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第一节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途径•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自行开发软件–独立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第二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试运行•概念–试运行是会计核算软件中的最初阶段,是手工和计算机并行记帐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是对会计核算软件的检验,也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程度的检验、会计机构和人员调整、配备的过程。•内容–清理和规范会计业务工作内容–调整会计机构和人员的配置–系统初始化–人机并行–替代手工记帐一、清理和规范会计业务工作内容•会计核算程序的规范化•科目编号的规范化•凭证的规范化•帐户清理•成本核算方法的规范化•企业内部部门间业务程序的规范化二、调整会计机构和人员的配置•岗位设置–基本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系统管理–电算审查–数据分析–档案管理•自行开发软件的单位应增设的岗位–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维护员–硬件维护员三、系统初始化•工作要求–根据上述整理的手工会计核算资料,按具体会计软件的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各项会计核算的初始化工作•系统初始内容–初始的内容因软件而定四、人机并行•注意–尽可能使用软件提供的各个功能模块–要按日常会计核算的要求每日处理会计数据–要按电算化会计正常的人员配置要求操作系统–对错帐的更改要养成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修改的习惯五、替代手工•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进行会计核算双轨运行三个月以上,保存有完整的与手工处理一致的数据资料–配有专用的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配有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相适应的专职人员,其中上机操作人员已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以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取得财政部门核发的有关培训合格证书–要有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替代手工记帐后,凭证、帐簿、报表资料的生成–记帐凭证的生成方式•手工填制记帐凭证输入计算机•直接在计算机上填制记帐凭证,并打印输出装订存档(企业一般采用的方式)–帐表的生成一般应打印输出•总帐可以用“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代替•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每天打印,为了保证存档帐簿的整齐,月底也可再次打印•明细帐簿则可按实际情况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帐簿也可在年底集中一次打印第三节建立电算化会计内部管理制度•内容–岗位分工制度–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岗位分工制度•作用–根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处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确定岗位、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和权限•具体内容–会计电算化主管责任制–软件操作员责任制–审核记帐员责任制–系统管理员责任制–电算审查人员责任制–数据分析员责任制–会计档案保管员责任制二、操作管理制度•作用–根据会计工作流程及软件操作规程,具体规定上机操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具体内容–计算机使用管理–上机操作管理–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三、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作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正确地运行•具体内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会计软件和系统软件的维护–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四、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作用–保证会计数据、系统开发资料和会计软件系统的安全、可靠和保密•具体内容–会计帐簿、报表的生成和管理–安全和保密措施第四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内容–系统维护的内容–系统维护工作的制度一、系统维护的内容•内容–硬件维护–软件维护–代码系统维护–数据文件维护(一)硬件维护•目的–保证硬件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内容–对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及机房各种辅助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工作(二)软件维护•目的–保证软件正常运行•种类–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三)代码系统维护•目的–通过对代码系统的结构及内容进行扩充、修改等处理,满足会计数据处理的需要•内容–代码系统内容维护–代码系统结构维护(四)数据文件维护•目的–通过对数据文件的结构及内容进行扩充、修改等处理,保证数据文件能满足会计数据处理的需要•内容–数据文件内容维护–数据文件结构维护二、系统维护工作的制度•种类–硬件维护–利用应用软件进行维护–对系统进行直接修改的制度(一)利用应用软件进行维护的制度•利用应用软件进行维护的特点–不涉及到软件的结构和具体程序,也称日常维护•系统日常维护制度的重点–建立各具体维护内容的责任分工制度–进行工作权限控制(二)对系统进行直接修改的制度•步骤–提出修改申请–修改申请的分析–系统修改的实施–系统审批–项目转换•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实施返回内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