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所得税2所得税费用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下同)。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有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两种方法。应付税款法,只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既要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又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体现了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对未来期间计税的影响,即会增加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或是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情况。4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企业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如开办费5、未弥补亏损)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例,乙公司年初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50万元(400-400÷8);计税基础为320万元(400-400÷5)。从当年年末看,乙公司在未来期间自该项资产至少可以取得350万元的经济利益流入,但其中只有32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为未来期间的应纳税金额30万元,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例,丙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果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而税法规定对于类似的资产应以其成本计量,即其计税基础为取得时的成本120万元。丙公司在未来期间自该项资产可以取得的经济利益为100万元,但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20万元,则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差额20万元可以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税金额,从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计税基础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计税基础标的物的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10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11例,丁公司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变为1500万元。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是1000万元。计税基础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为500万。例,乙公司某无形资产原价为160万,无法确定其使用年限,按照会计规定,价值不能摊销;但税法规定按10年摊销。持有1年后,无形资产帐面价值为160万,计税基础160-16=144万。12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确认和偿还,通常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抵扣的金额为零,其计税基础即为帐面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损益,并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帐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13例,甲公司流动负债中包括预收的利息收入100万元。相关的利息收入按收付实现制予以征税。预收帐款-利息收入的计税基础是零。例,乙公司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在当期确认了10万元的预计负债。根据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14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确定1、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公允价值税法:成本2、应收帐款会计:原值-坏账准备税法:原值(特殊行业除外)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公允价值税法:成本154、无形资产会计: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摊销价值;研发支出部分资本化;扣除减值准备税法:使用寿命不确定按10年摊销;研发支出全额扣除;减值准备不扣除5、固定资产会计:扣除减值准备税法:不扣除减值准备6、预计负债会计:预计负债产生的费用计入当期税法:实际发生时允许扣除16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现行税率计算确定的资产,其性质属于预付的税款,在未来期间抵扣应纳税款。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差额,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收益,冲减所得税费用,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反之,则应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并作为递延所得税费用处理,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17*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例,甲公司流动负债中包括预收的利息收入100万元。相关的利息收入已按收付实现制予以征税。预收利息收入的计税基础是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例,乙公司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在当期确认了10万元的预计负债。根据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万。18例,甲公司购入价值5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为0。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照直线法折旧。年末,帐面价值为30000元,计税基础为40000元,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0×25%=250012345会计折旧2000012000720054005400税法折旧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计税基础400003000020000100000账面价值30000180001080054000暂时性差异100001200092004600019第一年末10000×25%=25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贷:所得税费用2500第二年末12000×25%=30003000-2500=5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0贷:所得税费用500第三年末9200×25%=23002300-3000=-700借:所得税费用7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700第四年末4600×25%=11501150-2300=-1150借:所得税费用115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150第五年末0-1150=-1150借:所得税费用115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150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5007001150115020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现行税率计算确定的负债,其性质属于应付的税款,在未来期间转为应纳税款。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差额,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反之,则应冲减递延所得税负债,并作为递延所得税收益处理,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2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例,丁公司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变为1500万元。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是1000万元。计税基础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为500万。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例,乙公司某无形资产原价为160万,无法确定其使用年限,按照会计规定,价值不能摊销;但税法规定按10年摊销。持有1年后,无形资产帐面价值为160万,计税基础160-16=144万。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36万。22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当期在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两个部分组成。用公式表示如下: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3当期所得税费用是指按照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确认的费用。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按所得税法规定的项目计算确定的收益,是计算交纳所得税的依据。由于企业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口径、计算时间可能不一致,因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24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按照准则规定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如罚款支出)±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按照税法规定可税前抵扣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如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之间的差额(股利收入税率不一致)-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如国债利息收入)±其他需要调整的因素(如未弥补的亏损)25*按会计准则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减:(1)超标准的公益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性捐赠。公益性捐赠: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受益单位捐赠。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部分允许扣减。(2)违法经营罚款、被没收财物损失、税收滞纳金。(3)超标准业务招待费。按发生额的6%扣除,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五。(4)广告、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5)各种赞助支出(6)超标准利息支出(7)超标准的薪金支出(8)其他26例,假定乙公司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乙公司确认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金分别为2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25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000P26327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由于暂时性差异的发生或转回而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为递延所得税收益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认为递延所得税收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认为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费用28某企业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帐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如下:项目帐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交易性金融资产150010005002负债1000100合计50010029假定除上述项目外,该企业其它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也不存在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该企业当期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为600万元;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当期所得税费用=600所得税费用=600+125-25=70030借:所得税费用1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2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所得税费用25借:所得税费用6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00综合分录:借:所得税费用700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应交所得税600递延所得税负债125P265例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