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随着我国会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颁布实施,财务会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一门课程中已无法容纳,因此,有必要将财务会计分成《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中级财务会计主要讲授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高级财务会计则在此基础上,主要讲授特殊业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专题。各章内容相对独立。(二)教学目的高级财务会计学是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是会计学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解决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领域中的高、深、难、特四大问题。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等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了解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构成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各种特殊会计业务的特点、处理原则,运用特殊的方法程序处理企业复杂及特殊业务,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会计专门课题的能力。(三)教学时数及分配表本课程教学总时数72学时。(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授、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五)面向专业本课程面向会计学院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会计电算化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等高年级本科开设。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本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从理论上理解高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区别,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相关理论问题、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还要力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有总括了解,为学生独立研究问题创造条件。(二)教学内容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及其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关系;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范围和内容;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方法。第一节高级财务会计及其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关系一、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1、高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传统财务会计基础之上,对一些新出现、有特殊性、打破一般财务会计观念、且必须处理的业务进行反映和控制的财务会计。它与传统财务会计互相补充,共同构成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2、研究高级财务会计的作用二、高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1、两者间的联系2、两者间的区别第二节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一、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基础的特征二、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1、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前提2、会计原则的强化和延伸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三节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一、特殊会计主体的业务二、特殊会计期间的业务三、特殊计量方式的业务四、其他带有特殊性的业务第四节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方法一、以财务会计学为起点,进行深层次研究二、以各个有特色的会计业务为核心,进行专题探讨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业务分析与实例演示(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授、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外币折算(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授外币业务的基本纲领内容,主要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以及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记帐本位币、外币等基本概念;理解外币业务核算的基本程序;掌握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帐务处理;外币业务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帐务处理;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等。(二)教学内容外币业务核算的基本程序;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帐务处理;外币业务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帐务处理;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第一节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一、记账本位币的定义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使用该环境中的货币最能反映企业的主要交易的经济结果。二、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1、是从日常活动收入现金的角度看,所选择的货币能够对企业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起主要作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销售计价和结算。2、是从日常活动支出现金的角度看,所选择的该货币能够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这些费用的计价和结算。3、是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三、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1、境外经营的含义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2、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权。(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四、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一、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1、账户的设置2、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1、即期汇率的选择2、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1、初始确认2、期末调整或结算(1)货币性项目(2)非货币性项目第三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一、境外财务报表折算1、折算方法2、特殊项目的处理二、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情况下外币财务报表折算1、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确定2、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境外财务报表的折算(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述(2)利润表项目的重述三、境外经营的处置(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授、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4学时第三章债务重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理解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掌握各种债务重组方式下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债务重组的定义及重组方式一、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任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其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作出让步的事项。二、债务重组方式1、以资产清偿债务2、债务转为资本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4、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三、债务重组日债务重组日即为债务重组完成日,即债务人履行协议或法院裁定,将相关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将债务转为资本或修改后的偿债条件开始执行的日期。第二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一、以资产清偿债务1、以现金清偿债务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1)以库存材料、商品产品抵偿债务(2)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3)以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抵偿债务二、将债务转为资本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1、不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2、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四、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授、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4学时第四章借款费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借款费用的概念及确认原则,理解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界定及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掌握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掌握借款费用的账务处理及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二)教学内容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借款费用的账务处理及其信息披露的要求。第一节借款费用的概述一、借款费用的范围1、借款费用的定义: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它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2、借款费用的范围(1)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2)因借款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摊销(3)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4)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二、借款的范围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一、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二、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时间三、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第三节借款费用的计量一、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二、借款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三、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授、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4学时第五章或有事项(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或有事项、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概念,理解其特点,掌握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掌握或有事项的披露。(二)教学内容或有事项、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概念及特点,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或有事项的披露。第一节或有事项概述一、或有事项概念及其特点1、或有事项的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的事项。2、或有事项的特点(1)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2)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3)或有事项的结果须由未来事项决定二、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1、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的计量。2、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第二节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一、或有事项的确认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二、或有事项的计量1、最佳估计数的确定2、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3、预计负债计量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风险和不确定性(2)货币时间价值(3)未来事项三、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第三节或有事项会计的具体运用一、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二、债务担保三、产品质量保证四、亏损合同五、重组业务第四节或有事项的列报一、预计负债的列报二、或有负债的列报三、或有资产的列报(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授、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4学时第六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理解货币性资产和非货非性资产的概念,掌握商业实质的判断,在两种计量模式下,掌握不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掌握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二、教学内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货币性资产和非货非性资产的概念,商业实质的判断,不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2、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3、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一、确认和计量的原则1、公允价值应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2、账面价值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非货币性交换,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做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二、商业实质的判断1、判断条件(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2、关联方之间交换资产与商业实质的关系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二、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三、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授、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4学时第七章所得税会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所得税会计;理解资产计税基础、负债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性资产;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掌握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二、教学内容所得税会计、资产计税基础、负债计税基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