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前提(会计假设)P90含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范围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也称为会计假设。为什么称为假设呢?因为它是人们对会计领域中尚未确知的或现在无法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或变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而形成的假定前提,这就是说,会计假设并非是毫无根据的猜想,而是对客观的事物所作的逻辑推断,会计核算的前提(会计假设)的内容P266通观世界各国,会计假设一般都有四个方面的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前提条件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时间范围会计分期记账时间货币计量计量手段会计核算1.会计主体:是指凡是拥有经济资源,并实行了独立换算的经济实体2.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对会计对象和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所作出的限定.3..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和算账的问题。(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企业或单位。A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D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很多,会计首先要明确是为哪个主体服务的!4.会计主体假设的产生:会计主体假设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1)会计主体假设起源于15世纪.业主(企业老板)财产与其企业投资的分离。比如说:李老板有500万资产,他并不是把500万资产全部投放到企业中去,假如他只投入400万元,而且这个企业还有其他投资者投入300万元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上就出现了为谁服的问题,是以业主个人作为记账单位呢?还是以企业作为记账单位呢?从而就导致了会计主体假设的产生。假设,企业与业主是切然分开的,假设企业是独立于业主的经济实体,把业主对企业的投资,看成使企业向业主借的债款。这样会计就可以以企业作为单位进行核算(2)人们进行经济交易活动,不是单方面的活动,而是买卖双方的活动。但是,会计上只能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去记录、核算,买方的会计只能在买方的立场上,卖方的会计只能站在卖方的立场上。因此,就必须确定一个会计主体,以此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对象。例如:红光机械厂用现金27万元去江油长钢三分厂买材料——钢铁30吨,买方的会计就只能确定为红光机械,而不是江油长钢三分厂,会计只需要记录核算红光机械厂的材料——钢铁增加30吨,现金减少27万元,而不去记算卖方江油长钢三分厂卖聊多少钢材,还剩下多少钢材。5.会计主体假设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两个区分)(1)严格区分会计主体与主体的所有者的界限。这就是说:要分清企业的经济活动与投资者(所有者)、经营者私人的经济活动。尽管企业归投资者所有,但会计核算必须作这样一个假设前提:假定企业与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是切然分开的,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但作为企业的会计,他只能以该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就是说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所涉及的内容,只能是企业这个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而不涉及和不反映核算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私人的、家庭经济情况。尽管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往来帐目,但会计人员只是为某一个特定的会计主体做会计工作,而不是为所有的会计主体做会计工作.他只是记录、核算为之服务的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去记录、核算别的企业的经济活动。所以,必须把他为之服务的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思考题:有一个姓李的会计,同时兼职了四个小企业的会计,这四个小企业都分别是独立的核算单位.请问:有无必要把这四个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区分成四个会计主体?(2)严格区分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企业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的界限。有必要,而且必须严格区分开.怎么区分法?假如我们用ABCD来代表这四个小企业。由于这四个小企业都各自是一个具有经济业务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A企业的经济业务就是A的,而不是BCD的。虽然,李会计兼任了这四个小企业的会计,李会计对这四个小企业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进行记录、核算,但李会计不能把这四个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合并起来记录、核算,他只能各算各的。他对A企业进行记录、核算时,只能以A企业作为会计主体.而不管另外三个小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同理可得:他对B企业进行记录、核算时,只能以B企业作为会计体……这就是说:李会计所从事的会计工作与这四个小企业都是一对一的关系,用一句俗话说:各管各的,各算各的。(二)持续经营1.定义,又称经营继续性假设:他就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正常的长期的继续下去,而不是停业清算。趋势1趋势2这一假设对会计活动的时间作了规定,在时间上不是短暂的而是持续的。2.意义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假设,不作此种假设,一些会计工作无法进行。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的,有竞争就必然会发生优胜劣汰,例如,有些企业开办起来了,起初生意兴隆,但后来因经营管理不善倒闭了,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很正常。从道理上讲,任何企业都有获胜的可能性和失败的可能性,胜者继续经营,败者清算倒闭。那么一个企业在办起来的时或某一个经营阶段,究竟是胜者呢,还是败者呢?何时倒闭呢?这是不知道的,不确定的。这只能由将来的事实说话,但会计上进行记录、核算又不能等到将来的结果得到了肯定之后才进行。事实上,在企业开始筹办时,就有会计工作了.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作持续经营假设.有了这样的假设,才能够开展会计工作。具体说来持续经营假设有一下几个作用:(1)有了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才能够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债权人才会放债款给企业。(2)有了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才能按原来的用途去使用现有资产,按当时的承诺条件去清偿其各个债务。比如说:其运输公司原定今年八月份将本公司现有的10辆客车去跑长途运输,如果没有持续经营的假设,不知道公司何时存在,不知道它八月份是否还存在,那我们就没有办法按原定的用途安排使用这10辆客车了。(3)有了持续经营假设,会计的记录和账务处理才能够按照正常的方法进行,能够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比如说: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如果没有持续经营的观点,就无法计提折旧费。