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课程编码:7050201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64适用专业:会计学《基础会计学》(ElementaryAccounting)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基础会计学》是为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专业品格,强化专业意识,并通过一定的实务操作技能实训,训练其实际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学专业的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总论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产生及其动因;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的发展;会计的涵义及其特点;会计的职能。第二节会计目标与会计基本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规范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等式及其意义。第五节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学科体系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会计核算各种专门方法之间的联系;会计学科体系。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及其动因;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的发展;会计学科体系。理解:会计的涵义及其特点;会计目标;会计基本规范;会计核算各种专门方法之间的联系。掌握: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分类及其编号。第二节账户账户的概念;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账户的基本结构。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会计科目的编号。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计科目的分类。第三章复式记账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记账方法概述记账方法的演进;单式记账及其特点;复式记账的概念;复式记账的特点。第二节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内容;账户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的概念及其意义;会计分录的种类及其编制方法;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方法。第三节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概念和要点;平行登记结果核对的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单式记账法的特点。理解: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账户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的意义;会计分录的意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特点和优缺点;借贷记账法的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平行登记的要点。第四章会计凭证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会计凭证的概念;会计凭证的分类。第二节原始凭证原始凭证的概念和意义;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及其分类;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和方法;原始凭证的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概念和意义;记账凭证的种类与一般格式;填制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记账凭证的审核。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及其一般格式。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审核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会计凭证的分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第五章会计处理基础与会计循环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会计处理基础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及其运用;收付实现制的概念及其运用。第二节会计循环会计循环的意义;会计循环的步骤。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循环的意义。理解:会计循环的步骤。掌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概念及其运用。第六章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企业设立与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实收资本业务的核算;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业务的核算;发行债券业务的核算。第二节生产经营准备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增加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及其核算方法;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入账价值的确定;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发出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及其核算。现金管理的主要规定;现金收付业务的核算;银行账户的开设和管理;银行结算方式及其基本规定。第三节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第四节生产经营过程其他业务的核算周转材料的核算;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第五节商品销售过程的核算收入的确认及分类;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第六节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企业财务成果的构成;财务成果形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年终“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的转销及未分配利润的计算。第七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意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概念及构成;银行账户的开设和管理;银行结算方式及其基本规定。理解:实收资本的基本规定;费用的分类;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方法。掌握:企业接受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借款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增加、折旧、减少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发出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期间费用的内容;收入的确认及分类;企业财务成果的构成和计算;财务成果形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第七章会计账簿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账簿的意义和种类账簿的概念和意义;设置账簿的原则;账簿按用途的分类;账簿按外表形式的分类。第二节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账簿的基本要素;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分类账的设置与格式。第三节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账簿启用及登写的规则;更正错账的规则和方法。第四节结账和对账结账的目的和方法;对账的目的和内容。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账簿的意义及其设置原则。理解:账簿登写的规则。掌握:账簿分类的方法;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总分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更正错账的方法;结账的目的和方法;对账的目的和内容。第八章财产清查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财产清查的概念及其意义;财产清查的种类;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财产物资盘存制度与财产清查的方法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含义及其优缺点;财产物资实物、现金、银行存款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理解: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财产清查的种类及其适用性;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第二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内容、优缺点及其适用性;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凭证和账簿设置的要求。第三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内容、优缺点及其适用性;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凭证和账簿设置的要求。第四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内容、优缺点及其适用性;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凭证和账簿设置的要求。2.教学基本要求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和意义;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设置要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内容、优缺点及其适用性;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其适用性;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分析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财务报告的意义及其组成;编制财务报告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其意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第三节利润表利润表的概念及其意义;利润表的结构;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及其意义;现金流量的分类;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第五节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告分析的意义;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财务评价指标及其计算。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意义;现金流量的分类;现金流量表的结构;财务报告分析的意义和基本方法。理解:财务报告的分类和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主要财务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掌握:财务报告的组成极其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意义、结构及其编制方法;利润表的概念、意义、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会计工作组织的含义;科学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第二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会计工作的组织方式;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其职责;会计人员的职责;会计人员的任职要求及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第三节会计档案管理与工作交接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定;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保管;会计工作交接的基本要求。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会计人员的任职要求和专业技术职务。理解:会计机构设置的要求。掌握:会计人员的职责;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定;会计工作交接的基本要求。三、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后续课程:会计基础实训;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专业实习(1)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和各篇章(节)学时分配章节内容总学时讲授学时实验学时第一章总论66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2第三章复式记账66第四章会计凭证532第五章会计处理基础与会计循环22第六章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2424第七章会计账簿642第八章财产清查22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33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与分析642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22合计64586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演示与板书相结合,并进行一定的实务操作训练。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刘永祥等编,《基础会计》,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教学参考资料:①陈国辉、迟旭升编,《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②财政部会计资格评审中心,《初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七、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法: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本课程总评成绩按百分制计算,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根据完成作业、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和完成课内实验等情况综合评定。八、其它问题的说明本课程课内实验的考核成绩计入平时成绩。大纲撰写人:刘永祥刘桂春大纲审阅人:胡立新田翠香系负责人:刘永祥学院负责人:刘婉立制定(修订)日期: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