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武汉四月调考质量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4月考学科存在问题基础较薄弱答题不规范语文学科二调与四调对比:结果:从数据看,难度区分度一样。最高分127分,比二调低5分。从前27%和后27%看,均分相差27.65,优秀与一般泾渭分明。可见,对语文学科传统认识已经颠覆,语文得分是混不来的,这是高考语文命题的总体走向。教学与考试的紧密联系,会越来越体现充分。让15%的考生做不完的间接验证。实际上:四调试题有一定难度。与二调比,去掉作文增长的2.31分,实际状态就是比较符合试卷情况的。与2021年高考语文的实际状态大体吻合。最难的大题:现代文阅读1原因:文本阅读的能力与解题能力高度融合,以理解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的要求在2021年的新高考1卷中体现分明。本次调考特别突出了这一要求。文本选材范围的不熟悉程度和学术化倾向,极大提升了对阅读能力、阅读积累、阅读视野的要求,选择题命制由过去的转述为主转变为以表述为主、主观题命制强调必备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准确性、关联性、熟练性以及试题设置与文本的整体性、精确性的联系,都对能力要求提出了新要求,考生的不适应、教学的经验型是主要原因。最难的小题:第11题(文常)。原因:识记本来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但考试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成为了一道难题,调考如此,高考往往也如此。这与固化命题有关,怪不得师生。现代文阅读1得分对比:四调均分二调均分1.652.260.351.212.391.742.11.93.043.311--5题1---5题四调均分二调均分1.041.03第11小题得分比较建议:1.少点语文的花哨,多点准确而深入的引导。2.相信备考是有成效的。走好最后的一截路,语文不是多一天少一天无关紧要那么肤浅的事。3.规律性强化不在套路,而在套路形成过程的指导、强化,加深印象。4.文本阅读的指导依然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5.必备知识的理解性掌握依然是解题的第一把钥匙。“整合知识”在整个备考中都要作为第一抓手。6.“以理解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是现在讲题的第一依据。得分最低的小题失分原因:•过于依赖空间向量法,而忽视了位置关系、度量关系的转化才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尤其是动态问题)的关键;•不能将所研究的几何体转化为规则的几何体(或放置在其中),考生的几何直观想象能力较弱,归根结底是模型思想欠缺的原因;得分率:15.4%数学学科得分最低的大题失分原因:•本题处于压轴的位置,不少考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解决第二问;•未能将含参的导函数化简到最简形式,缺乏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的本质是化简);•没有掌握必要的三角函数恒等变形技巧,且缺乏将含多元目标式转化为一元式的意识;得分率:(1)59.7%(2)2.67%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陌生且复杂的数学情境,考生普遍存在信心不足、思考缺乏一般性策略作指引且难以深入等问题;•不少考生都花费了不少时间研究但最终解题失败,说明思维的连贯性、灵活性都需要着重培育;后期教学建议:•对于解决综合性问题,要立足相关问题领域,以凸显数学的本质;•对于典型数学问题,要作“一般策略+具体策略优选”的教学示范;•对于不同层次的考生,要分层规划和指导,让他们尽量多得分,轻松得分。•1.四调最难小题:•第58题(难度0.01---去年国家考试院评价试题大会时,负责人明确说明,各科允许有少量试题难度在0.10以下,使顶尖学生脱颖而出。因此,特设置此题。)•失分原因:•所在句子的英文表达,与常见的不太一样,且需要看懂整个句子,才能正确答题。英语学科•2.四调最难大题:•阅读C篇(满分10分,均分3.92)•失分原因:•1)文章介绍了一个新出现的词汇“phubbing”、它的含义及语言学家们对其进行的研究。虽然文中有其含义的表述,但部分考生对这个词汇还是感觉陌生,导致整个语篇阅读困难;•2)四个问题,两个推断,一个段落主旨大意,一个文章主旨大意,没有简单的问题,都属于中档题和难题。•3.存在的共性问题:•1)对语篇主要考查整体理解的要求认识不够;•2)最后阶段的备考,训练题还是以各地的“山寨题”为主;•3)对词汇的理解,很少使用英文释义,以记忆汉语翻译为主;•4)部分试题,做题时间明显偏少,比如试题第三部分语言运用。•4.教学建议:•1)强化对语篇整体理解的意识,阅读文章时,大脑中要有文章的结构图;•2)最后阶段的备考,训练题必须以往年高考题为主,尤其是阅读和语言运用两个部分;•3)最后阶段关键词汇的记忆和理解,需要英文释义;•4)第三部分语言运用,尤其是第二节语法题,不能3分钟做完,至少5分钟完成这道15分的大题。参考答案失分原因试题分析实测难度0.31。本题运用经典素材(弹簧模型)深刻考查了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简谐运动或功能关系,是一道力学小综合试题。立意新颖,创新力度大,科学思维能力要求高,用以鉴别最优秀的学生。试题原题-11题试题原题参考答案失分原因试题分析第1问,零分率30.37%,偏高。教师应倡导学生勇于破零,以提升高考得分。第2问,全卷最难试题,用以区分最优秀学生,达成测试目的。物理高考全国卷全卷易中难比例约为3:5:2,全卷难度系数0.45-0.55,全卷有20%的较难题和难题,是高考全国卷的通识。至于去年湖北卷过于简单,可看做是偶然性。共性问题1.规范答题有待加强2.非智力因素得分有待提升3.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仍是重中之重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化,授学生以“网”(2)解题方法程序化,授学生以“渔”(3)总结“二级结论”,授学生以“鱼”(4)提升课堂品质,授学生以“味”最难的选择题(平均分0.63):2.汉文帝时既设诸子专书博士,也设专经博士,鲁人申培、燕人韩婴等被立为专经博士;汉景帝时,齐人辕固生以明《诗》被立为博士,胡毋生以明《公羊春秋》而为博士,伏生弟子张生以治《书》为博士。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儒学(C)A.确立了正统地位B.呈现世俗化趋势C.有利于休养生息D.规范了伦理秩序失分原因:(1)基础知识没过关:儒学的发展(2)历史理解有欠缺:儒学与休养生息的关系(儒学的民本思想与道的无为而治)(3)解题技巧不娴熟:排除法一、历史考试情况最难的主观题(平均分5.59)20.【历史的多元解释】(12分)材料一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摘编自李贽《藏书》材料二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与中国》(1937年10月)材料三整个19世纪,儒学在西方的形象每况愈下,直至堕入黑暗深渊。20世纪前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德国这样对人的困境感到绝望,德国再次形成了一个尊孔的学术团体。