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学设计精编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画风》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画风》教学设计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画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情感目标:阅读感悟,积累语言,拓展思维。教学难点: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合作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云儿见它忙让路,柳树见它把手招)谜底:风谁来把谜底写到黑板上?谁能给“风”组个词?(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那么,咱们就赶紧请出这几位小画家吧!(出幻灯片)二、阅读感悟。1、个性化阅读。这三位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6页,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三位小画家画风的不同做法。汇报交流,板书。2、朗读感悟:他们是怎么想出来这么画风的呢?下面我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来朗读课文。要求:读课文的同学声音要洪亮,有感情,不要加字减字。其他同学看着屏幕上的画面一边听,一边思考。好,开始。参考资料,少熬夜!读得真不错!下面我来采访采访这几位小画家。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哪一幅画是你画的?你是怎么想到画……的?我再采访一下听众朋友,你喜欢这三个小画家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三、拓展延伸。这三个小画家之所以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一是因为他们平时细心观察,而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我也你们也一定是细心观察、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如果给你一枝画笔,你会怎么画风呢?四、迁移运用。1、句式练习。你们看,风,真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竟然跟咱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咱么一起去找找,看看风藏在哪儿了,好吗?我先带领大家去一个地方。这是咱们的操场,听,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动了,风就藏在飘动的旗子里。2、连句成段。你们太聪明了,竟然说出了这么多好听的句子,其实,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咱们一起来读读吧。多美的小诗啊,可惜没有题目,谁来加一个?3、合作仿写。风来了,风来的时候,你们知道吗?我再给大家推荐一首更美的小诗,题目就叫《我们知道》。我们合作读一读好吗?这么美的诗可惜只有三个小节,要不咱们再合作一次,给添上点吧。五、收获共享。你还有什么发现或者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画风教学设计2教学理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规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和机会,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探究,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从而拓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关注大语文观的形成,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能力。学习目标:1、以自主学课文为主,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2、领会课文中小动物的创意。3、初步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办法。4、养成及时积累的好习惯。参考资料,少熬夜!5、开拓思维,参与新的创作。教学重点、难点:1、自主读懂课文。2、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尝试通过动脑筋想办法参与新的创作。课前准备:课件贴图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平时喜欢什么?(从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入手,亲近学生,亲近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规律,。)2、出示题目,导入课文:今天就来读1篇和画画、和动脑筋、和小动物都有关的有趣的小文章和老师一起写上课题,好么?(板书课题——比画风,学生书空)(带学生参与课堂,随时注意写字的指导。)3、自由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自由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读书)(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4、自由读文,解决问题:赶快打开书第40页,带着你的问题出声读一读课文,尽量注意想方设法把字音读正确。(引导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解决问题。)5、突破重点,理解课文:同学间交流。(1)谁:小猫、小狗、小猪(2)怎么画风?潘老师提一个建议,我们大家一起替小猫、小狗、小猪在我们的黑板上通过我们的画来证明我们把课文读懂了。师生一起画,小组准备,展开竞赛,集体交流。(老师有指导,小组活动时目标任务明确,师生共同参与,以竞赛为手段,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投入,真正读懂课文。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各种情境和机会,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探究,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你觉得我们的动物朋友怎么样?(动物们聪明、肯于开动脑筋。)(4)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找出写小动物正在开动脑筋的句子?(自由读——指导不同的读法——练读——展示)“小猫用笔杆轻轻敲着嘴唇,眨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说:参考资料,少熬夜!“我能!”“小猪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说:“我又想出来了!”(抓住重点,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鼓励学生读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5)多读,是我们学课文时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专家告诉我们:只要你认真读,每一次都会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或新的收获。默读课文,看看能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发现或收获。(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无形的东西可以通过有形的东西含蕴的方式巧妙地表现出来;)(随时注意学法的指导,理解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不强求学生必须弄懂,初步有了解就可以。)(6)怎么样?和大家交流一下。6、摘录积累书中的词语: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两三个词语,愿意多画也可以。(边画边交流)板书:聪明(或其它词语)愿意和我一起写么?(书空)在书下面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词语,注意尽量把字写工整、写漂亮,注意写字的姿势。(随时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学习就是“随时积累”的意识的培养)7、休息一会儿,看一段小录像。你看了这段录像,你联想到什么?(自由说说和风有关的事物、词语、诗句等等)老师适时指导。你还联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的指导。)8、留个选做作业吧:参加到“比画风”的竞赛中去,把你联想到的和风有关的内容画下来,用彩笔、用电脑都行!再试着用1——2句话说一说或写一写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风,然后,请你的家长或朋友一起来欣赏你的作品。潘老师相信:留心生活,留心我们身边美妙的大自然,勤于动脑,勤于动笔,你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出色!(在作业中,给学生留有更广阔的发挥余地!)《画风》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写好四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完成仿写训练,丰富学生语言。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创新。教学重难点: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写字。(10分钟)板书画风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老师先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1、出示生词,进行游戏。你指我猜。明显忽然眨眼转动雨丝旗杆乌云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呼呼地转动2、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课文写了三个小朋友画风,是哪三个?3、板书赵小艺陈丹宋涛,过渡,咱们来写写三个小朋友的名字。4、指导书写:陈丹艺涛(1)出示陈,陈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耳旁窄一些,右边是东南西北的东,写宽一些,教师板书,学生写。并组词出示:陈旧陈设陈列推陈出新(2)出示丹,组词:牡丹丹桂灵丹妙药……丹和舟比较识记。我们来写一写。(3)艺,谁能记住,组词。说说注意什么,一起写。(4)涛,读词:波涛浪涛也是左右结构,书写同位比一比谁写的好。5。咱们再来呼唤三个小朋友的名字:赵小艺陈丹宋涛(设计意图:巩固生字和生词认读,指导写好三个小朋友的名字。)二、导入内容,探究。(20分钟)1、课文写了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故事,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可以画出来呢?2、请同学们小生读课文,找出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3、出示:赵小艺: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陈丹:说着,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宋涛:宋涛想了想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4、指导读好四句话,三个小朋友是怎样表现出风来的?5、是呀,本来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三个小朋友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没画风却有了风,此时你想对三个小朋友说什么?6、在这三个小朋友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出示句子点拨:宋涛说:谁能画风?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参考资料,少熬夜!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7、出示要求:组内分角色读2——8自然段,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棒,可以加上动作呦。8、学生练习朗读和展示。(设计意图:以图画结合文本进行展现,将学生带进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无限的表现力。通过寻找关键词与朗读引导,学生能在想象的情境中读出自己的体验,突出学习的主体性。)三、仿写训练,积累。(8分钟)1。三个小朋友画风,画出了智慧,咱们也来画风,不仅可以画出智慧,还可以画出一首诗,信不信?2。小组合作: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中;“风来了,风把雨丝吹()了,风藏在()的雨丝里;“风来了,风把旗杆吹()了,风藏在(),风来了,风把风车吹()了,风()风来了,风把(),风()风来了,风把(),风()风来了,风把(),风()(设计意图:以“我是小诗人”为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四、升华主题,拓展。(2分钟)1。总结:同学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要想有所发明和创造就要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让我们来做一个有心人吧。2。作业:春天来了,用你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图画吧!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来了,春天就藏在嫩绿的小草中;春天来了,小树变()了,春天就藏在()……(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作业的训练让学生把生活中所见以诗形式完成,既在语言方面得到了训练,又把学生有课内引到课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