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教案精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地理教学教案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地理教学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一、知识要求: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二、能力要求: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教学难点1、“地幔”的有关知识。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设计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教具设计讲授过程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参考资料,少熬夜!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讨论学生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学生回答略。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学生回答地震波。讨论你知道其机理吗?学生回答略。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板书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图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板书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③定义不连续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第二篇】参考资料,少熬夜!《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第一节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知识要点:1、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难点解析:★①功能区的形成:同种经济活动需要的发展条件一致,所以同种经济活动容易在城市相同的区位上聚集起来,发生竞争,最终形成一个以该种职能为主、其他职能为辅的功能区★②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的区别在城市中心区,交通最为便利,所以对商业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就是中心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商业区不断膨胀发展,职能层次逐渐丰富,最终发展成为中心商务区。所以中心商业区是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小城市中的。而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大城市中才有的★③不同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而且这儿的功能区指的就是后面提到的经济文化区2、中心商务区特点:(对交通要求)①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平面中心、垂直底层均为零售活动)3、工业区区位变化特点: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考虑到环境)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考虑到经济)4、住宅区①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②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难点解析:为什么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高,日常除了工作还会进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所以住宅靠近高坡、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低,终日为生活奔波,日常主要活动为工作,所以住宅靠近低地、工业区。而工业区和文化区的位置是相背的,所以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难点解析:卫星城的作用——分散城市的职能,起到大城市人口分流作用地球自转的意义预习目标1、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2、明确时区的划分,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进行地方时、区时及经度的简单计算。3、理解日期分界线,能够熟练运用日期分界线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预习案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地方时(1)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相对偏东的地点的时刻①。(2)概念:因②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3)与经度差的关系: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③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④分钟。。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划分:全球划分为⑤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2)区时:即每个时区⑥经线的地方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⑦小时。3、国际日界线(1)概念:规定⑧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不完全重合)。(2)日期变更:向东过日界线⑨,向西⑩。课堂探究探究案探究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太阳东升西落,那么同一纬度东西方向上哪边更早看到日出、更早到达正午?2、为了计时方便,人们按统一标准划分了时区。读教材图1-2-4,总结世界时区的划分标准。3、结合地球自转规律,总结一下时区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探究二日期分界线的应用我们周边有一些双胞胎,先出生的为哥(姐)、后出生的为弟(妹)。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竟然也有先出生的是弟(妹)、后出生的却是哥(姐)的出生次序颠倒的奇闻。而造成奇闻的原因就是日界线的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日期的改变,其界线是什么时刻?2、除此外,地球上还有一条人为规定的日期分界线,它是哪条线?结合教材图1-2-4,判别穿过该日界线日期的变化。3、为什么会出现双胞胎先出生的是弟(妹)、后出生的却是哥(姐)的出生次序颠倒的奇闻?4、总结划分新旧两天的规律巩固案1、经度相同的地方()A.季节相同B.角速度相同C.线速度相同D.地方时相同2、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B.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D.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些参考资料,少熬夜!3、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A.10月1日3时月1日15时月2日3时月2日15时4、右图中从A→B,从C→D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A.都向东偏B.都向西偏C.前者向西偏,后者向东偏D.前者向东偏,后者向西偏5、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容易发生的现象是()A.北岸遭受流水侵蚀,南岸出现泥沙堆积B.南岸遭受流水侵蚀,北岸出现泥沙堆积C.南北两岸侵蚀情况相同D.南北两岸泥沙堆积情况相同6、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地理教学教案【第三篇】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正确说出哈萨克斯坦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部门。2、使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及资源对工业分布的影响。3、使学生认识到工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读图等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对地理各要素的综合分析,树立学生普遍联系的思维观点。2、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当地经济,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济观。(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了解哈萨克斯坦独特的内陆自然景观和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二、学法引导读图分析法、讨论综合法。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决定其工农业分布与特点。(二)难点哈萨克斯坦的工农业分布及其特征。(三)解决办法通过读图、填图资料分析,分组探讨加以解决。参考资料,少熬夜!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哈萨克斯坦民俗录像带。2、投影仪、“哈萨克斯坦地形”幻灯片、“哈萨克斯坦政区”图、“哈萨克斯坦农业分布和矿分布”图、“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片、地图册。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读图、填图。2、讨论、综合分析。3、竞赛。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正确说出哈萨克斯坦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部门。(2)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及资源对工业分布的影响。(3)学生认识到工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读图等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对地理各要素的综合分析,让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思维观点;树立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当地经济,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经济观。(二)整体感知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它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以及经济活动都与它深居内陆的位置和干旱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全球13个地区中惟一一个深居内陆的区——中亚,中亚的国家都是内陆国,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哈萨克斯坦,它也是全球最大的内陆国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哈萨克斯坦的情况。1、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读图,要求:(1)找出哈萨克斯坦四周相邻的国家和“海”。(从北部开始,顺时针依次为:俄罗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里海。)(2)找出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几条河流,说出哪些是内流河?哪些是外流河?外流河发源于哪里?下游注入何处?(内流河:乌拉尔河、锡尔河、伊犁河;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尔泰山,注入咯拉海,这是境内惟一一条外流河。)哈萨克斯坦深居亚洲内陆,河网稀少,水源不足,除额尔参考资料,少熬夜!齐斯河外,均为内流河,无直接通向大洋的港口。面积27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也是中亚各国中最大的国家。2、地势西低东高,境内绝大部分是平原“哈萨克斯坦地形”图,找到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哈萨克丘陵、阿尔泰山和天山。哈萨克斯坦的地形地势有何特点?(略)哈萨克斯坦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势西低东高。境内大部分为平原。西部为海沿岸平原和图兰平原;中部为丘陵,如哈萨克丘陵;东部为山地,主要是阿尔泰山和天山。3、以温带沙漠、温带草原性气候为主图11、5,“卡萨林斯克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配”图。以卡萨林斯克为代表的哈萨克斯坦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在200毫米以下,以温带沙漠、温带草原性气候为主,植被以分布在草原、荒漠的为主。打出“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片。4、资源和经济:草原、耕地广阔,矿产资源丰富,能源、采矿、种植、放牧为其主要产业部门。图11、6,“哈萨克斯坦农业分布和矿产分布”图。(1)谷物、小麦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北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额尔齐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