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1)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发生及完成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记账经济业务算账报账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2)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取得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基本内容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重要作用与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构成了会计的控制系统,确保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核算与监督的关系:核算是最基本的,是监督的基础;监督又是核算的质量保证。会计的扩展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在不断地扩展,在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会计还具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和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1)会计预测;(2)会计决策;(3)会计分析;(4)会计考评。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①②③④⑤⑥会计报表现金日记账⑤转账凭证付款凭证收款凭证原始凭证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核算核算对象:会计要素核算依据:会计准则核算方法: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如何计价:计量标准核算要求:会计前提与质量要求一、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的对象——可概括为特定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特定单位的资金(价值)运动。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监督资金运动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的项目,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大类。会计要素的内容1.资产(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资产的基本特征A是由过去交易、事项所形成的B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C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企业会计要素的内容1.资产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2)负债的基本特征A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B负债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C清偿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项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短期借款应付项目应交税费预计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应付股利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3.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所有者权益A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B投资者有权按投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等C投资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的权利净资产企业资产总额负债形成投资者投资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实收资本(投资者根据章程或合同约定直接投入部分)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现的利润中留存企业部分)未分配利润(已经实现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所有者权益利润(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4.收入(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特征收入B可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如以销售的产品抵债)或二者兼而有之A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获得C可增加利润,因而也可增加所有者权益D仅指属于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代收款项等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汽车的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企业销售积压材料的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统称为营业收入。5.费用(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的特征费用C由于费用会减少利润,因而最终会减少所有者权益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耗费已发生(应负担)或已成为事实(已支付款项)B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费用的分类按经济用途分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费用的分类营业税金及附加6.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问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6.利润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是实现会计反映职能,分类、系统的反映会计对象的需要。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3.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会计核算核算对象:会计要素核算依据:会计准则核算方法: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如何计价:计量标准核算要求:会计前提与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则,也是评价会计工作的准绳。我国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997年起,陆续制定发布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核算核算对象:会计要素核算依据:会计准则核算方法: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如何计价:计量标准核算要求:会计前提与质量要求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的方程式。•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费用利润收入1.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归纳起来有四种基本类型:(1)资产与权益(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2)资产与权益(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3)资产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变,(4)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有增有减,资产不变。2.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会计等式的意义:会计等式及其反映的经济关系,是设置帐户体系、复式记帐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结论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法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方法。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的方法,通常只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以及应收、应付款的结算。复式记帐法——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记录的记帐方法。1、复式记帐法基本特征:(1)需要设置完整的帐户体系。(2)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起码两个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3)可以对一定时期会计账户的记录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国际通用的记账方法,也是我国法定记账方法复式记帐法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了如下规律:实收资本银行存款固定资产2200022000(1)1000010000(4)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原材料40004000(2)10001000(3)20002000(5)1、1月5日投资者追加投入资本金22000元,款项当即存入银行。2、1月10日购入原材料4000元,货款尚未支付。3、1月15日开出支票1000元归还所欠货款。4、1月20日购入设备一台计1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5、1月22日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2000元,直接用借款归还应付供应单位的货款。复式(借贷)记帐的原理如图所示会计核算核算对象:会计要素核算依据:会计准则核算方法: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如何计价:计量标准核算要求:会计前提与质量要求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记录并在会计主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买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买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领计量。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会计核算核算对象:会计要素核算依据:会计准则核算方法: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如何计价:计量标准核算要求:会计前提与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权责发生制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立场,即解决了会计人员为谁核算的问题。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不会面临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企业对资产按取得时的成本计价,按照自己的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务,对多期受益的费用支出进行摊配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它是“会计分期”假设、权责发生制等建立的基础。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使会计核算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它使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及时性和谨慎性等的建立成为可能。4、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权利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