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20010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管理各专业开课学期:3总学时:64(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总学分:4二、课程目的和任务会计学原理是管理专业基础课,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记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2、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及借贷记账方法。3、会用借贷记账方法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4、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两种标准进行的分类。5、会对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6、会登记账簿并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7、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账务处理。8、了解主要财务报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6学时)会计的基本概念及会计目标,会计的对象及任务,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4学时)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及分类,账户及其一般结构。第三章复式记账(4学时)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方法及记账规则,会计六大要素增加、减少的方向及余额含义,试算平衡及会计分录。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8学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资金筹集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供应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生产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财务成果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第五章账户体系的建立(2学时)账户分类的意义,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时各类账户用途、结构和特点,账户按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时各类账户用途、结构和特点。两种账户分类体系的比较。第六章会计凭证(3学时)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及分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七章会计账簿(3学时)账簿的意义及分类,账簿的设置及登记,账簿的对账和结账。账簿的记账规则,记账错误更正方法。第八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2学时)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第九章财产清查(4学时)财产清查的概念、意义及种类,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十章会计报表(2学时)会计报表的概念、种类和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利润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说明:本课程64学时中含16学时实践课,上述为理论教学48学时。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及实验教学相结合。六、上机实验内容、作业无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经济学后续课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李海波.会计学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1参考资料:[1]夏成才.会计学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2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税收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20220课程中文名称:税收理论与实务课程英文名称:Thetheoryandpracticeoftaxandrevenue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课考核方式:考查开课专业:工商管理金融学开课学期:6总学时:3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总学分:2二、课程目的和任务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其知识内容与财务会计有很多联系。通过学习《税收理论与实务》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税制基本情况,掌握有关税种的纳税方法。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对税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税种的基本计算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掌握税务管理、税务登记和发票管理的基本内容;3、掌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计算方法;4、掌握消费税纳税义务人和计算方法;5、掌握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和计算方法;6、掌握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和计算方法。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总论(2学时)税收、税收制度、税目、纳税人和税率等基本概念。第二章税务管理(4学时)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和要求,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三章税务登记(2学时)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登记。第四章发票管理(2学时)发票种类与使用范围,发票领购管理规程,发票开具要求,发票审查方法。第五章增值税(2学时)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税率,税金的计算方法。第六章消费税(4学时)纳税义务人,税率与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规定。第七章营业税(2学时)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和税目,免税项目,应税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及纳税期限,纳税地点,扣缴义务人的确定。第八章企业所得税(2学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率,资产的税务处理,预缴与汇算清缴,减免优惠。第九章个人所得税(4学时)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所得来源的确定,应税所得项目,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纳税办法。第十章印花税(3学时)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与税目,免税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第十一章土地使用税(1学时)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税额标准的规定,主要减税和免税的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规定。第十二章资源税(1学时)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和税目,免税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和纳税期限,纳税的地点,课税数量。第十三章城市建设维护税(1学时)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免税和减税的规定。第十四章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2学时)房产和城市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纳税依据和税率的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免税和减税的规定,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规定。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课堂讲授税收的基本内容,掌握税收相关的一般业务;课堂教学采取多媒体授课。六、上机实验内容、作业无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刘佐.中国税制概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5参考资料: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办公室.税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20170课程中文名称:成本会计课程英文名称:CostAccounting课程性质:专业指定选修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工商管理开课学期:6总学时:48(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总学分:3二、课程目的和任务《成本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会计课,它不仅是会计学科系统中主干课程——《财务会计》的后续课程,而且其知识内容也为学习《财务管理》等内容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成本会计》,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运用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对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掌握对工业成本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3、掌握对跨期费用的核算;4、掌握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方法;5、掌握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一般方法;6、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7、能够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8、掌握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成本核算。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总论(2课时)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作职责,成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的概念。第二章工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3课时)工业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有关费用界限的划分,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项目、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概念,工业成本核算的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第三章工业要素费用的核算(3课时)材料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折旧费用的分配和计入费用中有关税金的核算。第四章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1课时)待摊费用的归集和摊销,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出。第五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2课时)辅助生产的性质、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1课时)制造费用的内容、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分配的主要方法。第七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2课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目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主要方法(定额法、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第八章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10课时)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概念及适用环境,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方法,分类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第九章期间费用的核算(1课时)期间费用的概念,管理费用的性质和主要内容,营业费用的性质和主要内容,财务费用的主要内容。第十章成本预测与决策(1课时)成本预测的意义和内容,成本预测的步骤,成本预测的因果关系模型、成本预测方法的运用,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专属成本的概念,成本决策的应用。第十一章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2课时)成本计划的编制内容和编制步骤,成本控制的种类和方法(定额法和标准法),定额成本计算的基本内容。第十二章成本考核(1课时)责任成本的概念、责任成本的计算与责任成本的考核分析,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对比。第十三章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课时)成本报表的种类、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报表的分析。第十四章其他行业成本核算(2课时)施工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商品流通企业商品成本核算。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讲授为主,辅以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六、上机实验内容、作业实验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实验二: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财务会计后续课程:ERP信息系统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徐永超.成本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7参考资料:[1]孟凡生.新编成本会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5[2]王又庄.现代企业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11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