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卤代烃Halogenatedhydrocarbon重点:1、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卤代烃的化学性质2、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分类和性质难点:亲核取代反应历程CH2Cl2CH2Cl2第一节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ClassificationandNomenclatureofHalogenatedHydrocarbon一、卤代烃的分类1.按分子中卤原子所连烃基结构不同,分为:(1)卤代脂肪烃(2)卤代脂环烃(3)卤代芳香烃ClXCH2X饱和卤代烃——卤代烷:R-X不饱和卤代烃卤代烯烃:卤代炔烃:RCH=CHXRCHBrCCCH3卤代脂肪烃2.按分子中所含卤原子数目不同,分为:一卤代烃:CH3Cl多卤代烃:ClCH2CH2Cl、CCl4、CHCl34.按含卤原子种类不同,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R-CH2-XR2CH-XR3C-X仲卤代烃叔卤代烃伯卤代烃一级卤代烃二级卤代烃三级卤代烃()°23°°()()13.按卤素所连的碳原子的类型不同,分为:伯(一级)卤代烃:卤素原子与伯碳原子相连。仲(二级)卤代烃:卤素原子与仲碳原子相连。叔(三级)卤代烃:卤素原子与伯碳原子相连。二、命名1.习惯命名法简单的卤代烃用习惯命名法,称为“卤代某烃”或“某基卤”。CHCl3CH3CH2CH2ClCH32CHClCH33CBr()()三氯甲烷(氯仿)正丙基氯异丙基氯叔丁基溴CH2=CH-CH2BrCH2Cl烯丙基溴氯化苄(苄基氯)2.系统命名法(1)饱和卤代烃的命名①以相应烃为母体,将卤原子或其他支链作为取代基,以含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烷”。②如主链上无支链,则靠近卤原子一端编号。③如主链上连有两个和两个以上卤原子,从靠近卤原子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④如果分子中连有不同取代基(卤原子和支链),从靠近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⑤如卤原子和支链作为取代基离碳链末端等距离时,编号由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编号。⑥命名时,在将取代基的名称和位次按“顺序规则”,小的基团先列出,较优基团后列出,依次写在主链名称之前,列出卤原子和支链等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和名称。例如:CH3-CH2-CH--CH-CH3CH3ClCH3-CH2-CH-CH2-CH-CH2-CH3CH3ClCH3-CH-CH2-CH-CH2-CH3CH3ClCH3-CH2-CH-CH-CH2-CH3BrCl23352434甲基氯戊烷3--2-甲基氯庚烷氯甲基庚烷-5--5-3-3-甲基氯己烷-2-4-氯溴己烷溴氯己烷3-3--4--4-××(2)不饱和卤代烃的命名①选择包含卤原子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②从靠近不饱和键的一端开始编号。③命名时,以烯烃为母体,卤原子为取代基。(3)芳香族卤代烃的命名①苯环直接连有卤原子时,以芳烃为母体,卤原子为取代基,用“邻、间、对”或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次。CH2=CH-CH-CH2-ClCH3ClCH3甲基氯丁烯3-甲基氯丁烯2--3--4--1--1-×甲基氯环己烯4--5-CH3Cl2-氯甲苯②苯环上侧链连有卤原子时,以烷烃为母体,卤原子和芳基作为取代基。有的多卤代烃有其俗名,如CHCl3(氯仿)、CHI3(碘仿)等。CHCH2ClCH32-苯基-1-氯丙烷第二节卤代烃的性质PropertiesofHalogenatedHydrocarbon卤代烃多为液体,少数为气体,不溶于水,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一卤代烷的密度小于1,多卤代烷的密度大于1。一卤代烷的碳数越多,密度越小。碳原子数相同时,按氯代烷、溴代烷、碘代烷的次序密度升高;熔沸点升高。碳原子数相同,卤素种类相同时,按一卤代烃、二卤代烃、三卤代烃的次序,密度升高;熔沸点升高。一、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卤代烷的化学性质活泼,且主要发生在C—X键上。因为:①卤代烷分子中,X电负性很强,分子中C—X键为极性共价键,碳带部分正电荷,易受带正电荷或孤电子对极性试剂的进攻。