这些德国思想家认为“孔子最让人景仰的是道德人格的完全独立,不受外部金钱或权威的影响”“欧洲应该像孔子所追求那样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摘编自方厚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以上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请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的视角出发,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评分建议:论题3分+阐述8分+结论1分论题:时代变迁影响人们对孔子的评价阐述:明代后期,封建专制统治逐渐走向僵化;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李贽,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这一时期的陈独秀,从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出发,认为孔子思想是近于科学的。20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世界大战的战败,德国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德国思想家希望借助孔子思想,缓解现代化困境,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综上,历史解释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时代的不同导致对人物评价的多元化。失分原因:(1)论题没有围绕“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或者完全跑题,或者论题语言表述不规范(2)所阐述的史实不清甚至错误,特别是对材料二的运用出现时空错位二、共性问题与改进建议1.知识掌握不够精准以核心概念为抓手,强化阶段特征理解以阶段特征为重点,强化必备知识落实2.能力发展不够严谨抓住高考试卷中的关键词进行强化训练重视逻辑解题:问题逻辑、事实逻辑、答题逻辑落实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的原则与方法3.素养养成不够灵活强化素养内涵、要求的理解研究素养考查主要路径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考点考查概率错因分析应对策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必考知识点不能建立图像信息与必备知识的联系、不会有效利用基本原理进行计算启迪学生读懂“简单”图像背后深刻而复杂的原理选项分布(%)难度区分度ABCD1612175727630.440.489.3812.6533.3344.46√1.化学典例剖析之——选择题CH3OCH3-12e-+16OH-=2CO32-+11H2O8.4题号第一空第二空得分(4分)0.55典型错误产物CO32-写成CO2、空白其他错误答案、少数写成8.39、空白错因分析未能准确捕捉题设关键信息本空为全卷最后一空,没时间对陌生情境和化学计算的恐惧,放弃应对策略做好审题关键信息的标注建立优秀学生解答结构性难题的信心2.化学典例剖析之——非选择题3.化学考情问题①对教材知识理解不深,不能将题设信息与必备知识进行对接②对化学实验体验不足,不能准确描述实验操作和预测实验现象③对陌生情境天然恐惧,不能透过情境寻觅考查的核心知识点④对答题规范重视不足,导致优秀学生失去了满分或高分的机会4.化学备考建议①关注教科书,回归知识本源、实验操作、规范标准②建立学生自信,穿透情境的迷雾,寻觅考查的必备知识③基于本班学情,设计五节好课,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④综合考虑试题总难度、梯度和友好性,建立考生的信心政治选择题失分原因分析01题号答案选项ABCD13D选率11.7815.4731.7840.9413.更小的栅极尺寸能让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带来芯片性能的提升。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巧妙利用石墨烯薄膜超薄的单原子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作为栅极,通过石墨烯侧向电场来控制垂直的MoS2沟道开关,首次实现了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突破了过去对晶体管栅极5纳米是一个极限的认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认识总是在科学实验活动中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的过程③要坚持批判性思维,敢于破除原有理论,开拓新境界④要坚持创新思维,认识事物本质联系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失分原因:1.知识理解能力欠缺。①是对知识的不合逻辑的推导。2.定势思维。②仅仅“继承已有知识”不合乎辩证法,但加上“超越”就成立了。主观题失分原因分析0217.(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西方国家“规锁”发展中国家行为予以批驳。(8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802.4530.570.047.680.310.16本题失分原因1.经济全球化知识欠缺或不能灵活应用。很难精准地依据材料信息答出“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阻碍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2.无法从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3.很多学生不会做批驳类试题。主客观题共性失分原因分析031.必备知识有漏洞,部分知识理解不透彻,灵活应变能力有待提高。2.关键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审题能力和精准调用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3.对部分时政的理解有待强化。4.答案的规范性有待完善。备考建议04总:问题导向,高效备考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方面建议:1.知识方面:(1)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加强记忆;(2)强化、巩固核心主干知识;(3)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已做试题积累高频考点高频用语,尤其对自己经常想不到的观点强化理解和记忆。(4)对于顶尖学生,要求全面牢固掌握基础知识。2.能力方面:针对学生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1)坚持看练讲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2)针对学生欠缺的能力做课堂专项训练,提高课堂效率。(3)要从各地模拟试题中精选新题,训练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3.时政方面:(1)帮助学生梳理一年来的重大时政热点。(2)及时补充最新的时政热点,如全国统

1 / 9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