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南市纺织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09-2011)纺织业既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又是市场需求面广,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市纺织业起步晚、底子薄、规模小,占工业总量的比例比较低。但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创汇能力、发展地方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高度看,大力发展纺织业具有非常积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当前沿海地区由于土地和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当地政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纺织产业向更具成本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形成基本趋势,这是我市发展纺织业的一次良机。为推动我市纺织业的振兴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纺织业调整与产业振兴规划的方针任务,特编制本规划。一、基本现状与面临的形势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市纺织工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纺织企业50多家,固定资产5亿多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在行业结构上,形成了三大特色板块:产业用类纺织品,以新南港公司和南澳地毯为代表;服装加工类产品,以德高制衣、富华服饰、步瑞吉制衣为代表;棉纺织类产品,以振淮蓬帆、汇通医用纺织为代表。2008年全市纺织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3亿元,比2007年增长41.46%,显著高于工业平均增长水平;创汇150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额的50%以上。从当前的形势看,我市纺织业与全国各地一样,也明显受到-2-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1851.6亿美元,同比增长8.1%,增速同比下滑10.9个百分点。尽管当前发展的压力比较大,但机遇更多。一是国际市场复苏将带动我国纺织业的新一轮发展。国际市场对质优、价廉、物美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高度认可,使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非常稳定,一旦全球经济进入复苏,纺织服装出口必将迎来景气发展。二是国家层面和安徽省高度重视纺织业振兴发展。纺织工业是我国,也是安徽省的传统产业,也是高度关系民生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国家把纺织业列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安徽也将纺织业列为九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三是沿海城市纺织业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并向外转移中低档产品和生产加工环节。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沿海的不少地区来说已失去发展优势。象上海、无锡、绍兴等地的一些大中型纺织企业,积极向技术研发型、贸易服务型的总部经济转型,把生产车间迁往更具成本优势的中小城市或农村,或者建立加工外包、贴牌经营的发展模式。也有一些纺织企业彻底转型,加快发展其他更能体现城市优势、科技含量较高、更具行业前景的产业项目。二、发展优势与主要瓶颈我市发展纺织业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纺织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而且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最近几年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时间距离大大缩短,在承接纺织产业的转移中越来越显示出较好的区位优势。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地成本和用工成本明显低于沿海地区。特别是劳动力素质-3-比较高,当地及临近地区的不少农民工在长三角纺织企业工作,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纺织业的振兴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对外贸易关系发展不充分,发展纺织业的优势条件没有得到业界更多的认识;本地大型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对生产加工缺乏强有力的带动;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比较落后、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大多处于低端生产阶段;纺织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制约了技术改造与扩大规模;对纺织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服务力度不如煤碳电力行业等等。振兴纺织业,必须突破这些瓶颈制约。三、指导思想、振兴目标与发展重点(一)指导思想抓住长三角地区纺织加工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和省实施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机遇,以发展出口加工业和建设批发市场为抓手,主动承接,扩大产能,提高技术,优化升级,培育纺织产业集群,实现淮南纺织业的全面振兴,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二)振兴目标1.保持快速发展。三年平均增速达到30%以上。2011年,全市纺织业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20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2-3亿人民币,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多家。2.初步形成出口加工企业集群。到2011年,引进和培育5家以上出口生产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装备先进的纺织服装企业。-4-3.基本形成从纺纱、面料到纺织服装成品的产业链。通过出口贸易和批发市场带动,引进和培育5家以上规模中等、专业从事纺织、面料生产及印染的企业,与纺织服装成品生产,以及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4.引进和培育自主知名品牌。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引进5个以上的省级及以上自主知名品牌;通过创牌培育与申报宣传,形成5个以上的省级及以上自主知名品牌。(三)发展重点1.以出口与品牌化为导向,加快发展服装加工与装饰纺织品。积极承接长三角等地的产业转移项目,为出口与著名品牌提供加工配套。重点引进中高档出口服装加工项目、国内品牌服装代加工项目、中高档配套型家纺产品项目。进一步推动德高制衣、富华服饰、步瑞吉制衣等规模企业提升设计、加工水平,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向产业链的上中游发展,逐步实现从贴牌到创牌生产。落实德高的“高端ERP信息化建设”、步瑞吉的“年产120万件10条服装生产线改造”等项目建设。重视开发适宜农村和中老年消费的服装产品,培育特色服装品牌。2.以特色化为方向,大力拓展产业用纺织品。把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业发展的新兴领域,重点发展蓬盖类材料、多种网类织物、土工织物、包装材料、医疗卫生保健材料、低压管道的新型复合材料等工业、建筑、汽车用纺织材料和交通运输用织物等。