C-X键发生断裂,卤原子可被其它离子或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分子(如:OH-,CN-,RO-,NH3)等取代,发生水解、氰解、氨解等亲核取代反应。二、卤代烷的化学性质②分子中C—X键的键能(C—F除外)都比C—H键小。键C—HC—ClC—BrC—I键能kJ/mol414339285218故C—X键比C—H键容易断裂而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卤代烷:偶极矩μ()DCH3CH2-ClCH3CH2-BrCH3CH2-ICH3CH32.052.031.910①加NaOH是为了加快反应的进行,使反应完全。②此反应是制备醇的一种方法,但制一般醇无合成价值,可用于制取引入OH比引入卤素困难的醇。(一)取代反应1.水解:伯卤代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主要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RCH2-XNaOHRCH2OHNaX++水3.氰解:伯卤代烷与NaCN或KCN在醇溶液中反应,X原子被-CN取代生成腈(RCN),这个反应称为氰解。2.醇解:伯卤代烷与醇钠在相应的醇中作用,X原子被-OR取代生成醚的反应,称为醇解反应。①反应后分子中增加了一个碳原子,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例如:②CN可进一步转化为–COOH,-CONH2等基团。此法特别适用于制备两个不同烃基的混合醚。例如:R-X+RONaR-OR+NaX''醚回流R'OHCH3I+C2H5ONaCH3OCH2CH3+NaI'醚回流CH3CH2OHRCH2X+NaCNRCH2CN+NaX醇腈CH3CH2Cl+NaCNCH3CH2CN+NaCl乙醇丙腈4.氨解:伯卤代烷与NH3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胺,称为氨解。注意:如果不是用伯卤代烷,而是仲、叔卤代烷,那么与上述四种试剂作用时主要发生的不是取代反应,而是消除反应生成烯烃。例如:(CH3)3C-Cl或NaCN或RONaNH3NaOH或+HCl(CH3)2C=CH2R-X+NH3R-NH2+NH4X(过量)CH3CH2CH2CH2Br+2NH3CH3CH2CH2CH2NH2+NH4Br正丁胺5.与AgNO3醇溶液反应•各种卤代烃的反应次序为:•PhCH2X、CH2=CHCH2X>3°>2°>1°>CH3X>CH2=CHX、PhX•即:烯丙型卤代烃>叔卤代烃>仲卤代烃>伯卤代烃>乙烯型卤代烃室温下立即反应振荡加热后反应加热长时间有反应•不反应烃基相同时,不同卤代烃活性顺序为:RI>RBr>RCl此反应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卤代烷。因为卤原子不同、或烃基不同的卤代烃,其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有差异。R-X+AgNO3醇(二)消除反应-β-消去从分子中脱去一个简单分子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用E表示。卤代烃与强碱(NaOH、KOH)的醇溶液加热作用时,发生消除反应。脱去卤素与β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即脱去一分子卤化氢而生成烯烃。R-CH-CH2+NaOHHX醇HXR-CH-CH-CH-CH-RKOH-HX醇XXHHββ'+2NaOH乙醇R-CH=CH2+NaX+H2O+2NaX+2H2OR-CH=CH-CH=CH-R+2NaX+2H2O(1)消除反应的活性:3°RX2°RX1°RX脱HX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之间进行。(2)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俄国化学家查依采夫总结了以下规律:卤代烷脱卤化氢时,主要是从含氢较少的β-碳原子上脱去氢原子。这个规律称为查依采夫(Sayzeff)规则——即主要产物是生成双键碳上连接烃基最多的烯烃。例如:CH3CH2CH2CHCH3BrKOH,乙醇CH3CH2CH=CHCH3+CH3CH2CH2CH=CH269%31%CH3CH2-C-CH3CH3BrKOH,乙醇CH3CH=CCH3CH3+71%29%CH3CH2CH=CH2CH3ClCH3KOH,乙醇132CH3CH3CH3CH3CH3CH2++主次极少(三)与金属镁的反应卤代烷与镁作用,生成有机镁化合物RMgX的反应,是法国化学家格利雅在1900年发现的。所以把这种有机镁化合物称为格利雅试剂,简称格氏试剂。通常采用RX与金属Mg在无水乙醚中进行反应,制格氏试剂产率达85%-95%。例如:R-X+MgRMgX无水乙醚X=Cl、BrCH3Br+MgCH3MgBr无水乙醚甲基溴化镁说明:①不同卤代烃的反应速率不同,其反应活性顺序为:R-IR-BrRCl但碘烷太贵,氯烷活性最小,所以常用溴代烷来制备格氏试剂。