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醉翁亭记试讲逐字稿5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醉翁亭记试讲逐字稿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醉翁亭记试讲逐字稿1教学目标:1、识记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2、品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景物之美。3、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背诵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走进本单元,我们在1篇篇文质兼美的古文中汲取古代文化的养分,一个个富有人格魅力的古代文人墨客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崇敬万分:陈涉不甘心受剥削命运的“鸿鹄之志”,柳宗元对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陶渊明对安定平等社会的向往。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从这篇美文中体会失意时的他表现出的旷达的情怀。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和停顿,必要时再书上做标注。2/282.教师出示本科字词投影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教师强调重点滁()壑()琅琊()潺()酿()辄()暝()伛偻()洌()蔌()射者中()弈()觥筹()翳()晦()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同桌各读课文一遍,相互纠正读音错误。5.全班齐读,要求读出节奏和停顿。三、自主合作,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页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划出不解之处。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3.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全班交流解决。4.生一人一句翻译全文,师生同为译者纠错。四、自学交流一:走近醉翁亭,感受景物之美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因而醉翁亭秀丽的景色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诗情画意。划出文中描绘美景的句子,大声朗读。明确;要读出醉翁的欣喜、热爱之情。学生朗读、交流、评价。2.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些自然美景加以形象的描述,并给画面加一个小标题。3/28学生交流、评价。五、自学交流二:小组合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交流完成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1、在美景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在文中画出表现作者之乐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看书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交流明确:除山水之乐外,滁人游乐,太守游乐,太守与游人“同其乐”。2、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你是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醉”与“乐”呢?本文的主旨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写“山水之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寄托,虽然遭受贬谪,但能排除政治失意的悲愤,从山水之中自得其乐。写游人之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政绩,滁人游乐是由于生活安定,太守游乐是由于政务清闲。写太守与游人“同其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理想。可见,作者欣赏山间美丽的景色,与宾客喝酒游戏,对游人的快乐感到高兴,都表现出他的乐趣在于:把滁州治理好,让人民过上和平快乐的生活。这正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六、美点寻踪,当堂达标。学生仿照例句探寻本文的美点所在。例句:美在自然景物呈现的优美的意境,看那山水相映、晦明变化、四季变幻、禽鸟和鸣。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表现手法以及表现的情怀等方面4/28展开探寻交流。七、背诵课文。学生在充分感受到作品美之所在后,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八、作业布置。欧阳修的人生态度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有何不同?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对你有何启发?教后反思:学生不同学习体验的碰撞、冲突、认同,引发学生反思不和谐的原因,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体验和想法,也注意调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课文文本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以一定价值取向的文本积极地影响学生的个人情感,学生最终认识到欧阳修是为“山水之乐”和“百姓之乐”而醉,也就理解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记试讲逐字稿2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2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注释:1、环:环绕。2、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4、皆:副词,都。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6、壑(hè):山谷。7、尤:格外,特别。8、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9、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6/28是琅琊山。10、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11、潺潺(chán):流水声。12、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13、回:回环,曲折环绕。14、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15、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16、然:……的样子。17、临:靠近。18、于:在。19、作:建造。20、名:名词作动词,命名。21、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22、辄(zhé):就,总是。23、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24、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25、曰:叫做。26、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27、乎:相当于“于”。28、得:领会。29、寓:寄托。7/2830、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31、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32、开:消散,散开。33、归:聚拢。34、暝(míng):昏暗。35、晦:昏暗。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37、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38、发:开放。39、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40、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41、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4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4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45、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46、伛偻(yǔ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47、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48、临:来到。8/2849、渔:捕鱼。50、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51、洌(liè):清澈。52、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53、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54、杂然:杂乱的样子。55、陈:摆开,陈列。56、酣:尽情地喝酒。57、丝:弦乐器的代称。58、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59、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60、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61、觥(gōng):酒杯。62、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63、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64、苍颜:容颜苍老。65、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66、已而:随后,不久。67、归:返回,回家。68、翳(yì):遮盖。9/286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70、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71、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7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73、谓:为,是。74、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10/28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醉翁亭记试讲逐字稿3《醉翁亭记》是1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11/28累文言词句。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赏析方法。本设计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目标: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课时安排:1《醉翁亭记》的第二课时。2课型:赏析课。教学步骤: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12/28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2.我们为什么而醉?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13/28酿泉流水图→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