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汇集5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2000字]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汇集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2021年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第一篇】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2021年世界经济仍可能在疫情阴影笼罩之下,但经济活动将有所恢复,经济增速将有明显反弹。世界经济的恢复程度和增速反弹力度取决于新冠疫情本身的发展趋势,全球价值链的调整,美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等关键因素。世界经济呈现八大特点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总体上表现出八大特点。一是全球GDP大幅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0年全球GDP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这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最大幅度的产出萎缩。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六次名义GDP的萎缩,2020年是少有的一次实际GDP大幅萎缩。二是失业率明显上升。疫情暴发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均处于历史低位。疫情暴发后,很多国家失业率明显上升。秋冬季疫情反弹,全球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三是通货膨胀率普遍下降。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均有所下降,部分经济体出现了通货紧缩。疫情及疫情防控导致各国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但是通货膨胀率普遍下降的现象表明,各国需求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表现为总需求不足。四是国际贸易显著萎缩。受中美两国经贸摩擦以及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影响,全球国际贸易在2019年出现了萎缩。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国际贸易继续萎缩,且萎缩幅度显著扩大。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和-%。比上年同期降幅分别扩大个和个百分点。五是国际直接投资断崖式下跌。疫情不仅使投资机会减少,而且使已有的国际投资项目不得不推迟甚至取消。2020年上半年,全球FDI流入额比上年同期下降49%。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202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将比2019年大幅下降40%。六是全球金融市场大起大落。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后,主要经济体资本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美国股市四次熔断。各主要中央银行实施大力度货币宽松政策,并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进行救助,推动各国股市重新走高,在实体经济衰退过程中制造出了股市繁荣。七是全球债务水平快速攀升。受大规模经济救助和刺激政策影响,2020年全球政府债务水平大幅度攀升,且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水平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政府总债务与GDP之比一年之内提高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与中等收入经济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总体上超过国际社会通用的所谓60%的警戒线;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提高约个百分点。各国企业债务也在2020年快速上升,但全球居民债务水平在疫情暴发后反而有所下降。居民债务水平下降主要是因为疫情限制了居民消费,同时也是因为政府救助缓解了居民收入下降。八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跌不一。2020年全球燃料价格指数下跌了约30%,除燃料以外的其他商品价格上涨了约15%。在燃料以外的其他商品中,食物价格指数上涨10%;农业原料价格指数上涨3%;矿物与金属类商品价格指数上涨20%,其中贵金属价格指数上涨约30%,矿物与非贵金属价格指数上涨13%。2021年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第二篇】[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支柱产业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一、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二、乡村振兴路径选择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三、结语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2]刘亚玲.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治理问题研究[J].新西部,2018(34):59-62.[3]刘兴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有效治理的路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8(35):25-27.2021年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第三篇】“三农”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20xx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xx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xx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中。中国有9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9/13。所以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关键词】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正文】一、农业问题第一、关于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农业投入这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