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探讨刘新仕(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75001)[摘要]会计信息是企业资源的替代变量,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会计信息产权缺失是导致信息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会计信息产权依附于企业的产权,是企业产权的延伸,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并未改变会计信息产权的私人性,只是改变了产权的行使方式。公众公司的会计信息表现为公共物品的特征只是一种表象,是现实条件下高额的交易费用所致,其本质属性仍然是私人性的。会计信息产权的私人性为信息的市场化交易创造了条件,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付费消费提供了技术支持。[关键词]会计信息产权私人产权交易费用市场化交易会计信息是影响经济决策的关键变量,其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资本市场中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国内外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的数宗造假案,已严重影响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学者也在不懈地探索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技术性和规范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措施,但对会计信息供求失衡的根本性原因----会计信息产权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纷争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借助于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会计信息的产权归属及其市场化交易的改革。一、研究现状综述我国关于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7年,刘峰对会计信息产权的利益主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界定。1998年,杜兴强提供了关于会计信息产权的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畸形性问题,2002年在其《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专著中,提出了会计信息产权发轫于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等观点。随后关于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研究的文章不时地见诸于期刊,对会计信息的产权属性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其一,会计信息属于私人产权,市场机制是配置会计信息资源的基本手段。但对究竟谁应该拥有会计信息产权,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企业资源投入者拥有会计信息的产权(杜兴强,2002),会计信息天然的产权所有者应该是企业的股东(陈冬华,2000),股东拥有会计信息的终极索取权(乔旭东,2001)。也有人认为经营者是会计信息的天然所有者,对会计信息具有原始产权,企业相应地拥有会计信息的法人产权(王升、王平心,2003)。还有人主张会计信息是属于企业法人实体所有(蒋尧明、王庆芳,2002),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拥有会计信息产品的原始所有权(吴水澎、秦勉,2004)。其二,会计信息具有双重产权,会计信息产品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双重属性(Watts、Zimmerman,中译本1999,黄世忠等,2002)。公众公司的会计信息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非公众公司的会计信息产品是私人物品(陈汉文等,2001);会计信息产品在目前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等条件成熟时则将恢复其私人产品的属性(蒋尧明、罗新华,2003)。其三,会计信息属于集体产权。公共物品性质并非会计信息的天然和本质属性,可以通过以俱乐部形式实现的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改变会计信息的物品属性(夏成才、王雄元,2004)。此外,还有人主张会计信息的产权属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职工等都是会计信息产权的所有者。不同的观点产生于对会计信息本质属性的不同理解,导出了不同的信息供求机制。二、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必要性产权作为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与资源的稀缺性相关联的,是为了界定人们利用稀缺资源之间关系而存在的。当资源非常充足时,排他性产权的界定是没有必要的;只有当资源的稀缺性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为了合理的配置资源,以满足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才需要通过建立产权制度来界定人们在利用稀缺资源中的权利关系。“对一个人产权的更完整界定减少了不确定性,并会增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使用”(菲吕博腾、配杰威齐,1972)。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分配,代表着一种利益分配的格局,代表着一种获取利益的权利,一旦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会计信息“面纱”背后蕴涵的各项权利就凸现出来。也正是由于这种利益的纷争,才需要明确界定究竟谁应该拥有会计信息的产权,获取相应的收益,谁应该被排除在这种权力之外。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尚不尽人意,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产权不清应该是所有问题的诱因。会计信息产权的缺失不仅导致了信息的外部性无法实现内部化,制约了信息生产的积极性和信息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监督的弱化,缺乏产权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主动监督,监管机构的监督缺乏经济动力,监督的外部性导致“搭便车”行为盛行,最终结果是管理者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信息,与需求者的期望相去甚远,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供需失衡,影响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科斯定理揭示了当交易费用为正时,权力的初始界定和调整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会计信息作为一种有用的资源,其交易费用毫无疑问为正,会计信息产权的合理界定直接影响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1。只有明晰会计信息的产权,才能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实现信息供给的成本收益对称,尽力缩小会计信息的“公共领域”,降低信息交易中“攫租”行为,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会计信息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发挥。三、会计信息产权是企业产权的延伸会计信息是对企业所拥有资源及其使用情况的反映,是企业资源状况的替代变量。会计信息产权是企业产权的延伸,企业产权的界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产权归属。