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保鲜膜质量(塑化剂)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3全国保鲜膜质量(塑化剂)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期,台湾“致命添加剂”塑化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得全世界人心惶惶,全国保鲜膜质量(塑化剂)调查报告。自4月台湾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饮品等被查出含致癌物质“塑化剂”以来,这一风波愈演愈烈。其实,早在2005年,聚氯乙烯保鲜膜的安全问题就炒得沸沸扬扬,日本、韩国的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生产企业大举转移到中国,对此,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保鲜膜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155号),对食品保鲜膜生产企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在PVC保鲜膜安全问题得到重视的同时,相关国家标准却迟迟不能得以实施,《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强制性国家标准(GB10457-2009)于2009年4月17日发布,但却两次延期,至今尚未实施。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9号令),并于6月1日起执行,其中“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包装膜”被列为限制类,而“直接接触饮料和食品的聚氯乙烯(PVC)包装制品”则被列为淘汰类。为全面了解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的生产、销售、使用和塑化剂情况,2011年6月至7月,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和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联合组成调查组,对北京地区欧尚超市金四季店、广东省深圳市家乐福超市中心城店、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销售和使用的保鲜膜进行了深入调查。二、现状与问题1.最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出台,PVC保鲜膜被列为限制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PVC保鲜膜被列为限制类。根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第十五条: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也就是说,PVC保鲜膜的生产不得扩建、新上,需要督促改造。2.新国标无限延期,PVC保鲜膜无标可依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10457-2009《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中涵盖了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多层共挤自粘保鲜膜等材质的保鲜膜,但是由于此标准被两次延期,且没有明确具体实施日期,因此PVC保鲜膜一直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发现,PVC保鲜膜上所标示的执行标准五花八门:轻工标准、欧盟标准,还有查不到的标准,有的甚至没有标注执行标准。没有执行标准而生产的产品,我们怎么能相信它是合格的、安全的?又怎么能放心使用呢?3.PVC保鲜膜增塑剂用量超标2011年6月至7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调查小组将PVC保鲜膜样品送至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依据GB/T21928-2008《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进行检测,根据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要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在塑料材料中的特定迁移量不得超过1.5mg/kg。在此次取样检测的7个PVC保鲜膜样品中,检测出DEHP的企业,如“北京伟益高分子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常青树保鲜膜DEHP检出量为116mg/kg,超标76倍;“理研食品包装(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膜DEHP检出量为49.1mg/kg,超标31倍;“林帕克包装(常州)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膜DEHP检出量为10.3mg/kg,超标近6倍,调查报告《全国保鲜膜质量(塑化剂)调查报告》。2011年7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调查小组将PVC保鲜膜样品送至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据GB20500-2006《聚氯乙烯膜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与己二酸二正辛酯含量的测定》进行检测,根据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进一步加强食品保鲜膜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155号),其中要求禁止企业用DEHA(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又名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等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的物质生产食品保鲜膜。