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精编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风筝》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风筝》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风筝教案1风筝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的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点击课文主题图)你看,当小朋友唱着欢快的歌儿,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秀丽的郊外,放飞满载希望和梦想的风筝,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著名作家贾平凹就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了他小时侯放风筝的美好情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童年,感受童年的快乐。齐谈课题,教师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风筝的哪些事情?2、检查词语,认识词语朋友点击词语:幢憬、依然、一紧一松、凌空飞起、翩翩飞舞、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文中写了关于风筝的哪些事?相机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学习课文,感悟情感1、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并找出那一段中描写他们心情的句子,划一划。2、学生自主读喜欢的部分。参考资料,少熬夜!3、个别汇报:集体学习。做风筝板块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1)从这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和这些孩子,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依然”这个词语我们第一次遇上,它还能用哪个词作替(依旧、仍然、还是)(3)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这一段。虽然他们做的风筝一点都不像当初希望做的蝴蝶那样漂亮,但是他们每个人的心中却还是快乐的不得了。放风筝板块(1)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和学生一起发现朗读中的问题。(3)谈谈感受到的放风筝的心情。(4)联系生活,深究文本。理解“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放飞风筝时快乐的心情。欣赏同学们放风筝比赛中的一组照片,访谈:同学们,你们在放风筝的时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不开心的是什么?(风筝一下子就能飞起来而且飞得很高很高。)是啊,风筝飞得高高的,那是最快乐的事情了!你们和文中的孩子们的心完全一致的。我们来看看课文,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风筝飞起来了。请大家划一划。讨论交流,随机点红词语:凌空飞起高过树梢越飞越高翩翩飞舞品读词语:凌空飞起——风筝离开地面,开始飞起来了!你觉得此刻飞起来的仅仅只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讨论明确: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激动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自豪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师引导: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5)带着这越来越浓的快乐,读读这段话。过渡:越飞越高的风筝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啊!出示: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上拼命地奔跑。结合你放风筝的体会,说说他们此时会“快活地喊叫”什参考资料,少熬夜!么呢?a幸福鸟!幸福鸟!世界上最伟大的幸福鸟!b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快活地喊一喊吧!你想喊什么就喊什么!师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生)多么开心啊!谁还想来开开心心地读读这段话?(6)欣赏放风筝的片段,感受快乐的心情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想起了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和学生齐背诵。找风筝板块(1)风筝找到了吗?他们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哪些词语(伤心、失落、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了、垂头丧气)。(2)风筝还准备继续寻找,他们会找到吗?(3)布置小练笔,回去写一写《风筝》的续写,把这个故事再编下去好吗?教师小结:幸福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时代最亲的亲人!《风筝》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坏、扎、抓、莓”等8个字,会写“坏、松、扎、抓”等8个字,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感受到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喜欢维护友谊主动和好的松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纸船和风筝贴在黑板上,猜题目:这是什么?这是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谁能猜出来?2、板书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1、范读课文,提出听的要求:边听边看课文,最好不要用手指,眼睛不要离开课本。2、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随学生回答贴图片:纸船处贴小熊,风筝处贴松鼠,板书:好朋友。3、你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谁?为什么?说说喜欢的理由。三、自学1、出示挂图:这篇课文很美,还有几幅好看的。插图,(看图说说画了什么)喜欢学习吗?你想怎样学习呢?(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2、交流方法,达成共识:先自学,认识生字,读通课文,下节课即将故事,朗读,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3、指导自学。四、小组合作学习1、字词。指导订正。2、分小节读书。五、检查1、正音。生字扩词2、读通课文。3、梳理问题:1)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纸船和风筝让它们成了好朋友。)2)松鼠和小熊吵架了,它们的心情怎样?勾出写心情的句子。(小熊很难过。小松鼠也很难过。)3)它们又是怎样和好的?你怎么知道它们和好了?(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他连忙爬上屋顶,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4)再读句子。六、写字1、出示“坏、松、扎、抓”。读准字音2、观察,你有什么新发现?3、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复习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区别)4、讨论怎样写才好看。5、范写,生练写,师巡视指导。风筝教案3学习目标: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教师: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参考资料,少熬夜!整体感知:课文导人: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②检查预习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③质疑探究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教师小结]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问题探究]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参考资料,少熬夜!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教师小结]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布置作业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第二课时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课文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精读课文: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交流探究: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合作探究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第一组:1、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3、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4、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教师小结]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参考资料,少熬夜!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第二组: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1、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2、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3、而我明白了儿童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4、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教师小结: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