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范例通用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范例通用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范例通用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1.继秦汉之后,实现我国第二次大规模统一的朝代是隋朝2.开创“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统治者是隋文帝杨坚3.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历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4.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589年5.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6.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时,最后一个灭掉的南方政权是陈朝7.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的是京杭大运河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并巩固自己的统治9.京杭大运河连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10.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11.京杭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12.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13.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终点是余杭和涿郡14.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作是涿郡16.大运河的南端、在隋朝时被称作“余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17.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18.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19.唐太宗李世民夺得政权的方式是玄武门之变20.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盛世是贞观之治2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起草政令的是中书省22.李世民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发展使用的制度有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25.唐太宗时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是魏征26.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27.记录唐太宗和他的大臣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是《贞观政要》2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29.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根本原因是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30.唐朝百姓不想服劳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交纳实物代替3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管辖六部、执行政令的是尚书省32.唐太宗的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33.武则天当皇帝后将国号改为周34.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创新贡献是创立“武举”和“殿试”35.有“贞观遗风”,被称作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36.武则天为提高庶族地主等新贵族的政治地位而编修的是《姓氏录》37.唐朝新发明的农业工具是曲辕犁和筒车38.唐朝最鼎盛时期是开元盛世39.唐朝时管理今天新疆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40.唐朝用于灌溉的工具是筒车41.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代表是唐三彩42.被誉为开元前期“救时之相”的是姚崇43.武则天时期对于整个唐朝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44.唐朝用于耕地的工具是曲辕犁45.武则天修订《姓氏录》后,排名第一位的姓氏是武氏46.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7.开辟了“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48.被称作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是科举制度49.科举考试中的常设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50.盛唐时期,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体现出的特点是胡汉交融与中西贯通51.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习俗风靡全国开始的时间是唐朝52.唐朝科举制度中,重点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治理政事能力的科目是进士科中的策问53.唐朝时期,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骑马54.科举制度以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出生门第高低55.周边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56.唐太宗时期,前往吐蕃和亲的女英雄是文成公主57.科举制度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才能58.唐朝时期,被称为“吐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西藏59.与文成公主和亲的吐蕃藏族首领是松赞干布60.采取“怀柔”政策,用民族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交往:郑和下西洋冲突:戚继光抗抗倭一、明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时期)(1)目的: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B、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西洋:明朝时期,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叫做西洋)(2)条件:①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③明朝政府的支持;④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3)概况:时间:1405~1433年;次数:七次;经过: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4)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二、明朝的对外冲突:戚继光抗倭(1)倭寇: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2)概况: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3)性质: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4)意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3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就是明太祖。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1、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2、在地方:废行省,设立“三司”。3、军事上: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5、思想上: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考试的内容: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考试的形式: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的影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三、明朝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朝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最为著名)。3、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