②卤代烷与镁作用生成格氏试剂,该产物不需分离即可直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③许多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例如:水、醇、HX、NH3及1-炔烃等都可以和格氏试剂反应,生成烷烃。所以,制备和使用格氏试剂时,仪器必须干燥,并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作溶剂。RMgX+HOHR-OHHXR-CCH′′HNH2R-H+MgNH2XR-H+MgXXR-H+MgXCR-H+MgORXR-H+MgOHX′′烷烃的制备方法之一CR上述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可用格氏试剂用来测知某化合物中所含活泼氢的数目。可以用定量的甲基碘化镁与一定量的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便可定量地得到甲烷,通过测定甲烷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化合物所含活泼氢的数量,这叫做活泼氢测定法。④保存格氏试剂时必须隔绝空气。⑤格氏试剂的结构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R2Mg、MgX、(RMgX)n多种成分形成的平衡体系混合物,一般用RMgX表示。⑥乙醚的作用是与格氏试剂络合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四氢呋喃(THF)和其他醚类也可作为溶剂。CH3MgI+R-HCH4+RI定量的测定甲烷的体积,可推算出所含活泼氢的个数。一、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反应)实验证明:3°RXCH2=CHCH2X苄卤的水解是按SN1历程进行的。CH3CCH3CH3BrCH3CCH3CH3OH+OH-+Br-V=KCH33C-Br()因其水解反应速度仅与反应物卤代烷的浓度有关,而与亲核试剂的浓度无关,所以称为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反应)。第三节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简介1.反应机理两步反应(SN1反应是分两步完成的)。第一步:第二步:CH3CCH3CH3BrCH3CCH2CH3CH3CCH3CH3Br……δδ+Br-慢过渡态()1+OH-CH3CCH3CH3OHCH3CCH3CH3快CH3CCH2CH3OH……δδ过渡态()2反应的第一步是卤代烃电离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碳正离子再与硷进行第二步反应生成产物。故SN1反应中有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生成。2.SN1反应的能量变化()CH33C-Br+HO-()CH33C-OH()CH33COH()CH33CBr……()CH33C反应进程位能3.SN1反应的立体化学1)外消旋化(构型翻转+构型保持)因:SN1反应第一步生成的碳正离子为平面构型(正电荷的碳原子为sp2杂化的)。第二步亲核试剂向平面任何一面进攻的几率相等。CR1R2R3BrCR1R2R3CR1R2R3OHCR1R2R3HOHOab+构型转化构型保持外消旋体ab2)部分外消旋化(构型翻转构型保持)SN1反应在有些情况下,往往不能完全外消旋化,而是其构型翻转构型保持,因而其反应产物具有旋光性。例如:CC6H13HCBrH3HOCC6H13HCH3H2OCC6H13HOHCH3()-2-溴辛烷辛醇()-2-乙醇60%SN1条件+辛醇()-2-n-n-n-67%33%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实验证明:伯卤代烷的水解反应为SN2历程。RCH2Br+OH-RCH2OH+Br-V=K[RCH2Br][OH-]V=K=水解速度水解常数因为RCH2Br的水解速率与RCH2Br和OH-的浓度有关,所以叫做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1.反应机理一步完成(新键的形成和旧键的断裂同步进行),无中间体生成,经过一个不稳定的“过渡态”。CHBrHHHHHHOCHHHHO+…HOCBr…δδ+Br过渡态其反应过程中的轨道重叠变化如下图所示:HOHOCBrHHHCHHHBrCHHHHOBr+反应成键过程中轨道转变示意图SN22.SN2反应的能量变化SN2反应机理的能量变化可用反应进程—位能曲线图表示如下:HO+CH3BrCH3OH+Br[HOCH3Br]……δδEH反应进程位能反应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