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计划优化营商环境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关键一环,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制、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目标,坚持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技术手段为支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2023年全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一、工作任务(一)坚决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实施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加快破除妨碍统一市场各种规定和做法。深化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制度改革,便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破除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形门槛和壁垒。完善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重点围绕医药、公用事业、建材、生活消费品、教育培训等领域,加大反垄断监督执法力度。(二)加快健全新型市场准营和退出机制。建立企业开办一体化办理机制,强化“一网通办”平台推广应用,制定统一的市场主体登记数据和系统建设规范,深入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建立企业年报跨部门共享机制,实行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完善普通注销登记制度,全面推进网上注销,推行强制退出、撤销登记、企业休眠制度,拓宽市场主体退出渠道。加大破产重整支持力度,健全破产信用修复机制,优化破产企业土地房产处置程序,提高破产办理效率。(三)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对十大工程项目、九个重点产业、“四大提升行动”等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建立特事特办、帮办代办、会商联办服务机制。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改革。全面推进区域评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完善多跨协同的全流程管理链条,进一步强化联合测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并联审批改革,推进审管一体化建设,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四)不断强化要素市场协同配置。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土地供应制度,加快构建工业用地“弹性年期+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制度体系。推行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现“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强化用能保障,优化能耗双控政策。探索建立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逐步将纳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水电气、不动产、知识产权等信息纳入共享范围,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开放,不断提升企业获得信贷效率。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拟上市、挂牌企业奖补政策。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将灵活就业岗位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推进“共享用工”。加强煤、电、油、气、运要素保障协调,建立市政事项联合服务机制,推行市政公用报装“一网通办”。(五)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鼓励市县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平稳有序推动中小企业进入电力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小微企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加强大宗商品监测预警,强化市场供需调节,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对自治区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攻关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补助;对新认定为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资金奖补。(六)推动外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构筑多渠道、多维度外商投资服务和保障机制,2023年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8%和6%。加强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简化进出口监管证件申领程序,实现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的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均可通过“单一窗口”一口受理。优化报关单位备案流程,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市场主体登记时无需再向海关提交备案申请。将货物主要进出口港口前移,提供“一箱到底”“一单制”便利服务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进出口服务企业提供“一站式”收缴费服务,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推广“一保多用”税款担保改革,在不涉及国家部委审批的情况下,进出口单证办理时间不超过1天。(七)更好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机制。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完善创新平台。探索数据确权,加快社会数据市场化运营进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和标准规范,构建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试点改革,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成果使用权。支持企业发挥引才引智主体作用,聚焦技术瓶颈,柔性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符合中小企业轻资产、重智力特征的金融产品,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企业。(八)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监管。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探索以“场景应用”为抓手,运用风险、信用、科技等各类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构建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切实提高政府综合监管效能。以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为重点,探索实施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个人信用记录共享机制,对存在严重不良行为实行禁入、联合惩戒等措施。建立“包容免罚”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开展“首违不罚”柔性执法。(九)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探索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联动单位积极配合执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持续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从源头防范层层拖欠形成“三角债”。探索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标准协调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建立招商引资框架协议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营商环境投诉维权机制。(十)优化经常性涉企服务。加快建立健全高效便捷、优质普惠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化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支撑,扩大部门地方间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范围。提升纳税便利度,提供规范化、特色化、专业化税费定制服务,深化发票电子化改革,推进跨省办理税费,出口退税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优化不动产登记办理,对部分登记事项试行告知承诺制,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搭建电子保函开放平台,推动电子担保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建立惠企政策兑现直达机制,探索惠企政策咨询一网查询、网上政策推送、审批并行办理、奖补一键到账。二、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重要位置,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效能目标考核。持续推进思想破冰,扛实责任担当,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密切协调配合,加力提效推进,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先行示范积累改革经验。自治区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责,协调指导,推进解决跨层级、跨部门问题,为基层创新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二)强化法治保障。全面实施《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司法厅组织全区开展条例普法教育系列活动,全面开展存量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健全投诉举报、分类处置、反馈回访、协同管理等运行机制,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配套制度。(三)加强宣传培训。**发展改革委网站作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发布统一平台,统筹发布全区营商环境政策。对各地各部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按季度进行“晾晒评比”,大力宣传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和创新做法。各地各部门要全面梳理相关领域改革政策措施,集中广泛宣传,切实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组织动员协会商会、金融服务等机构广泛参与营商环境建设,树立“人人都是服务员、个个都要加速度”服务意识。(四)狠抓政策落地。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综合协调、调研问效、专项督查,对各地各部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开展年度评价考核、季度分析调度。建立健全**特色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开展监测评价和满意度调查,2023年起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结果将作为“放管服”改革奖补资金奖励考量标准之一。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国家和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再探索一批创新试点、打通一批办事堵点、深化一批重大改革,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