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变革与展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的高度关注,中医药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融入高校特别是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基本达成共识,并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不断提升融入的成效,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针对性,增进思政课的文化厚度,在赓续中医药文化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守正创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正逢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四周年之际,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回顾新时代十年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变革,并在新的征程上予以展望与谋划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中汲取进一步发展的力量;在展望与谋划中,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功能,致力于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回顾十年变革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第一,思政课从肩负立德树人使命到担当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的双重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学生获得感,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重要使命。中医药院校结合中医药文化特色、学生专业特点,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效解决了中医药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入行。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随着文化在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发重要,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也越发迫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先行代表和示范性路径。这就启发我们,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是作为有效的载体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而且是作为文化主体,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厚植思政课文化底蕴,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第二,思政课从课程教学到特色学科的互为支撑与共生发展。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强调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要擅长用学理分析回应学生,要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和学理,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要讲好道理,除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扎实的功底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学科与知识领域,需要深厚的学理支撑。高等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打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壁垒,开拓学科建设视野,与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等学科间构建融合共生关系,推动特色学科建设,并服务于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在互为支撑、共生发展中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与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第一,从思政课教师到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思政课教师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思政课教师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启发了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构筑。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涉猎领域广、内容深、方法新,需要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在学科、身份等多元化主体的共同参与下,群智群力,依托团队合力,解决理论困惑和教学难题,助推思政课讲深道理、讲透道理和讲活道理,促进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成效。第二,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到多学科多专业的跨界协同提升教学学术水平。思政课教师的学科与专业背景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不断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是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与专业的多元化主体的共同参与下,共同学习与研究融入什么、如何融入等关键性问题,克服各自为政与闭门造车,拓宽视野、深化思维、提升高度,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来解决教学中的理论困惑,并前瞻性地思考教学前沿问题,推进教学与学术良性互动。通过共学共修、协同提升,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培养中医药高水平创新性人才。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更为精准与优化。第一,教学理念上,从教师教得好到与学生学得好相结合。为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思政课针对性,思政课教师收集与运用中医药文化中的案例、故事、视频资料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用心用情地开展课程教学,十分关注教师讲的精彩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亲切叮嘱“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研讨与构建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的关联性,在深度学习、思索与探究中,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交流表达、质疑创新等高阶思维与综合能力,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和使命担当。第二,教学内容上,从宏观驾驭到与微观把握相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为王。思政课教学一直努力探索与挖掘与思政理论相匹配的中医药文化内容。主要根据本科4门必修思政课的基本特点从宏观上选择与之相呼应的中医药文化内容,比如中医思维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医医德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在宏观匹配的基础上,随着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时代需求,则逐渐结合每一门课的重点难点要点从微观上进行了提升与优化。比如,中医辨证思维融入到唯物辩证法中,中医医德融入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讲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讲清楚在融合中如何补充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守正创新等。第三,教学方法上,从思政小课堂到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思政课教师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这鼓励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同样也要结合社会大课堂,使大学生在把握时代脉搏中确立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比如,通过中医药校园文化的熏陶,激发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带领大学生参观蕴含中医药文化的各类博物馆,体验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了解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价值以及趋势,为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精心谋划与实践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的建设。展望未来发展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课程载体。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决定了思政课必须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全面、系统和完整地保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集中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和整体风貌。中医药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调和阴阳、动态平衡、仁爱济世、辨证论治等思想和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他们贯通和融通起来,不断增强理论自觉,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强化中华文化本位意识,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做中医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大思政课建设做了系统的部署。大思政课建设是新征程上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打通教育场域、贯通教育内容是着力点。在教育场域上,扩展课堂半径,突出实践导向,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把思政课的场域有效扩展至社会大舞台,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贯通。比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健康志愿服务、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中国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宣传宣讲等社会实践,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教学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印证支撑,使大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践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教育内容上,一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共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医药文化的融通性、探究两者的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医药文化的双创提供学理支撑和前提保证,扎实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二是高校思政课带动中小学思政课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性地选用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有效实现学段之间的衔接,最终实现从情感、思想、素质到担当的阶梯式递进的思政课一体化目标体系。以常态化和规范化的课程载体形式,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课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也是近期颁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的重要精神。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进一步加强数字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技术支持教学,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智能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创设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构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学习成效。技术支持学习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其中开发和选择教学资源是重要环节。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根据各门课程特征以及学生的关注点,开发适宜于学生学习的各类电子文档、微视频、微电影、动画、网页等多样化学习资料,并进行多链条的拓展和延伸,构建丰富性、层次性、全方位和立体化的网络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中增强中医药文化的时代气息,在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中加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亲和力,在教学资源的层次性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虚拟情境体验,也是技术支持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对诸如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原理、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予以虚拟情境体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情感认同,加强感性认识,提升理性认知,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