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1266—2022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ollutioncontrolonthecompostingofbio-waste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2022-11-25发布2022-11-28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学兔兔—2022i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25收集、贮存、运输污染控制要求.................................................................................................................26预处理和发酵过程污染控制要求.................................................................................................................27环境和污染物监测要求.................................................................................................................................38运行管理要求.................................................................................................................................................4附录A(规范性附录)好氧呼吸量测试方法...............................................................................................5附录B(规范性附录)堆肥产物中塑料类杂质含量和面积的测试方法...................................................9学兔兔—2022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和指导生物质废物堆肥的污染控制,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的总体要求,收集、贮存、运输、预处理和发酵过程的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以及监测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同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2年11月25日批准。本标准自2022年11月28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学兔兔—20221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的总体要求,收集、贮存、运输、预处理和发酵过程的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以及监测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的收集、贮存、运输、预处理和发酵过程的污染控制,可作为生物质废物堆肥有关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运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等的技术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33891绿化用有机基质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HJ/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209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NY/T525有机肥料《国家危险废物名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生物质废物bio-waste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园林废物和不可回收的纸类,农业固体废物中的畜禽粪便、秸秆和其他作物残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沼渣及食品加工废物等源于生物质的固体废物。学兔兔—202223.2堆肥处理aerobiccomposting在受控的有氧和保温环境中,通过微生物代谢(发酵)使生物质废物中的可降解组分分解的过程。3.3不可生物降解杂质non-biodegradableimpurities堆肥原料中含有的各种合成材料颗粒物和粒径大于5mm的无机颗粒物。3.4密闭式堆肥装置closedcompostingequipment堆肥发酵空间具有密闭性的堆肥装置,包括各种反应器式、集装箱式、隧道式堆肥设备等。3.5敞开式堆肥装置opencompostingequipment堆肥发酵空间不具备密闭性的堆肥装置,包括各种置于防风雨棚架内的条垛式、翻堆槽式堆肥装置等。3.6半密闭式堆肥装置semi-closedcompostingequipment置于密闭构筑物内的条垛式、翻堆槽式等堆肥装置。4总体要求4.1应根据后续堆肥方式对生物质废物的要求,对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4.2危险废物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残余物不得直接进入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4.3堆肥处理适用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园林废物和不可回收的纸类,农业固体废物中的畜禽粪便、秸秆和其他作物残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沼渣及食品加工废物。5收集、贮存、运输污染控制要求5.1采用堆肥方式进行处理的生物质废物,宜在源头进行分类收集并设置明显标识。5.2在生物质废物的贮存、运输过程中,应根据其类型采取适当的密闭措施,避免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废物洒落、气味泄漏和液体滴漏。5.3生物质废物的贮存装置应能有效收集装置内的渗沥液。在不影响发酵效果的条件下,可将渗沥液作为堆肥原料送入发酵装置处理。5.4生物质废物卸料和贮存场所地面应做防渗处理,须无阻水、存水缺陷。6预处理和发酵过程污染控制要求6.1生物质废物的预处理工艺包括分选、破碎和混合等,应满足以下要求:a)生物质废物的预处理装置应设置局部密闭和气体收集装置;b)预处理产生的渗沥液和不可生物降解杂质应收集后进行处理。6.2生物质废物预处理后进入堆肥装置时,不可生物降解杂质质量百分数应低于5%。6.3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应满足以下要求:a)堆肥主发酵装置内的物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宜大于50mm;b)堆肥主发酵装置内的温度及持续时间应满足表1的要求;c)堆肥熟化发酵装置应保持有氧条件,发酵堆体空隙中气体的氧含量(体积比)应大于5%。学兔兔—20223表1堆肥主发酵装置内的温度和持续时间要求达到温度≥65℃≥55℃持续时间≥3日≥5日6.4生物质废物堆肥主发酵装置产生的臭气应进行收集,不同类型堆肥装置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a)密闭式堆肥装置,应保证装置的气密性;b)敞开式堆肥装置,应通过表面密闭覆盖和负压通风方式有效收集气体;c)半密闭式堆肥装置,应在构筑物内采用负压方式有效收集气体,室内保持5Pa~10Pa的负压。6.5生物质废物堆肥设施应配备相应的废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将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过程产生的渗沥液和清洗废水收集并处理后排放,收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应进行收集。排放的废水应根据受纳水体功能或纳管要求,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关排放标准。6.6堆肥处理各环节收集的气体应进行除尘和脱臭处理,达到GB14554和GB16297或地方相关排放标准的规定后方可排放。脱臭处理宜优先采用腐熟堆肥床过滤技术。6.7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除尘装置和脱臭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堆肥装置的进料,及时检修,尽快恢复正常。如果无法修复,应停止堆肥装置运行,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堆肥装置污染物排放。6.8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应根据设备特征,配备噪声控制措施,保障周界噪声符合GB3096的规定。6.9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产物的污染物含量应满足以下控制要求:a)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的,应符合GB18918的要求;b)以其他类型生物质废物为原料的,应符合GB/T33891的要求。6.10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产物土地利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应符合GB38400的要求;b)种子发芽指数应符合NY/T525的要求;c)好氧呼吸量不超过20mgO2/(g有机物);d)杂质含量指标:杂质(粒径>2mm的玻璃、塑料、金属、橡胶)质量百分数不超过0.5%(以干燥样计),塑料类杂质(粒径>2mm)质量百分数不超过0.1%(以干燥样计),塑料类杂质面积质量比不超过25cm2/(kg湿堆肥)。7环境和污染物监测要求7.1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运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自行监测的规定及本标准的要求,对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进行环境和污染物监测。运营单位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可自行进行监测,也可委托其他有资质的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监测。7.2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的监测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a)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的臭气监测采样应按照GB/T16157、HJ905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符合HJ/T397的要求;b)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的废水监测采样应按照HJ91.1规定的方法进行;c)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运营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采样应按照HJ1209规定的方法进行;d)生物质废物堆肥的原料和产物的监测采样应按照HJ/T20的方法进行,测试方法除已有标准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