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桃花源记教案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桃花源记教案1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教学难点:文章的主题。预习要求:1、给下列字注音:缘旷豁髫诣骥2、朗读并试背课文。教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一,导入新课: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二,检查预习:1、找学生朗诵课文。2、给下列字注音:缘旷豁髫诣骥集体订正三、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疏导: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总结可以讨论问题: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总结明确: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板书: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教案2一、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⑵、德育目标: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题;顺畅地诵读课文。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共两课时)五、教学过程1、回顾旧课2、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朗读节奏。3、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文章共四节,按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故事开端(1),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第二部分:故事发展(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第三部分:故事结局(4),写渔人离开及再访桃花源。可见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4、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把学生分组,角色扮演渔人和桃花源人,模拟采访和受访,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深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蕴涵的思想。示例:A、渔人采访桃花源人⑴、能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情况吗?⑵、请问你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⑶、请问你们这里有什么风俗习惯吗?⑷、当我来到这里时,你们有何感受呢?⑸、我离开时,你们有什么要叮嘱的呢?B、桃花源人采访渔人⑴、你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⑵、桃花源给你什么印象呢?⑶、桃花源人给你什么感受呢?⑷、你是否也想永远留在桃花源呢?⑸、你对外人说出桃花源是出于什么目的呢?5、迁移探究⑴、问题一:桃花源人因不满当时纷乱、不安的先秦社会,躲避到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满老师、同学的时候,也仿效桃花源人,逃学、旷课,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吗?⑵、问题二、《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生活的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若把本文推荐给现任美国总统布什,会怎样呢?试着写一段话,想像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映。6、总结:本文通过虚拟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动乱社会的厌恶和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7、布置作业:背诵课文8、板书设计:故事开端(1)发现桃花源安居乐业故事发展(2、3)进入桃花源宁静祥和理想社会故事结局(4)离开、再访桃花源桃花源记教案3教学目标:1.学会用积累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2.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教材分析: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勾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这个虚幻的桃花源里欣赏风景,更要在此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由于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课上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做好领路人,让学生如临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社会理想。故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利用学文言文的方法积累常用文言知识。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新课标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诵读法、想像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美的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处,走进陶渊明的内心去理解他写作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也来创作,得到能力的提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说,师补充)三、出示学习目标(2课时的总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四、稍作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诵读课文。(1)自读。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2)指名读,点评。2.了解文意。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质疑求助——归纳整理如(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3)通假字(4)一词多义(5)同义词(6)成语(7)句子翻译(8)故事内容等。五、课堂提高,优化练习请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角度,自选一个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描绘,不少于200字。六、总结得失,练习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