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ES 36-2021 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13.020.10CCSZ04团体标准T/CSES36—2021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linesforhealthriskassessmentofregio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2021-09-30发布2021-09-30实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T/CSES36—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评估程序...........................................................................25评估方案制定.......................................................................46数据收集与评估.....................................................................47暴露评估...........................................................................58危害评估...........................................................................69风险表征...........................................................................610评估报告编制......................................................................8附录A(规范性)推荐暴露评估模型及参数赋值...........................................9附录B(资料性)特征污染物健康效应与毒性参数........................................13附录C(规范性)毒性参数推导方法....................................................28参考文献.............................................................................29T/CSES36—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云江、向明灯、于紫玲、凌海波、易川、张景鑫、李苇苇、向荟圯、刘芬、向罗京、汤国锋、姜伟、朱晓辉、郑晶。T/CSES36—20211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的程序、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区域环境中化学性污染物慢性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本文件不适用于放射性物质、致病性生物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以及化学性污染物急性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5.3—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839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横断面调查HJ875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HJ1111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环境与健康横断面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63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区域环境污染regio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在一个或多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由于人类的工业生产或其它各类社会活动排放的有害物质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出自然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characteristicpollutantsofhealthrisk在区域环境内,从众多环境污染物中筛选出的具有潜在污染源,人群暴露途径明确、暴露水平高、健康危害大的环境污染物。不确定性分析uncertaintyanalysis识别健康风险评估全过程不确定性的来源,并对数据收集与评估、暴露评估、危害评估和风险表征过程中不确定性进行定性描述或定量分析。不确定系数uncertaintyfactorT/CSES36—20212在推导毒性参数过程中,为减少由动物实验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性、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质量因素等引起的不确定性而设置的转换系数。4评估程序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包括评估方案制定、数据收集与评估、暴露评估、危害评估和风险表征。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程序见图1。a)评估方案制定。在开展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前,风险评估人员应制定系统完整的评估方案,确定评估目的、评估范围、数据获取方法、评估内容及要求等;b)数据收集与评估。主要采取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两种方式,获取评估区域基本资料、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影响程度、重点关注目标人群和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等基础数据;c)暴露评估。对人群暴露于环境介质中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的时间、频率和暴露量进行测量、估算或预测的过程,包括确定区域多介质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浓度、暴露途径以及可能受影响的人群;d)危害评估。危害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和危害表征。危害识别是对现有毒理学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的充分分析,确认评估污染物导致的健康危害特性;危害表征是对污染物暴露和健康相关终点关系的分析,也是对危害识别中确定的健康效应终点在人群中发生的定量评估;e)风险表征。综合暴露评估、危害识别和危害表征结果,定量计算健康风险大小并分析不确定性。T/CSES36—20213图1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程序T/CSES36—202145评估方案制定评估方案制定主要包括明确评估目的、确定评估范围、确定数据获取方法、明确评估内容及要求,并制定系统完整的评估方案:a)明确评估目的。开展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前,评估人员应与风险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明确评估所要支撑的工作目标或管理需求;b)确定评估范围。基于不同评估目的,确定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的评估范围,包括评估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重点关注环境污染物、目标人群等,具体要求按照HJ1111执行;c)确定数据获取方法。根据评估目的及评估范围,确定环境数据、暴露数据及毒性数据的获取方法。评估时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料,必要时开展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d)明确评估内容及要求。结合待评估的行政或地理区域内环境污染概况及人群暴露特征,明确数据收集与评估、暴露评估、危害评估和风险表征各过程的工作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制定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方案;e)确定评估方案。在确定上述内容基础上,充分征求风险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咨询论证,确定最终评估方案。6数据收集与评估数据收集与评估的工作内容数据收集与评估的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与调查、数据评估及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筛选。资料收集与调查6.2.1基本资料评估区域基本资料的收集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资料、环境资料、健康资料等:a)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文和气象等;b)社会经济资料包括人口构成和分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等;c)环境资料包括污染源排放特征、污染程度及其影响范围、污染物类型、主要污染物种类、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环境因素等;d)健康资料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疾病监测、卫生统计年鉴及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调查报告等。6.2.2环境监测或调查数据6.2.2.1环境监测数据收集主要包括环境现状或历史质量监测数据,以及由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所保存和发布的其他资料,如环境质量公报等。6.2.2.2当现有环境监测数据不足以支持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时,则开展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或监测。调查或监测时需明确重点关注区域、环境介质、污染类型等内容,具体要求可按照HJ839执行。其中,重点关注区域应根据区域主要排放源及其可能的影响范围、暴露人群分布等确定;重点关注环境介质应包括目前受污染的介质和通过迁移途径可能受污染物的介质;重点关注污染类型可分为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或复合污染三种类型。6.2.3模型预测数据6.2.3.1当现有环境监测或调查数据不充分时,可采用模型预测数据作为评估数据的补充。模型预测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收集污染源排放及环境质量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环境归趋模型模拟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计算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6.2.3.2环境归趋模拟宜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的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式法等,如HJ2.2、HJ2.3、HJ610推荐的相关大气、地表水、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模拟模型数据。T/CSES36—202156.2.4暴露相关基础数据收集人群分布、时间-活动模式等基础数据,分析人群暴露环境污染物的方式与特点,初步识别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途径,一般包括呼吸吸入、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三种途径。数据评估数据评估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质量评价及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等,具体方法可按照《环境与健康横断面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指南》要求执行。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筛选根据区域环境污染调查与监测数据,初步确定目标污染物清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情况、污染源及环境行为、健康危害程度等,筛选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a)环境暴露情况:选择检出率和环境暴露浓度较高的污染物;b)污染源及环境行为:选择有潜在污染源并有较明确暴露途径的污染物,以及在环境中难降解,易于生物累积和具有环境持久性的污染物;c)健康危害程度:选择国内外已公布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和优控污染物,以及其它毒性效应和健康危害较大的污染物。7暴露评估暴露评估的工作内容暴露评估的工作内容包括确定暴露人群和暴露途径、选择合适的暴露评估模型、确定暴露参数和评估暴露剂量。暴露人群与暴露途径确定开展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时,应根据污染源排放特征、环境污染特征、人群分布及时间活动模式等,确定目标污染物的暴露人群与暴露途径,建立暴露情景。本文件规定了人群呼吸吸入、经口摄入及皮肤接触等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暴露途径,主要包括吸入环境空气/室内空气、经口摄入农畜水产品、经口摄入土壤/室内积尘、经口饮用地表水/地下水、皮肤接触土壤/室内积尘、皮肤接触地表水/地下水。暴露模型选择区域多介质环境中单一污染物不同暴露途径的暴露模型及选择如下:a)经呼吸道吸入途径对于单一污染物,暴露人群可经呼吸道吸入室内(外)空气中的污染物,计算污染物暴露浓度的推荐模型见附录A中的公式(A.1)。b)经消化道摄入途径对于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