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研究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是传统文化沉淀的载体,是民族地区经济的“细胞”,旅游的植入,对整个民族地区而言更为突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引言与文献回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这表明文旅融合发展已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核心主题,也势必成为引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新标杆和新高地。文旅融合发展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带来的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下文简称民族村寨)作为党和国家推进基层改革和扶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聚焦的重要内容,是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自x年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纳入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1652个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民族村寨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规划不够,创意不足,产业发展滞后,丰裕的传统文化资源未能完全、有效地转化为文化资本,赋能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在新时代,如何利用民族村寨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发展以文化为内核的旅游产业,把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发展与村民自身发展有机统一,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产寨”交融互促、和谐共生是我们亟待探究的现实问题。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是传统文化沉淀的载体,是民族地区经济的“细胞”,旅游的植入,对整个民族地区而言更为突出。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村寨建设相关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经近40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大多注重民族村寨建设中的文化内核,指出民族村寨的核心吸引物是原生文化。x强调,民族文化村寨的旅游开发要注重村寨建筑、传统工艺产品、服饰、饮食等显性文化要素,更要注重生产过程、人生礼俗、岁时节日、信仰、歌乐舞、体育等混合性文化要素,以及伦理观念、价值观念、认知模式、审美情趣等隐性文化要素。x等指出传统的族群文化和整体的村寨空间景观是民族村寨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x等指出民族村寨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和传承,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村寨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社区参与已是当前民族村寨研究中的重要焦点和热点议题。x以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为指导,指出民族村寨涉及的民族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内在化于居民的思想态度和言行举止中,是旅游资源系统核心吸引物的重要组成部分。x等指出民族村寨建设要以文化为核心,要体现出当地村民的主体地位。x指出民族村寨作为一类特殊的“社区型景区”,旅游开发必须充分尊重社区,必须以社区受益与发展为目标,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是民族村寨研究领域关注的另一焦点问题。x等通过案例的分析,运用扎根理论方法,系统探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动力及机理。许从付等探讨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发展村寨旅游业的优势,剖析了村寨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指出要立足于内涵式发展的战略。x等指出旅游业是民族村寨全面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并系统分析旅游业促进民族村寨全面振兴的路径选择。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的研究多侧重民族村寨基础性理论、社区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虽有学者以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及机理,其中鲜少有直接涉及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有机统一起来的研究成果。因此,拟将旅游产业聚焦到民族村寨建设层面,通过探究两者交融互促的内涵,解析两者的关系,并辩证的分析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的机制,揭示其实现交融互促、协同发展、和谐共生的实现路径,以此为“以文(村寨)促旅,以旅带文(村寨)”的互惠式循环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二、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的内涵及关系解析(一)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的内涵民族村寨建设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科学把握民族文化内核的重点是要精准识别民族文化资源体系,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体系因地制宜地划分为三个类别:“显在文化”“弱隐性文化”和“隐性文化”(表1)。无论是现实形态显性文化要素、弱隐性文化要素,还是抽象的隐性文化要素都饱含密集和富集的文化因子,并内化于民族村寨建设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集中的传统文化展示舞台,成为人类体验异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众所周知,“食、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六要素,加之“商、养、学、闲、情、奇”新的旅游六要素,已成为大众旅游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决定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旅游业态细分和创新的根本动力。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旅游产业,是以“游客搬运”为前提,产生游客在旅游目的地进行终端消费(交通、饮食、住宿、娱乐、购物、体验、医疗、养生、保健、会议等),形成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物流、商流、技术流的集聚,产生经济溢出效应。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的交融互促,是指民族村寨与旅游产业涉及的各要素、各部分在广泛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性交融、良性互动、相互制约的双向动态过程。民族村寨建设必须体现出民族文化内核,以文化保护、传承为核心,以村民增收为落脚点,以改善民生、产业发展、民族团结和谐为主题,以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与旅游产业关联性极强,合理挖掘、利用“显在文化”“弱显性文化”以及“隐性文化”,提供能最大限度契合游客消费品位与文化审美,满足其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实现传统文化价值最大化,与民族村寨建设的主旨相吻合。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旅游的介入,会引起负外部性,如文化异化、过度商品化、产品同质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民族村寨建设。因此,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两者的交融互促,不是简单的相加、组合或是单方面的参与,而是双向互惠、双赢互补式的交融和互促,是建立在民族村寨建设和旅游产业两大系统之间广泛的内在联系基础上理性交融和良性互动。(二)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关系解析1.