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制度与实践反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传统教师培训制度的问题聚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系统规范的教师研训体系,但是,尽管历经多次改革的洗礼,我国的教师培训制度依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习惯从“把教师视作有缺陷的‘工具人’”的立场出发,自上而下,由外到内,依托行政指令,试图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引领你实践”的“传授”方式让教师“获得”某些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或实践经验,进而达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教师培养的效率,但是这种面向“模糊”的教师群体而非“真实”的教师个体的培训设计,重视知识与技能,忽视情感支持;重视外部输入,忽视教师内省;重视整体设计,忽视学校和教师实际,往往容易导致教师研修中“上热下冷、形在神离”的弊病,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研修对教师专业成长应有的价值。二、以教师学习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变革针对上述问题,要实现教师研修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的改革创新,首先要在基本的认知和立场上实现转变。不能单纯地从“工具人”的立场看待教师及其工作,而要将教师真正视作“有价值、有情感、有自我意识的专业工作者”。教师是具有鲜活生命特质的具体的人,他们既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是终身学习者,更是一个有自我意识和内在自觉的完整的人。因此,对于教师的研修,就不能仅关注教师的知识能力,还要关注教师的情感道德;不能只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还要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不能仅关注外部的知识的输入,还要关注教师的学习内省。倡导从“训”到“学”的转型是教师研修改革创新的核心。一方面,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看,从教师培训到教师学习的转型是一种世界普遍的趋势。教师学习不仅是一个日常话语,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和专业成长体系。教师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反思、对话和提升,决定着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也反映了教师的精神境界与工作境况;另一方面,从教师研修的转型看,突出校本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而校本研修的基本载体和重要价值取向就是强调教师学习。校本研修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者,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反思,以及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合作者的交流,不断加深对自己实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和完善自己以及教育实践。基于上述两个维度的分析,创生和探索教师学习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制度应该成为当下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研训体系变革的重要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两个方面的工作尤其重要:(一)以区域层面的整体设计为引领以教师学习为核心的校本教师研修,尽管特别倡导教师和学校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但是,这种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区域层面的整体性设计为引领,因为这种区域层面的顶层设计能够聚焦区域层面教师研修的共性问题,能够整合区域层面的各类资源,能够形成学校层面开展研修的政策制度保障和可借鉴的路径方法。以虹口区为例,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虹口区制定了“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对未来五年区域层面教师研修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其中特别强调了校本研修的改革创新。以此为契机,虹口区着眼教师学习的“独学、助学、互学、研学、思学”等理念,建构教师研修的区域设计和校本实践之间的内在联动系统,着力探索以教师学习为核心的区域校本研修制度建设与实践,形成了“任务驱动、专业引领、联合拓展、技术推动、评估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基于教师学习的研修实践新样态。配套相应的制度保障、政策支持和过程管理,形成了基于教师学习理念的区域教师研修培训整体设计,既提高了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效性,提升了教师对校本研修内容及方式的满意度,让虹口的教育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也为学校层面自主开展研修培训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引领。(二)以学校层面的自主探索为重心校本研修的重心必然要落实在学校层面,其中,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其一,氛围的营造。校本研修的效能发挥,需要良好的外部氛围作为保障。首先,要注意发挥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激发积极的教和学的情感为主旨,以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发展人的潜能为着眼点,重视全体师生多层次需要的满足,实现从强调硬性控制和物质因素的刺激向强调柔性的调控和精神因素的激励转化,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优化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赛课、教学研讨周、名师工作室、科组活动等平台,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色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形成专家引领,名师示范,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师学习理念和校本研修特色,使教师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后,要注重选树教师个体学习和团队发展的优秀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效能,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其二,制度的完善。以教师学习为基础的校本研修,需要相应的制度为保障。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要明确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着眼校本研修的规范实施和过程管理,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研修组活动制度》等相关制度,使各级研修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要组建校本研修工作组,如主题研修指导组,明确人员职责,使跨学科、多单元的研修小组,成为校本研修的重要组织力量。另一方面,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几个导向性问题:要通过制度建设激发教师专业探索兴趣、帮助教师建立专业自主、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行为;要通过制度建设引导教师认同学校确立的愿景或目标,产生更大的行为动机,形成平等互利的研究共同体;要通过制度建设建立一种合作、探究、反思的教师群体文化,不断完善教师的实践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三,团队的打造。从学校的层面看,教师的学习往往表现为一种学科、兴趣、项目等为指向的团队学习,因此,要推进基于教师学习的校本研修实践与创新,就要注重支持教师集体学习的学习型团队建设。从理论上说,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教师可以共同参与同一问题的研讨,且都有可能有所收获,这凸显了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实践上说,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比如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教师合作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小组、学科教学任务攻坚团队等。有必要在保持原有组织结构不变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建立以专业为取向、旨在为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提供更多平等合作的机会、促进教师反思、改进教师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学习型团队,通过优质教师的引领和教师之间的互学、助学,促进教师个体成长和团队发展。三、学习为核心的校本教师研训未来展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提升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教师校本研修培训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则是打造适应新时代教育体系的高素质教师的必然选择。着眼于未来,以教师学习为核心的校本教师研修培训需要在三个方面持续开展研究:其一,要注重教师情感的投入,将教师的情感等作为校本研修的资源,进一步激发教师自主成长潜力、活力和动力,让教师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快乐,让支持他人中成就自己。其二,要注重信息技术的介入,让技术助力校本研修平台搭建。要通过线上研修平台、学校网站、专题网站等,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师研训的有机结合,让信息技术助力搭建校本研修平台,促进教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互补充,形成网络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研修新范式。其三,要注重多元路径的融入,创新校本研修中多元的教师学习形式。倡导“能者为师”的文化,制定教师成长计划,注重学科团队建设,发挥团队对团队的指导等,以多样化的学习和研修方式成就富情怀、爱学习、长实践、尚学术的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让教师真正成为终身学习者,成为有价值的专业工作者,成为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