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加工污染问题的督查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黄姜加工污染问题的督查调研报告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落后生产工艺不能适应环保要求黄姜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投资额小,但需水量很大(500吨水/皂素·吨),且废水中的cod指标达到6000-8000mg/l,超过我国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标准上百倍以上。所以必须对黄姜加工产生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但目前黄姜加工业的污水处理存在三大难题。一是国家尚无黄姜加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二是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大,成本高;三是污水处理工艺复杂,且不成熟。这是目前黄姜加工污染治理的主要矛盾。(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陕南山多地少,农民致富门路少的现实,使黄姜种植加工成为一个致富“短平快”项目。随着建设陕南中草药基地政策的实施,黄姜种植已被部分县市确定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主导项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因此,虽然按照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限值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不达标,但目前如果简单进行全部关停,会引起汉江流域地区农民增收困难,生计难以为继,不利于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各级政府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我省汉江流域的污染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它的污染将对南水北调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调研中发现,基层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对环境保护工作是比较重视的,对于保证“一江清水到北京”的重大意义认识也是到位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县、乡有些同志认为汉江目前水质整体在二类以上,当地的工业发展有足够的环境容量。这种思想也导致一些基层政府对环境违法问题往往予以忽视、漠视。二、关于治理黄姜加工污染的建议我们认为,陕南黄姜加工业的发展,必须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要及早改进黄姜加工工艺,控制规模,改进技术,治理污染,实现清洁生产。(一)推行清洁生产据了解,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初步解决黄姜加工污染问题的办法。中国地质大学郭湘芬教授的课题组,用物理方法直接分离提取皂素、淀粉、纤维,使黄姜产品增加到3-5种,还可减少用酸85%,污水量减少90%。目前,该成果已在湖北用于试生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呼延斌教授的课题组利用生物、化学联用技术处理皂素废水项目,也已取得实验室成果。建议我省由环保部门牵头,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对治理技术进行示范,探索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路子,从而充分开发利用黄姜,有效减少污染。(二)开发优良品种好的黄姜品种可减少种植用地,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降低加工污染。我省应由科技部门牵头,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配合,积极开发皂素含量高的优良黄姜品种,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三)规范排污标准国家目前还没有黄姜加工行业的污水排放标准,如果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来要求,高过造纸行业许多,环保部门在执法中确实存在困难。建议我省由技术监督部门牵头,环保部门配合,制定黄姜加工行业污水排放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四)加强环境执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监管,杜绝一些企业打着“试生产”“等待调试”的幌子非法排污。(五)争取国家支持汉、丹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水源地,占调水量的70%。皂素加工业是汉、丹江工业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而黄姜种植加工业是陕南农民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何既使水清又使人富,除了我省群众的自我发展之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要积极向国家建议把陕南黄姜种植加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列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支持项目,增加这方面的投资。同时要积极建议国家按调水量和水质状况给予经济补偿,实行水资源保护费等收费政策,提高水资源产地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几点启示目前,我省环境保护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除汉江污染问题外,关中、陕北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挂牌督办的10大环境违法案件中,我省占了2件,分别处在陕北和关中。历史上的渭河曾经以水草丰美而著称,被誉为关中平原的“母亲河”,现在水质比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还要差,已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实际上成了“关中最大的下水道”。陕北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目前由于煤炭开采导致的地质塌陷、水源枯竭等问题已经初露端倪。石油开采、运输、加工、销售等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200x年以来,由于输油管线腐蚀穿孔、断裂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就达50多起。去年,省政府督查室承办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就我省环境问题的批示有7件,在办理批示件的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调研。我们认为,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对广大公民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倡导“环境保护,公民有责”的风尚,增强广大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对公民进行环境法制知识的教育,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落实公众对住地环境质量的知情权,增强对环境违法企业的监督力度。(二)改革官员考核指标新的发展观,需要新的政绩观,需要新的政府官员考核标准与考核机制。如今,“考核官员的环保责任”已形成国际趋势。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指标,引导各级官员切实重视环境保护。(三)转变环境治理思路近年来环境违法问题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违法企业违法违规排放污染物,却得不到应有的制止和惩罚,使其在成本相对低的状态下继续生产经营,取得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有的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取得合法的排污权,不愿意投资建设废水处理设施,与此相对应,守法守规企业由于治污投入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反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后患无穷。要采取行政处罚、司法追究,更要运用经济手段,收取生态环境补偿费、污染治理费,加大经济处罚力度,让违法违规排污的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要建立健全有助于企业自觉守法的良性机制,对重视环境保护的企业进行技术、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使其受到应有的回报。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四)强化环境执法检查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切实按照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和环境执法人员“六不准”的要求,深入检查,严格监管。各级监察部门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问题要依纪依法追究部门有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五)加速治污设施建设目前,我省环境保护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没有形成有效的筹资、运营和管理机制。渭河水质恶化的直接原因就是污水常年超量排放。渭河每年要接纳全省78%的工业废水和86%的生活污水。而关中地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仅为24%,污水实际处理率更小。整个渭河流域只有西安、铜川、宝鸡建有污水处理厂,但XX市2个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率还不到30%。沿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少,处理率低,已经成为非解决不可的问题。陕南除汉中、商洛、安康3市市区垃圾处理厂和XX市污水处理厂正在施工,其余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都只停留在前期工作阶段。因此建议我省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步伐,全面开征城镇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和危险物处置费。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采取更加优惠的投资导向政策,加大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六)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我省新一轮工业化、城市化建设高潮即将到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替换传统产业的步伐,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行业和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