实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接下来将开展文明户评选,同时曝光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引导居民自觉成为城市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和监督者。积极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将已拆除的13处分类垃圾亭恢复绿化,新建健身场地、儿童娱乐场所等娱乐场地。同时开展“331”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小区内166户出租房,整治飞线充电、违规隔断等火灾隐患,对所有出租户进行合规划改造验收。社区将通过强化管理、多措并举,为小区居民打造更优质宜居的生活环境。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第三篇】实施‚党建引领线‛,建设‚怡心家园‛。以构建‚社区联合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党建同心圆为抓手,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社区党支部带动下,吸纳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组建社区联合党委,每季度由‚轮值书记‛召集举行联席会议,认领居民微心愿,及时办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发动‚志愿服务线‛,建设‚爱心家园‛。成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X个共建单位及N个社区群团组织和爱心人士为成员的‚X+X+N‛志愿服务机制,依托共建单位、‚两新‛组织及社区力量,开展‚爱心帮帮团‛志愿服务,开展‚衣旧情深、节用惜福‛旧衣换新主人、‚让梦飞翔——微心愿认领‛‚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形成助人自助、携手共建爱心家园的良好氛围。健全‚居民自治线‛,建设‚安心家园‛。构建‚辖区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管理到位、服务到家‛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社区划分为X个网格,建立由社区‚两委‛、包联部门、共建单位、片区民警和专职网格员共同组成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与网格党小组一起承担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等‚六员职责‛,同时,依托社区网格驿站、智慧党建平台和智慧网格手机APP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服务,形成工作前移、服务下沉的服务新格局。延伸‚智慧便民线‛,建设‚贴心家园‛。以社区党务政务服务站、寿康‚X‛为老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为依托,融合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服务型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网格QQ群等平台,方便居民随时随地了解社区动态,咨询政策、办理业务,实现社区服务‚一点通‛。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全方位、链条式、义工化、多功能的‚医养结合‛服务,为X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急诊救治、慢性病监控、保健康复等专业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壮大‚民生基本线‛,建设‚暖心家园‛。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特殊人群多的问题,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成立义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通过‚家庭助理、亲情扶助‛‚五点半课堂‛等活动,服务社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邻里互助类、文体活动类等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项目,成功孵化社会组织X个。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第四篇】近年来,xx市xx区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贯穿社区治理的一条红线,通过开展“五在社区”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道门槛”。一、主要做法xx区大部分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小街小巷多,困难户多,流动人口多且复杂,给社区治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面对繁重的社区治理服务工作,xx区坚持“工作为了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以“五在社区”为载体,把强化社区党建的过程变成促进社区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过程。(一)“先锋旗帜”在社区。一是建强“阵地”。采取开发单位返还一批、就地插建改造一批、政府投入新建一批、市直部门帮扶一批、财政补贴支持一批的“五个一批”方法,推进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近年来,财政扶持购买、新建、改造6处,争取开发单位返还服务中心38处。二是建强“网格”。成立社区“大党委”,在“大党委”下,依次设立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楼院长,形成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网格党支部为重点、楼院党小组为骨干、党员楼院长为基础的精细化组织网络。目前,全区共组建大党委38个,网格党支部239个,楼院党小组328个,有党员楼院长109名,实现了社区党建网格全覆盖。三是建强班子。区委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社区建设办公室,定编5人,综合协调、指导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推行社区党组织换届“五推一选”法(党员自我推、驻社区单位推、在职党员推、居民推、党员推,党内民主选举),探索社区干部街居挂派、居间交流、居内轮岗、竞聘上岗等途径,公选135名大学生充实社区班子,全区专职社区干部356名,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2%,党员占%。(二)共驻联建在社区。一是组织联建。根据社区党员分布情况,按照“便于联系、高效运转”的原则,驻社区单位、“两新”组织纳入社区“大党委”。社区班子成员到驻区单位党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到社区大党委担任党组织副书记或委员。建立社区与共驻联建单位党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交流协商、分析研判,共解发展难题。二是活动联搞。社区与驻区单位双向互助,社区党组织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辖区单位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正向反馈;辖区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认领公益项目,从政策、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设计“警民共建”“社校联育”“美化家园做奉献”“共建再就业工程”“法治进社区”“邻里节”等活动载体,将驻社区单位的资源优势融入社区活动,进一步放大了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三是服务联做。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基础设施改造、供热、扶贫济困等活动中联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依托便民服务室,以党员职工为主体,组织驻社区单位领导干部、党员和普通机关干部到社区认领岗位,开展专业性质的结对互访、扶贫救助、义务劳动等活动。作为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主讲人的管文军律师,带领他的律师事务所与12个社区分别联合建立了法律服务站,免费为万余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已办理公益案件65起。(三)志愿队伍在社区。一是发展壮大队伍。坚持干部带头示范,机关带动基层,党内带动党外,不断推动志愿者队伍壮大和发展。由区委牵头建立了全区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大队,区副处级以上领导都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并且每人认领分包一处或多处联系点。相继成立助推发展、城乡保洁、平安建设、支教助学、应急救灾等11支志愿服务队伍,各镇街、区直机关及各系统、各行业党组织分别建立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小队476个,志愿者总人数达3万余人。二是规范日常管理。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每个在职党员要到社区进行报到、登记,实行单位社区“双重管理”,服务情况由社区全程记录、监督和评议。全区3475名在职党员通过认领“党员服务岗”、参加“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多种形式,参与服务居民和社区建设。同时,把零散分布在集贸市场、商务楼宇、特色商业街、行业协会、流动人员服务组织等领域的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激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三是开展“先锋定制”服务。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整合辖区医疗、文体、志愿者、社会组织等资源,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工作。通过设定志愿服务岗、集中服务日,搭建“邻里守望”平台、开展“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先锋定制”服务等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金晖行动”、助残行动、法律援助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暖了民心,激发了正能量。(四)文化传承在社区。一是搭建传承平台。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团体、书画活动中心等文娱活动场所为依托,建设“桃李文化街区”“文化长廊”“科普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文化场所,保证文化活动开展有阵地。西大街碧园社区与辖区非公企业联合,共同打造了400平方米,集多功能放映厅、妇女创业培训室、妇女儿童文体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普大学、少儿电子阅览室、巾帼书屋于一体的“妇女儿童之家”。文庙社区的“青少年科普实验室”和“儿童之家”免费向居民开放,“我是小画家”“我的小巧手”“我是小小发明家”等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社区壁挂式科技馆”更是吸引前来参观的家长儿童络绎不绝。二是弘扬传统文化。开辟党员宣讲大舞台,唱响党的“好声音”;建立单元网格党支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打造了”党员集结号”服务品牌;开办“国学班”“文化大讲堂”,创建“民俗文化一条街”“桃李文化街区”“道德文化街区”,组织文娱活动,让居民学在社区,乐在社区。文庙社区依托历史人文资源,建设了300平方米大型文化墙,生动展示了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精华,形成居民举目可见的“墙上美德文化”;创建楼宇单元文化窗,作为社区与居民“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