在此次取样检测的7个PVC保鲜膜样品中,检测出DEHA的企业包括:“恩希爱(杭州)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膜,DEHA为3.15%;“林帕克包装(常州)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膜,DEHA为0.865%;“理研食品包装(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膜,DEHA为0.717%;“南亚塑胶建材(南通)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膜,DEHA为0.539%。4.PVC保鲜膜外包装标识“缺”调查发现,聚氯乙烯保鲜膜的标识并不规范,都没有明确标示“不能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只有大连三荣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阳光保鲜膜明确标示“禁止用于微波炉”、“产品不含DEHA”;大部分PVC保鲜膜没有明确保质期,有的甚至没有生产日期,更有甚者,林帕克包装(常州)有限公司和恩希爱(杭州)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膜竟然连材质都没有标注。5.PVC保鲜膜单卷标识信息“少”除了外包装标识不规范外,调查组还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大部分PVC保鲜膜样品的单卷标识都是英文、日文、韩文等消费者不易辨别的标识。这是什么原因呢?生产企业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中文商标、中文名称标注上呢?他们到底在“怕”什么?6.PVC保鲜膜销售超市、市场两重天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超市里售卖的保鲜膜大都是PE材质,没有PVC材质,PVC材质的保鲜膜只在农贸批发市场有售。《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列入市场准入范围的为“聚乙烯自粘保鲜膜”,没有聚氯乙烯保鲜膜,也就是说聚氯乙烯保鲜膜不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即可生产销售,但超市中没有这种材质的保鲜膜售卖,说明超市管理较市场严格。7.PE保鲜膜包装标识与执行标准不一致现行有效的保鲜膜国家标准为GB10457-1989《聚乙烯自粘保鲜膜》,在被调查的PE保鲜膜样品中,有些保鲜膜包装上标示的物理量值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有些保鲜膜标注的执行标准是GB10457-2009,该标准目前还没有实施。还有一些保鲜膜的执行标准根本查询不到。聚乙烯保鲜膜有明确的国家标准,但是有些保鲜膜的.生产企业却不清楚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或实际物理量值与国标不符,或执行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轻工业标准,这是一个怪现象,生产企业和政府都应深思。8.新型材质保鲜膜无国标在此次调查中,家乐福超市定慧寺店销售的,标示为旭化成家庭用品株式会社生产的“旭包鲜”保鲜膜,材质为聚偏二氯乙烯(PVDC),其包装上标示的执行标准为GB10457,现行有效的即为GB10457-1989《聚乙烯自粘保鲜膜》,其中PVDC保鲜膜并不在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内,GB10457-2009中虽然规定了PVDC保鲜膜,但是其并未实施。因此对于PVDC材质的保鲜膜,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此外,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新型材质的保鲜膜:PMP(聚甲基丙烯)保鲜膜,标示耐热温度为180℃,可在微波炉中使用,且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安全环保,然而这种创新材质的保鲜膜虽然在超市有售,却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9.保鲜膜使用有误区,使用常识需普及采样过程中,调查组人员对超市保鲜膜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果蔬区的保鲜膜大部分是PVC材质,而熟食、鲜肉区使用的保鲜膜PE、PVC两种材质均有。经询问发现,超市工作人员不知道聚氯乙烯保鲜膜的明确使用范围,加之保鲜膜外包装上也没有使用范围的相应警示语,导致工作人员滥用保鲜膜,超市的这种行为属于间接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虽然现在聚氯乙烯保鲜膜没有国家标准,但是,保鲜膜的使用方法和范围是常识,政府、媒体等应多宣传普及相关知识,让保鲜膜的消费者、使用者心里有数,由被动变主动,为自己的健康加把锁。10.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的危害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硬塑料,要将它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必须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由于增塑剂不溶于水而溶于油,因此在与油脂类食品或容器接触时,增塑剂就会渗出,但渗出或迁移的量与接触的时间及温度有关;聚氯乙烯制品中含有氯乙烯单体,这种物质是有毒的,《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1-88中规定氯乙烯单体不超过1mg/kg,也就是在此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长期积累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果PVC保鲜膜中的氯乙烯单体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将更有可能致癌;PVC保鲜膜废弃物不易处理,若进行焚烧,不但会释放出刺鼻有毒的氯化氢气体,甚至还会产生强致癌物质――二恶英。11.不同材质制品蒸发残渣卫生指标区别大目前,不同材质的食品包装制品卫生标准区别很大,国家标准中对聚氯乙烯成型品要求为150mg/L,聚乙烯为60mg/L,聚丙烯为30mg/L。蒸发残渣是食品包装材料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之一,表示在不同浸泡液中的溶出量,分别用水、乙酸(4%)、乙醇(65%)、正己烷四种浸泡液模拟接触水、酸、酒、油不同性质食品的情况。国家标准中的理化指标越高,表示该材质的食品包装材料在浸泡液中的溶出残渣越多,危险系数就越高,由此可见,聚氯乙烯(PVC)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