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页)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日期:2022.1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一幅地图。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C.秦的统一D.西汉强盛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4.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A.商纣和周武王B.夏桀和商汤C.秦二世和陈胜D.项羽和刘邦5.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举推动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举措,并能起到同样效果的有()①皇族拓跋氏改姓元②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③颁行九品中正制,维护鲜卑贵族特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的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7.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8.唐朝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闼婆、希腊天使和中国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乐舞《霓裳羽衣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A.兼收并蓄B.风格单一C.反映市民生活D.固守传统9.北宋皇祜四年(1052)年,抗击西夏名将狄青被提升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的枢密副使,遭到朝廷大臣强烈反对,他们以“出身兵伍、四夷轻蔑朝廷、大臣耻与为伍、破坏祖宗家法”等“五不可”理由表示反对。这体现出宋代治国理念是()A.守内虚外B.强干弱枝C.重文抑武D.文武制衡10.北宋时期,为解决历史上“藩镇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而采取的措施是设立()A.知州B.三司使C.转运使D.通判11.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载:“(宋朝)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第2页(共2页)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12.在元代,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省,这样,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此法被广泛运用于元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其根本目的是()A.使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相适应B.以犬牙之势防止地方割据C.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D.便于军事上控制川陕地区13.如图是郑和航海路线图。郑和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A.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B.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14.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15.明清传世著作颇多,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也有《徐霞客游记》和《天下郡国利弊书》;还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些著作体现了()A.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B.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C.儒学渗透社会各个方面D.明清社会的繁荣与危机16.《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的发生源于()A.闭关锁国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C.天朝上国思想D.君主专制统治17.下列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颁布《资政新篇》C.定都天京D.创立拜上帝会18.“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一……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一条款应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9.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的三大主义是()A.民有、民治、民享B.民族、民权、民生C.自由、平等、博爱D.民主、科学、法制20.为纪念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有诗赞曰:“武昌礼炮震清宫,志士仁人浩气雄。热血终浇民主树,丹心已铸自由钟。”该作者称赞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这场运动的旗帜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C.民主与科学D.民族、民权、民生22.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通令全国使用阳历,但农村仍然使用旧历,抵制剪辫者在偏远农村十分普遍,在城市也司空见惯,不少妇女对放足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B.民主革命缺乏群众大力支持C.政府的法令不得人心D.社会生活中守旧与革新并存23.蔡元培曾说:“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忱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由此可知,五四运动()A.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责任感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C.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D.以知识分子和学生为主力军24.陈潭秋曾回忆:七月底的大会“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党的基本任务……决定建立严密的战斗的工人政党”。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八七会议25.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也是了解历史阶段性特征的一种方式。下图所示时间轴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6.大型纪录片《寻路》,意为“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端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国民革命的失败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7.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局部抗战的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B.秋收起义C.九一八事变D.南昌起义28.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它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旅顺大屠杀B.血战台儿庄C.百团大战D.南京大屠杀29.1917年4月,英、法、美等国拒绝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1942年10月9日,美国与英国政府却分别通知中国政府,自愿放弃在华特权,废除不平等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列强的综合国力遭到削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30.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进行了()A.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B.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1.“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郡县的出现,是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划时代变化。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本质,是在国家体制中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由部族国家变成疆域国家。秦代实行郡县两级制,而秦郡数仅为四十余,中央直接管理各郡,尚无多大问题。——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材料二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文化研究》材料三元朝疆域辽阔,为汉唐所不及,路府数量繁多,中央很难一一统属。故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行省与中书省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行省可以说是中书省的下属,第4页(共4页)要接受后者的节制和领导;另一方面,行省与中书省又具有某种“平等”关系。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权力虽重,但其官员的任命、迁调、考课必须由朝廷执行;元朝还建立了针对行省的一些监督机制,通过御史台等机构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密监察;行省机构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的状态。——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出现的时代。概括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政治意义。(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带来什么后果?(6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概括行省与中央的关系,简述元朝防范地方专权的有效措施。(8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在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五四运动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及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的作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创造了有利的阶级基础,再加上在此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其影响,中国民众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对西方列强的普遍失望与拒斥心理,服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张海鹏主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一、第三个方案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2)为什么说“第三个救国救民方案与第一、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说说“孙中山方案”的指导思想及其实践上的最大贡献。(6分)(2)根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走向实践后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的影响。(8分)第5页(共4页)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5:BCBDB6-10:ADACC11-15:ABADB16-20:ABDBD21-25:CDAAA26-30:DCDCC32.(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意义:推动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疆域国家取代了部族国家(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制度:郡国并行制。后果:不利于中央集权(3)原因:疆域辽阔。关系: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中央节制。措施:控制人事任免权;加强监督;行省官员内部分权制衡。33.(1)事件:第一方案:洋务运动;第三方案:义和团运动(2)原因:前两方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而第三方案却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