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范例通用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范例通用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范例通用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解释胆大妄为”等词语。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初步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初步感知伽利略的伟大)1.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指名读“伽利略”。指导书写“略”。2.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读题提醒这里的多音字“着”的读音,表示接触的意思。二、初读课文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把课文读通。能干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完成这个填空。(出示)要求:1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完成填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相同条件下,重的铁球先着地”的结论产生(疑问),并当众(试验),证明了(铁球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2.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中还有这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它们吗?着地更正的确胆大妄为2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自己试一试: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解释胆大妄为能将第一组词响亮、准确地读出来,你敢挑战吗?能将四组词语都响亮、准确地读出来吗?谁来挑战?同桌两人互读,帮同学纠正错误。拿起你的笔将你觉得难写的字动手写一写。同位互相检查,请学生出来黑板写。3指导“释、辩”的字形(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4交流填空题。三、再读课文1.学生简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结论产生了怀疑。那亚里士多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2.补充亚里士多德的资料,感受他的伟大。3.师小结:正因为亚里士多德这么伟大,所以,人们把他看成是真理的化身。(板书:真理)现在,就请你再读读课文,找找看,课文中还有哪几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4.(随机出示4个句子)指导:1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2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3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4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5.什么叫“信奉”?他和“相信”有什么区别?举事例让学生明白怀着崇敬的,敬仰的甚至是虔诚的心情,这就是“信奉”。从这几句话的哪些词看出什么是人们十分信奉亚里士多德的?随机解释“违背、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的意思。6.因此,当亚里士多德凭着“自信的直觉”,提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后,在这20xx多年来大家从没有怀疑过,也没想过怀疑,认为这就是真理,因为大家实在是太崇拜他了。可是,在20xx多年后,居然有这么一个不知死活的年轻教授居然敢质疑他们心中的偶像,你认为,当时人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把这种感情放进去读读这几句话?7.为什么人们认为伽利略胆大妄为呢?除了因为亚里士多德知识很渊博,人们很崇拜他以外,还因为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不容许有其他的声音的出现的,否则就会被视为异端,会惹来杀身之祸的。我们从布鲁诺身上就可以知道了。补充当时布鲁诺因坚持真理”日心说”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6.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质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和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且不说试验能否成功,就凭他这样的做法,你想对他说什么?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个角色写一写。旁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戚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自己写,教师巡视指导。2集体交流。3小结。四.留下悬念,启发思考伽利略又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他成功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设计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试验亚里士多德=真理?扎实、灵动的第一课时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地科学态度。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物体从高处落下来有什么规律吗?这篇课文会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二、检查预习: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课文着重讲的是什么人?3、他对谁的话提出了疑问?4、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做了哪些工作?5、实验的结果怎样?三、初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想想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提问:你怎么分段:讲讲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四、人物介绍: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介绍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五、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该段怎样向我们介绍伽利略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寻常”是什么意思?“很不寻常”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常常使老师都很难解答,这说明他善于发现问题,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六、学习课文第二段:1、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人?“信奉”是什么意思?当时的人是怎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为什么要提到这个人物,他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对这样的人提出疑问,需要有相当大的勇气。公开实验时,才会有那么多人嘲笑伽利略,对伽利略敢于怀疑,勇于实验的行动更加赞赏。)七、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启发谈话,激趣: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大一小两个铁球,如果我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有什么结果?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师:你们怎么知道的?是谁得到的这个结论?今天,我们通过这课书的学习,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得出这个结论的。二、默读课文引路: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自然段?三、回忆复习:第1,2自然段讲了什么?四、读第三段:1、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产生怀疑?读出亚里士多德的话,教师出示,学生理解这句话:如果10磅重的铁球是1秒落地的话,1磅重的铁球就会10秒钟落地。3、解伽利略的疑问:从亚里士多德的话中,可以得出哪两个不同的结论?第一个结论是:1磅重的铁球拖住了10磅重的铁球,使捆在一起的2个铁球落下的速度减慢。板书:如果……那么……演示,解释:因为1磅重的铁球拖住的力是向上拽的,等于10磅重的铁球减轻了1磅重量。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减轻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慢。可以用图来表示:还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第二个结论是什么意思?板书:如果……就……用图可以表示:用数学式子表示:谁能仿照第一个结论说说道理吗?生:因为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铁球本身的重量就增加了1磅。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增加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师:你对这两个结论有什么看法?生:同一件事的两个结论正好相反,是矛盾的,说不通。师:伽利略也觉得说不通,那么他是怎样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呢?五、学习第四段:1、学生读第四节:其他同学思考:伽利略得出了什么结论?结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无关。2、对照前面亚里士多德的话,伽利略的结论与之完全相反,这个结论是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统治了两千多年的结论,是前所未有的,真是了不起。3、他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呢?“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伽利略的结论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通过科学实验反复求证之后得到的。4、伽利略在向亚里士多德挑战时,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伽利略当时很年轻,却已经有了相当的功底。”5、他为什么要做公开的试验?既为了宣布试验结果,也为了启发大家破除迷信,不顾自己这样宣布,会面临人们怎样的责备。(二)人们对于伽利略的公开实验持什么态度?“是……还是……”解词:胆大妄为、固执人们为什么对伽利略有这样的评价?人们这时认为谁的话是对的?(三)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对照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塔下的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的沸腾场面。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惊讶得呼喊起来。这句话与别的不同,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理解文中得“才”这句话是比喻句吗?“像”是什么意思?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权威们学识渊博,懂得比一般人要多,应该尊重权威们得意见。但是,权威说的“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不能盲目迷信权威,伽利略公开试验使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是多么重要啊!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查找的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伽利略这样做需要多大的勇气。六.总结中心思想:课文讲述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铁球的轻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同”这句话产生了怀疑,通过分析和试验,公开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试验,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表现了伽利略的敢于破除迷信,坚持科学试验的精神。七、课后作业完成课本后面的作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由于受年龄及生活经历的限制,对亚里斯多德的话及伽利略分析了亚里斯多德的话后,推出的两个结论不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段课文的内容,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一、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句子要从关键词语着手,弄懂了关键词语的意思,学生对句子的意思就有了初步的印象。本节教学开始,要求学生先读文章,然后填空,最后理解。1、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_________,速度是__________。”2、伽利略却怀疑这句话: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___落得快,落下的速度应当比_______的铁球____;但是,如果把拴在一同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______,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____的____铁球。二、从逻辑上着手,帮助学生理清层次课文第三段逻辑性很强,抓住这一特点结合课后问题第三题,可以这样设计提问。1、“伽利略却怀疑这句话”中的“这句话”是指哪句话?2、伽利略怎样分析“这句话”的?3、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两个结论后,他是怎么想的?这三个问题展现了人物的整个思维过程。即:怀疑→分析→用事实证明。利用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板书:怀疑──分析并推出两个结论──想用事实证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懂得一点逻辑知识,又要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正确解决问题。三、实物演示,提高认识实物演示就是用具体的动作和语言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表达出来,进一步提高认识。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老师指名个别学生用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上台表演。第二步,四人为一小组,轮换表演。四、画图,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画图,就是依照句子的描述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即再造想象。利用再造想象,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具体、更生动,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