因为,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在它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期推销计入产品成本中(会计上称折旧)例如:某企业购置了一台价值20万元机械设备,其有效使用期是五年,则每年计提的折旧费应当是4万元,企业每年制造出来的产品成本中就只能负担4万元的固定资产费用,而不是20万的固定资产费用。假如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下去,这套设备虽有五年的有效使用期,而不知该企业是明年倒闭,还是后年倒闭,那么,怎样去计折旧费呢?又比如说,企业向银行贷款,产生了负债,没有持续经营假设,谁会借给你呢,思考问题既然如此重要是否一切企业都符合这个假设呢?持续经营假设的适用对象,只能适用于正常状态下的会计实体。那些眼看就要倒闭、垮台的企业不能使用此假设去处会计事项.一旦某些企业宣告破产清算后,持续经营假设就不适用了。会计处理方法就要相应改变。比如说,某企业前年购了一台价值20万元的机械设备,有效试用期为五年,但该企业只经营了两年就倒闭了,前两年都是按每年提4万元的折旧费处理,现在企业倒闭了,就不能再按4万元的折旧费处理了。只能按企业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方法,此问题在后面介绍。(三)会计分期1.定义会计分期假设:是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时期,以此确定会计主体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的起止时间。◆人为的把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期间。2.意义(1)有了会计期间假设,才能及时定期地提供会计信息。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是千差万别的,每种产品的生产周期有长短,而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时间上又是连绵不断地进行着。实际上不存在一个明确划分、截然而止的经营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上要核算企业的经济成果,编制会计报表,就只有等到企业最终结束其全部经营活动时,才可以通过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来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编制会计报表。向各方有关人士提供会计信息。但是,实际上这样做是行不通的。假设某企业要持续经营20年后才最终结束其全部经营活动,难道要等到20年后之后吗?不可能.因为,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金融机构等等,凡是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和部门,无不希望企业能够定期地、经常地、及时地向他们提供会计信息,以供他们决策、征税、信贷之用。因此,就有必要,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首尾相接的,等间距的会计期间(阶段),主观地将企业连绵不断的经济活动做出一种能够“中断”的假设,假定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此期间告一段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认每一阶段,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是多少,费用和成本是多少,获得的利润是多少,才能编制会计报表,为投资人、债权人、税务部门、金融部门提供决策信息。(2)有了会计期间假设,会计上的一些帐务处理才有客观的基准,才能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因为有了分期假设,就可以把企业连绵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时期。这样一来,就自然产生了本期(当期)与非本期(非当期)的区别。今年2月买10吨钢材,支付了9万现金。其中有3吨钢材在三月里制造成了产品。那么这三吨钢材的费用就只算在3月里的产品成本上,而不能算在四月、五月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上。有了本期发生的费用与非本期发生的费用的区别,才能够准确的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又比如说,预收款、预付款、应收款、应付款的账务处理,都是要有一个确定的会计期间才能核算的。⑶有了会计期间假设,才能满足企业内部分期管理的需要。由于有了会计期间假设,会计上就可以分期核算。就可以看出企业某一个时期的经营状况怎么样,某一个时期的经营成绩有多大,经营中有什么问题。成绩是谁的,责任是谁的。这一阶段有什么经验教训,下一阶段怎么办。3.会计期间的类别。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三种类别,.与此相联的会计报表也分为三类: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月份会计报年表。基本的会计期间是会计年度。国际上的会计年度有两种:历年制和营业年度国际上的会计年度有两种:历年制和营业年度历年制会计年度,是以公历一年的时间12个月的会计期间为一个年度。其起止时间是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我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均采用公历的历年制会计年度。营业年制会计年度,是以每年中企业经营活动的最低点(淡季)作为会计年度的起止日期。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的营业年度会计期间是10月1日开始,到次年9月31日终止;新加坡规定的年度会计期间是4月1日开始到次年的3月31日终止;澳大利亚、孟加拉等国的年度会计期间是7月1日开始到次年6月30日终止。会计年度终了时,会计就要编制会计报表(年报表或决算报告)。为了保证信息提供的及时性,还要求将会计期间划小一个季度,一个月份,按季度,按月份编制会计报表,分别称为季度会计报表,月度会计报表。(四)货币计量1.定义:货币计量假设是在会计工作中以货币作为综合计量单位来量度、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并假定在不同时期货币的币值是稳定不变的。◆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情况。(可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在W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丰富、涉及的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而且各自才用的计量单位又不一样。比如说:实物方面的材料物资的计量问题,就有计算体积的、计算面积的、计算重量的、计算长度的等等。其计量单位也是千差万别,就有计算体积的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计算面积的平方公里公顷、亩等;计算容量的有升、公升、厘升、毫升等;计算重量的单位有克、公斤、吨等;计算长度的单位有海里、公里、米、分米、厘米等。计量单位如此之多,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不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而以实物作为计量单位,那么会计上有没有办法去核算一个企业资产是多少。绝不可能把三台机床与五辆运输车、八吨水泥千公升汽油、三亩地加起来算,为了使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时,能够通过计算(加起来计算),汇总成财务信息,就必须假设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把各种各样的财产物资都转化为货币计量单位标示,假设每台机床价值20万元,每辆汽车15万元,每吨水泥500元。那么会计上就把这资产汇总起来1654000元。由此可见,只要我们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就可以非常好办、非常简单、而且也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