(一)会计信息是企业资源的替代变量企业是一系列资源所有者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其中股东贡献财务资本、债权人贡献资金使用权、职工贡献劳动力使用权、国家贡献生存环境、管理者贡献人力资本等,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契约连接在一起,共同组建成企业。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经济实体,受托经营管理这些资源,并定期向资源所有者报告资源的使用效益。会计信息作为企业所拥有资源及其使用效果的表现形式,自然就成为企业与其资源提供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资源提供者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使用资源的状况,而企业则通过提供会计信息来换取资源提供者的信任,获得更多或继续使用资源的权利。因此,会计信息作为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替代变量,其真正价值体现在双方建立的互信关系上,正是这种互信机制促进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不等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单独存在,作为投入,其产出是产品或者劳务,体现为企业的价值增量。而会计信息作为信息资源,它主要是企业其他资源价值量变化的替代变量,它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主要通过降低决策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提高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效率来实现其价值。会计信息通过加工实现增值,通过传递不断扩展,通过使用产生效益。会计信息的稀缺性必然衍生出利益相关者对其的交易行为,而交易的前提必须界定其产权。(二)会计信息产权是企业产权的延伸“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阿尔钦,1965),它不是指一般的物质实体,而是抽象的社会关系,“是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E.G.菲吕博腾、S.配杰威齐,1972)。产权是用来界定人们在经1实证会计研究业已表明,在订立契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确起着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WattsandZimmerman,1986)。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相互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其重要性在于“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登姆塞茨,1967)。一个完整的产权包含着附着在有形物品或服务上的一组权利束,主要有对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能,其中占有权与使用权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收益权与处分权的行使则导致了产权的价值运动。产权的完整性可以产权主体对其所具有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来衡量。根据产权的归属对象,一般将其划分为私人产权、社团产权、集体产权和公共产权。私人产权是指将权利完全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来行使,即个人完全拥有资源的排他性权利,它可以同附着在其他资源上的类似权利相交换。私人产权并不意味着所有与资源有关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它可以由两个或多个人拥有,只是每个人拥有互不重合的不同权利,其关键在于对所有权利的行使的决策完全是私人做出的;社团产权即共同体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同样的权利,但对共同体外的任何成员具有排他性。相对于私人产权,社团产权在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某一资源来为自已服务,且如何行使权利的决定无需事先与他人协商,但每个人都没有权力声明这个资源是属于他的财产。社团产权属于各成员组成的社团,而不属于该社团的各个成员;集体产权与社团产权较为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由集体的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行使做出规则和约束。凡是对集体表决的决策不能同意或自己的意见不能得到反映的,可以转让其权利;公共产权是将财产的权利界定为公众行使,即任何人在行使对公共资源的某项选择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公共产权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阿尔钦认为,“企业是各个合作性所有者的资源通过合约所形成的相关的集合”,“企业的产出并不是每个特定的合作性投入的分产出之和,而是由一个团体所生产的不可分解的没有归属的价值”。因此,对于一些由分别所有的资源所联合生产的物品,不可能识别或确定在最终产出价值中每一种资源分别生产了多少。现代企业生产所使用的资源不是属于某一个人,而属于企业整体,股东集团(而不是股东个人)拥有企业的终极所有权。股份公司的股份代表了典型的可转让的集体产权,这是保证公司效率的重要制度安排(张军,94)。会计信息作为企业整体资源使用状况的替代变量,也不能具体区分出每个股东所拥有的产权份额,只能作为整体归属于股东集团所有,具有集体产权的属性。集体产权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私人产权,每个人将其拥有的部分产权贡献出来,通过放弃部分产权的控制权,来分享他人贡献的部分产权,从而获得较多产权的使用权和收益权。集体产权只是改变了私人产权的行使方式,由产权主体个人行使转变为委托他人行使,没有改变产权的私人性质。四、会计信息产权的私人属性及其界定(1)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没有改变会计信息的私人产权属性在独资企业中,由于业主对企业的资源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资源的产出全部归业主支配,实现了控制权与索取权的统一,会计信息作为反映企业资源及其变化的代码,作为资源的附着物,理应归属于业主个人所有。业主拥有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及由此产生的其他权利,会计信息的产权具有明显的私人性。企业外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无条件的要求业主对外披露会计信息,除非发生资源的交换行为2。在合伙企业中,尽管每个合伙人实际拥有的股份并不一定相等,但他们共同控制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共享收益,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也实现了统一,每个合伙人都有权获取企业的会计信息,且不影响其他合伙人的分享额,但对合伙人之外的主体或人士具有明显排他性,会计信息的私人性质没有改变。每个业主对会计信息拥有的产权是基于其对合伙企业资源所拥有的产权,从理论上讲,每个业主只能拥有与其投入资源相对应的部分信息的产2这里的交换行为是指广义的交换,不仅包括一般商品、服务的交换,也包括资金借贷、取得企业生存环境等交换。如企业为了取得银行贷款,银行可能会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正是用会计信息来交换银行资金的使用权。权,但由于部分信息产权的行使没有任何价值,而每个业主对会计信息整体产权的行使势必受到其他业主的制约,从而形成了共有产权,具有集体产权的属性。合伙企业会计信息只作为资源交换的代价向外界提供。随着公司制企业的产生,企业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一的私人性,是典型的“集体产权结构”。企业的资本由为数众多的股东提供,且股东处于变动状态,每个股东将其资源的使用权、处置权等部分产权委托给管理者行使3,而不像合伙企业由业主自己掌管。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拥有法人财产权,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股东集团作为企业的终极所有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形成为委托—代理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