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残联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X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2023年全市残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X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贡献力量。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X精神坚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领会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学听跟”专项活动,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XXX精神,落实《*市残联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X精神实施方案》,开展学习贯彻党的XXX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和我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常态化开展落实情况“回头看”,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的殷切嘱托落到实处,转化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作出新贡献。二、扎实保障残疾人民生持续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残疾人防返贫监测,健全常态化筛查预警机制,做好及时帮扶,守住“残疾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继续组织对*县开展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深化“四帮四促”联村帮扶活动,持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强化部门联动,协同开展乡村振兴自强人才培育、残疾人典型宣传、工作评估等工作。精准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建立低保、特困、医保、养老等涉残数据定期交换机制,加强数据核查比对,确保精准落实,巩固残疾人兜底保障。年度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以上和96%以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和精准管理,做到不落一人。大力推进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工作试点,开展专题调研,加快推动政策出台。持续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管理、等级评定等方式,引导支持托养机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全年为1951名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免费提供托养服务。三、努力扩大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落地落实。贯彻落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和我市《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落实情况监测评估。着力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全年为690名城镇残疾人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1440名农村困难残疾人提供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对50名残疾人开展乡村振兴自强人才培育。通过创业孵化、贷款贴息、创业指导、资金补贴等方式,扶持一批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组织参加全省第四届盲人保健按摩技能比武活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和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做细残疾人就业帮扶和服务。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多形式促进残疾人稳岗上岗。精准帮扶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一人一策”贴心指导服务,确保全市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发挥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系统作用,提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支持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丰富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方式手段。依托政府采购电子卖场、食餐会、农博会等平台,帮助助残产品扩大销售。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培训,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服务队伍。四、不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办好省重点民生实事。牵头实施省重点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提早部署安排,落实资金保障,优化申请审核,规范项目实施,定期调度进展,严格控制质量,开展监测评估,确保两个项目高质量完成,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持续提升康复服务质量。贯彻落实《*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和教育。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推动建立全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深入实施精准康复行动,确保年底全市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具适配服务率均达到85%以上。深化康复工作改革创新,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做好“互联网+康复”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上线推广。支持建设3个多功能残疾人社区康复综合服务站。开展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试点,为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残疾学生提供辅具适配服务。大力开展康复人才规范化培训,依托高等院校开展在职康复专业人员学历提升教育。开展康复工作第三方监测评估。组团参加第二届全省残疾人康复服务技能大赛、第三届*康复辅助器具暨康养产业博览会和第六届全省听力语言康复明星大赛。推动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数据比对和情况核查,对未入学对象采取控辍保学措施,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继续对高中及大学阶段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实行教育资助,做到全覆盖。参加全省特教中高职残疾学生技能竞赛。组织开展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培训推广活动。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继续推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落实落细。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推广应用“五部位改造法”,提升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精准化、标准化水平。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创建。加强手语视频交流推广应用,加快发展信息无障碍。促进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一批基层残健融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人道主义思想宣传基地、图书馆盲人阅览室等,扶持一批残疾人艺术团,实施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项目。不断完善市有集训项目、县市区有特训苗子的残疾人运动员培育机制。选拔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参加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积极备战2024年巴黎残奥会。建设一批自强健身示范点,培养一批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五、切实增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保障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主动防范化解残疾人工作领域的风险挑战。建立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机制,重点对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残疾人体训基地、特教学校等残疾人集中场所开展持续排查,抓实安全生产问题整改。做好因疫因灾困难残疾人的保障和帮扶,最大限度保护残疾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涉残舆情处置,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加强残疾人事业法治建设。进一步推动“一法一办法”的全面落实。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提升残疾人法律援助等服务质量。不断改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将法律学习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加强残疾人普法宣传,开展残疾人工作者及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责任体系,畅通网络等信访渠道,用心化解残疾人信访问题。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加强和改进残疾人事业宣传。创新方式加强“两微一端”建设,依托*融媒等平台,培育残疾人事业宣传品牌。围绕“全国助残日”、重大活动举办等节点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扩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影响力。继续组织开展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表彰对象事迹宣传。广泛汇聚残疾人工作合力。推动市政府残工委进一步强化统筹职能,协调成员单位推进残疾人重点工作的落实,指导县市区政府残工委加强作用发挥。大力发展助残慈善事业,继续实施“爱心直通车”等系列公益项目,拓展慈善资金募集渠道,创新募捐方式,提高网络筹款能力。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服务,加大对志愿者的动员、组织和激励力度,组织实施“阳光行动”、“邻里守望”等一批志愿助残项目,讲好新时代志愿助残故事。提升残疾人事业信息化水平。优化残疾人证办理,加快推进残疾人证“一件事一次办”,完善“跨省通办”和电子证照申领,开展便民评残办证,继续推进第三代残疾人证换发,严格残疾人证管理,持续清理违规办证问题。组织开展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提高调查工作和数据质量,加强残疾人基础数据的共享共用,提高数据资源应用成效。加快推进“智慧残联”建设。六、全面加强残联系统党的建设和组织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统领残联系统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引领和保障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残疾人工作全领域各环节,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残疾人工作领域见行见效、落实落地。一刻不停纵深推进残联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意见,驰而不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推进清廉残联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加强残联组织建设。加强对县市区残联领导班子协管工作,开展县市区残联党组向市残联党组述职。支持各级协会加强基础建设,组织丰富活动,提升助残服务。推动将村(社区)残协建设和残疾人工作纳入基层治理体系,落实村(社区)残协建设标准和规范,逐步推动村(社区)残协“活起来”、“强起来”。积极组队参加第二届全省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以赛代训,促进专职委员服务能力提升。制度化开展困难残疾人入户访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