政策保障与旅游产业1999年,朱镕基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发展民族文化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从此,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民族村寨旅游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x年7月,《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x—2025)》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乡村形态的典型代表,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旅游产业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战场、主力军和新动力,是实现“两山”理论和留住“乡愁”的重要富民产业。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民族村寨建设进程取得质的飞跃,完善了基础设施、整治了村容村貌、优化了空间布局、配备了公共服务设施等,逐渐形成与旅游产业关系紧密的住宿(民宿)业、餐饮业(农家乐)、旅行社、交通业、娱乐业、手工艺业、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集聚,实现民族村寨生产生活空间与旅游产业集聚空间的二位一体。2.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产业旅游产业以完善、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设施为支撑,道路、通信网络、水利水电、医院、公厕、旅游服务驿站、解说系统等配套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和必备条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x—x)》在主要任务中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改善民族村寨生产生活条件。村寨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首先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通信、旅游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方便了村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同时,加大了民族村寨的可进入性,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充要条件。其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包括农业清洁生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村寨污水、垃圾集中处理、植树造林等,人居环境整治绿化了村庄、美化了村容,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在客观上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场域。3.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民族村寨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内容涵盖直观的“显在文化”“弱隐性文化”及内涵深刻的“隐性文化”,民族村寨无论是与特定的物质实体紧密相关的文化因子群,亦是具有明确的物化形态,其含义是隐性的文化因素,甚至是难以被感知和理解的隐性文化要素,都独具风格,是传统文化沉淀的载体。在大众化旅游时代下,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的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化,是放大传统文化的优势,彰显地域文化的性质和个性,激活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基因,形成以文化为内核的特色产业,比如:生态农业、手工艺业、美食业、民宿业、康养体育业、演艺业等,塑造村寨品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4.村民参与与旅游产业民族村寨建设的关键要素是“人”,本文中的“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而是生活在民族村寨场域的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共享者,既是民族村寨建设的主人,也是内化于群众身上并外显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内核的关键构成要素。民族村寨建设既要注重村寨建筑、民族服饰、传统生产方式、生活器物、民族歌舞、手工艺品等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更要凸显村寨群众主体性,挖掘内化于群众身上的民族工艺传承、农业生产经验演示、民族歌舞表演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使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获利,得实惠,有效破解与“分配正义”“共享发展”相关联的政治哲学难题。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作用强、就业层次多、辐射面广,能直接有效地吸纳、集聚和消化大量剩余劳动力,为村寨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是与坚持“以人为本”民族村寨建设的宗旨相一致的。5.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是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中被注入文化的理念和内涵,致使各要素、各部门、各区域之间存在着多元复杂、变幻莫测的变量,受山脉、河流、湖泊、草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资源、经济水平、传统观念、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结构、后现代发展理念等,都给以文化为内核的民族村寨形成的文化形态、类型和模式提供特殊、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显而易见,生态环境是民族村寨和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民族村寨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以民族村寨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便唇亡齿寒。从旅游产业角度来看,“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村寨自然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规划提供良性循环、和谐共生的空间,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本,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之源。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民族村寨富含的绿水青山和传统文化,“让绿水青山和传统文化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旅游产业与民族村寨建设共同目标。三、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机制分析本文引入交融互促理念,系统研究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机制。一方面,民族村寨建设系统主要包括政策保障、基础设施、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村民参与、生态环境六大系统,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构筑空间载体,是关键支撑力;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系统主要涵盖产业支撑要素、产业支持要素、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五大子系统,是民族村寨建设的重要载体,依托旅游产业,能够有效驱动民族村寨建设的进程。(一)民族村寨建设是旅游产业的关键支撑力民族村寨大多最初是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封闭困窘状态下的原始村落,是建立在农业经济体系之下,主要功能仅作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空间,此时的民族村寨对旅游产业不存在支撑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能留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激活了传统文化,开始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贵州省旅游局选择安顺的布依族石头寨,黔东南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