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双减”工作开展情况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区“双减”办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印发《区教体局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作业研制与使用情况纳入日常教研工作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统筹学生家庭作业时间,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学进度、作业布置基本一致,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同样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方面。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积极拓宽课后服务渠道。课后服务师资以本校教职工为主,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临时聘请退休教师、体育教练、文艺科普工作者等校外专业人员139人参与校内课后服务。探索推广线上学习服务,目前,区教育云平台学校和教师空间使用率达到98%,学生空间开通率达到80%,平台资源总量超过500万个。特别是疫情期间,区云平台共发布1846节优质课程和配套学习资源,日均访问用户接近9万人次。2022年,荣获“省课后服务示范区”。三是重拳出击,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立区“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印发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暑期攻坚”实施方案,明确了治理任务、时间节点及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坚决防止前期治理校外培训成果反弹。根据《市教育体育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校外培训机构分类重新审批登记和管理权分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区教体局把40家有办学许可证的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正式移交给区文广旅局;对暑期排查出来的300家面向中小学生培训的机构(含托管班),分别移交文广旅、科工、体育和市场监管等部门,由相关部门对机构进行检查和登记,对不符合要求的督促整改或取缔,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四是营造氛围,加强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做好“双减”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增强广大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可和理解。区“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发布关于举报“双减”工作违规行为的公告,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针对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办班或在培训机构兼职以及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几类情况接受举报。各学校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方式,向社会大众及家长群体宣传国家“双减”政策、科学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积极推动家长思想从育“分”向育“人”转变,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二、存在的困难随着打击力度增大,部分培训班举办者从“地上”转为“地下”,隐形变异从事违规学科类培训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地点越来越隐蔽,存在查处难度不断增大的问题。同时,部分家长仍存在功利的教育观念,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努力学习,拿到高学历,从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家长似乎固定了孩子的成长轨道,希望孩子每一步都可以在自己的美好愿景之上。“双减”政策之下,小学不允许公布期末考试分数,常常以等级划分,这不断引发着家长的焦虑情绪,因为并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具体水平为何。此外,课后作业和考试的减少,附加课程的减少,让家长更加担心孩子会落后。于是,“减负”似乎变成了“增负”。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区教体系统将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双减”工作部署,巩固成果防反弹,提高水平求突破。把深入推进“双减”工作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着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