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与改革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并采取各项措施贯彻落实,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来讲是前所未有的形势,也是难得的机遇。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般而言,大学本科阶段设置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这几门课。我们今天主要谈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与改革思路。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工作xx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印发,该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深入,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教材建设取得成效,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xx年的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xx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xx年12月8日晚,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的xx主持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党组提出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将xx年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通过大调研、大提升、大格局等专项工作,推进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xx年6月21日,教育部在xxxx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本为本”就是以本科为根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四个回归”就是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xx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以上是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本科教育工作的一些重要会议和讲话。党中央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短时间内召开多次高规格会议强调思想政治和本科教育工作,表明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对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强烈渴望。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全国各地高校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新高潮,引起了高教界甚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xx年底,教育部完成了新中国思政课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地毯式”大调研。调研发现:86.6%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上思政课;91.8%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自己的思政课教师;91.3%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思政课上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思政课教学总体上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和解决。第一,学校领导层对思政课教学工作非常重视,却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关注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并采取各项措施贯彻落实,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来讲是前所未有的形势,也是难得的机遇。目前,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代表的高校领导层都非常重视思政课教学工作。比如:有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直接由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院长,全面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工作;有的高校成立课程思政课教改领导小组,由书记或校长亲自任组长;还有的高校制定了由校领导带队的常态、严格的听课制度;还有不少高校的校长和党委书记走进思政课课堂,随堂听课进行指导,甚至直接讲课,以身示范。高校思政课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思政课教学受到重视是好事,但教学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的活动,以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培育价值观、引领思想为目的的思政课教学更是如此,或者说更为复杂。所以,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仅靠日常课堂上的45分钟、90分钟,还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等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思政课教学既是知识传播的过程,需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是在建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同时,思政课教授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又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规律。思政课教学应该遵循以上三重规律,如果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及理论,就无法很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是不确定的理论。一般而言,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知识储备等方面可能在教师之上,但他们在思政课讲授及教学质量提高方面未必是专家,因此他们对思政课教学提出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也不一定完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所以,校领导班子听课、讲课、评课、参与指导的前提是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课堂教学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或至少要重视对这些规律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第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受到多元思潮的冲击和影响。xx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思政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为目的。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化以及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流日盛,造成社会思潮多元交汇冲击的局面。从积极意义上讲,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汇,有利于我们借鉴与吸收国外的先进思想,为国家的思想文化发展服务。但这种状况也易于造成人们思想的迷茫与挣扎。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一旦借助网络在校园里广泛传播,思想信念尚不成熟稳定的大学生将更容易出现道德观、政治观与价值观的错位,从而影响到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实现度,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扰和严峻的挑战。第三,青年学生在思政课上表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行为。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党和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从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审定到具体的教学实施,都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特殊关怀。1938年4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要送给学员们两件“礼物”,其中之一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理想,走社会主义道路。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谈到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时说:“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学校的党团组织和所有的教员都要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当代大学生“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比如xx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党和国家的重视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关注和学习,但由于受到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尽管最新调查中的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上思政课,但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和一线教师直接观察到的情况表明,学生们在课堂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问题行为。他们在课上虽然不破坏课堂秩序,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情,也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不会主动影响打扰他人;但会在思政课堂上用笔记本电脑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或者背单词、刷手机看新闻、看微信朋友圈等。他们或许也在学习,但是没有听老师授课。另外,他们虽然看似听课不认真,但是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又精神抖擞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而且回答问题也很具有正能量,能够恰如其分地揣摩老师的心思。如果他们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了,又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总之,在现在的思政课堂上,老师热情高涨、神采飞扬地使出浑身解数,试图使理论知识入学生的脑、入学生的心,与学生自由随意,有一搭没一搭的听课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在思政课上“身虽在,心已远”的状态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持续存在且相对难以解决的困境。第四,高校思政课教师不断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运用了多媒体、手机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并且引入了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可以想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思政课教师会把越来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并不断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形式与手段的探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手段多样使思政课成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现在学生的出勤率和上课抬头率都提高了。当然,出勤率提高有教学管理的功劳。一般情况下,出勤率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为了获得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大部分学生还是会按时出勤的,但他们在课堂上具体做些什么,就是个人的选择了。思政课教学的质量究竟如何?我们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探索,究竟对人才培养有没有起到作用?或者说,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未知数。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学校没有建立科学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少学校认为,只要思政课教师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就是好的,就应该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这样做有利于激发老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会造成一个后果,有些老师的改革只是走形式,或是为了获得利益、荣誉,比如职称晋升等而进行改革。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仅关注教学改革的动机与过程,更加重视教学改革的效果。如果不重视教学改革的效果,教学改革就容易演化为风风光光、轰轰烈烈的表面文章。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回归”,特别是强调要回归常识、回归初心?就是因为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