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什么是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应怎样正确运用?一、全面理解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一)谨慎性原则的概念。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企业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或是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度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我们都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记录和确认,而对没有肯定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尽可能少计或不计,真正体现资产、负债的含义,以免使会计报表所反映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乐观预测和盲目决策。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它是在保守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意味着消极保守,更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它是保守主义的“扬弃”,是对客观性原则的补充。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却奉行适度保守的会计处理。(二)谨慎性原则的作用。谨慎性原则的科学运用能对会计信息的价值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会计信息不透明、不真实的现象相当严重。财政部于1996年发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在第二章第二节中专门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其无疑成为会计诚信的法规保障。笔者认为,强化企业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要求适度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将对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的会计信息。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避免管理者过于乐观估计各方面因素,有利于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能力。另外,从宏观角度看,采用谨慎性原则也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全面、更审慎地分析经济形势,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关系,这也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创造和谐社会的需要。(三)谨慎性原则的地位。尽管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个修正性原则,但它却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之中,并成为广大会计人员长期的会计处理行为规范。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会计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前景已经趋于全球化,它的协调与统一也逐步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阶段。面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我们要按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现状及特点,既要最大限度地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还要立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不能照搬照抄国际会计准则,坚持我国特色,保护我国利益。二、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主要涉及到对它的谨慎程度来把握问题。我们必须在会计实务中充分体现和使用谨慎性原则,同时又要防止片面强调谨慎性原则而过度使用,甚至是滥用的情况。首先,充分贯彻谨慎性原则。由于企业所面临的会计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即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所处的环境也是不同的。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会计政策则赋予企业一定的选择权。那么,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做到对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进行充分体现的要求,则往往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把握。笔者认为:要贯彻谨慎性原则,还是有必要在提高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同时,适当压缩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其次,防止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但是,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主要是针对会计环境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提出的,所以对它的运用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绝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就会有悖于会计思想的真实性与公允性,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相反还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成为一种会计假账。例如:在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中,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将研究和开发费用在发生当期直接费用化,只有在研发成功并取得无形资产时,才可以将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中介费用予以资本化,在一定期限内予以摊销,而对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披露并没有任何明确要求。尽管某项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能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处理的确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的,但是如果该项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非常巨大,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则会对当期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这很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也必将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目前,研究与开发费用越来越体现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更是如此,这样的会计政策很容易挫伤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而在其他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比如日本是允许将这部分费用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或是部分资本化的。美国虽然也要求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成本却做出了特别规定,一旦技术可行性得以确认,就可以确认该项费用为资产。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这项会计政策就是谨慎过度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进行一些改革,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也不失为好的借鉴对象。总而言之,只有在会计核算中能够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才能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从而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依据按照登记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又因其构成要素的不同而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都是由单式记账法逐步发展、演变为复式记账法的。(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它是一种不完整的简易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一般只记录银钱收付和债权债务结算业务,有时也登记实物。需要什么资料登记什么资料,账户与账户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也没有相互对应平衡的概念。单式记账法只能反映经济业务的一个侧面,会计记录之间不存在相互勾稽关系,因此,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演变而来的。这种记账方法是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在复式记账法下,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对应的账户中作双重记录。因此,账户之间存在相互勾稽关系,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可以用试算平衡的方法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复式记账方法有多种,如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其中收付记账法又分为现金收付记账法和资金收付记账法等。我国预算会计曾经长期采用收付记账法,从1998年起,预算会计全部改为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它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的金额作双重的记录;其次,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稳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科学的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的优点: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处理经济业务,能够把所有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这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账户记录还可以完整地、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上进行记录,这样,所有账户的有关发生额必然保持一种平衡关系。根据这种必然相等的关系,就可以检查账户中记录是否正确,便于及时查找原因,加以更正。应用复式记账法记录各项经济业务,还可以通过账户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复式记账法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从编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都要运用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符号、账户分类、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等方面的差异,主要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遵循着与国家财务报告趋同的原则,在中国颁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有30项是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其中17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的计量属性。然而,推广一年后,观察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并不广泛。究其原因,对公允价值的理解仍然存在较多的欠缺。本文根据过去一年公允价值使用中存在的不当理解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有了好的理解才会恰当地运用。一、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解公允价值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中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中的一种。在解释公允价值之前,有必要对计量属性做简单介绍。(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从会计的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美国FASB在1984年发布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详细论述了计量属性思想。普遍认可的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五种。我国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二)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解我国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首先,公允价值强调公平交易。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是不存在强迫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是不存在清算销售、不存在关联方交易和其他特殊特定利益关系情况下结算的金额,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性双方为合理的动机进行交易,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公平的交易价格,这种达成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其次,可靠计量。在以公允价值确定资产或债务的金额的时候,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保证根据公允价值确定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二、公允价值的正确理解(一)公允价值更侧重于相关性,仍然无法达到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两个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也希望会计信息达到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虽然相比之下,公允价值比其他计量属性有进步的地方,但仍然不能达到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时点和特定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认定,使得决策信息更加相关。然而,由于并非所有的资产或负债都具有活跃的市场,比如,企业合并中的无形资产、养老金成本、生物资产等等,通常这些资产和负债的判定需要依赖于管理者关于未来的假设并且使用估计模型。(二)公允价值的判定前提是有序交易,不是公平交易所谓公平交易是指不存在特别或特殊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交易,市场主体是熟悉情况、不关联、自愿的买卖双方,能够独立进行交易的行为。有序交易强调在市场上充分披露以及资产或负债持有者的主动性,不仅不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更不存在交易双方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而公平交易则仅仅强调交易本身的非强迫性。相对来说,有序交易涵盖的范围更广一些,能够包含公平交易的概念,这也使得公允价值的出现,在衡量和评价计量结果时更加严密和具有说服力。公允价值是在计量当日假定双方意欲进行的一项交易的价格,双方在有序市场上,有确定承诺但未进行实际交易时对资产和负债的交换价格的判断。它在后续计量时对没有实际交易发生的资产和负债,或者有发生实际交易但价格不合理的资产和负债的价格进行估计。后续计量中假设交易的运用,不仅与其定义中公允价值是销售资产/转移负债的脱手价格的界定一致,并且能直接反映市场对资产未来流入和负债未来流出的预期,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直接联系。(三)公允价值并不会增加公司税收负担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并将不同资产负债表日一些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将导致上市公司确认一些“未实现的损益”。许多人因此担心这种做法将增加上市公司的税收负担。根据准则的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一规定意味着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已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债务法。根据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只要所得税法维持其原有的计税基础,即使上市公司在会计核算上改按公允价值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也不会增加税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