加大对振淮蓬帆的“400打包机生产线技改项目”、新南港公司的“200万米汽车用面料技改项目”、南澳地毯公司的“多组分超吸音隔热材料技改项目”和安徽医用纺织公司的“赛络纺技术改造-5-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装备技术,大力发展宽幅土工布、土工格棚、新型基布、高强高密过滤布、医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等重点产品,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功能化、配套化和复合化,打造优势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3.以精细化为主导,积极发展棉纺、毛纺和面料生产。与长三角地区和合肥市的纱线、面料、成衣企业积极配套,重点承接棉纺、精毛纺和精梳产品项目,“三无一精”项目(即无卷化、无接头纱、无梭织机、精梳纺织品)和规模化生产的面料项目,以及这些企业开发的出口服装用面料、各种产业和装饰用面料、功能性整理面料等生产项目,形成纺织服装完整产业链。配合面料生产,引进纺织印染项目,特别是高品质、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纺织印染技术项目,积极开发和采用抗皱防缩、抗静电、阻燃、仿真、多种纤维复合染料等特种印染后整理技术,提高服装面料的质量和档次。四、配套措施1.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提高产业发展空间容量。通过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拓展,设立纺织服装产业生产基地,用3年时间形成年产3000-5000万件服装加工生产基地,为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打下基础,并为本地纺织服装企业的扩大生产规模和“退城进园”提供布局空间。做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特别要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增强排污处理能力,提高各类纺织项目的承载力。2.加速淮南产业用纺织品集群基地建设。我市现产业纺织品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基础,在省内外汽车生产厂商有一定的销售份-6-额。本着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的原则,应着力发展为汽车工业配套的产业用纺织品,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3.加强与长三角纺织贸易机构和纺织专业市场的联系合作,引导加工项目向淮南转移。增强竞争意识,主动出击,政策吸引,寻找产业转移承接机会。在主要城市和重要纺织服装批发市场,设立窗口,加强宣传与联系。跟踪知名纺织贸易机构和大型纺织企业的发展动向,随时掌握他们的订单状况和产业转移计划。在建设用地、水电配套、税收优惠、企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制订相应的具体配套政策,把政策环境和制度建设作为改善招商引资条件的重要基础工作。4.通过合作方式加快建设淮南纺织服装批发市场。与义乌小商品城、绍兴纺织服装城等地的专业市场开发运营商合作,共同开发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并借助他们的商业网络,进入全国,乃至国际的纺织服务批发贸易市场体系,扩大市场的对外影响。提高纺织服装批发市场的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做好物流运输配套,建立供需信息汇集与发布机制,规范市场管理,吸引批发贸易商进驻。通过“前店后厂”方式,在本地形成后方生产基地,带动纺织服装生产项目的引进、集聚。5.配合纺织出口业的发展,设立海关服务窗口。争取把海关通关、商检、出口退税权限下放到淮南,并与上海等地的出口口岸海关建立电子通关对接,为出口企业提供高效服务。条件成熟时,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申请,争取设立出口贸易加工区、保税区。-7-6.加大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政策支持与服务。纺织服装业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为主。要拓展民营、外资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政、银、企三方合作协调机制,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协助民营、外资企业开展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人力资源需求。对民营、外资企业发展新项目的用地需求,将其用地统一纳入全市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对已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外资企业建立服务专线机制,及时了解和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建立亏损倒闭企业的返税机制及社会保障减负补贴机制,减轻企业经营风险。7.扶优扶强,促进纺织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支持和引导纺织骨干企业创立自主品牌,扩大品牌影响。推行ISO9000、ISO14000、SA8000等系列认证,提高纺织企业及纺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信誉和美誉度。加强企业ERP建设,运用电子商务、现代流通等方式推动营销、物流和服务的创新。在本市的重要公共场所,设立品牌企业形象的公益性广告。对参与国际、全国或省级产品展示活动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资助。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的企业,以及对生产中高档纺织服装的企业,支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鼓励大中型纺织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为抓手,大力推进纺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作。对企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予以一次性配套建设资助。对技术研发中心开展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与自主开发项目,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资助。积极协助纺织企业申报各类国家级、省级的技术创新项目资助和技术进步评奖项目。落实鼓-8-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国家和省的相关财税政策,并加强地方性配套的财税政策。9.发挥好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的建设,组织动员更多的企业参加行业协会,建立以龙头企业负责人为主体的领导人班子,配备高素质的专业服务人员从事协会日常工作。提升服务功能,努力为企业提供规划指导、行业标准、数据统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技术交流、法律咨询等服务。加强对行业发展专题调研,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各项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搭建网上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动态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并为企业提供网络服务,促进企业品牌宣传。分析预测金融危机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健全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和贸易纠纷法律援助机制,更好地承担政府委托的服务工作,加强对全市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与指导、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化解风险,确保企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